想讓孩子全面發展,“木桶定律”告訴你,要先解決孩子的短板

案例分析

很多媽媽都對孩子偏科的狀況比較頭疼,明明想讓孩子全面發展,誰知孩子偏偏成了"一枝獨秀"。

寶媽小林的兒子就是這樣,其實小林的兒子一切都好,上課認真,平常很受老師的喜愛。但老師總會給家長提意見,孩子太偏科了,數理化這些科目非常不錯,然而語文、英語這些基礎科目,卻發揮得不太好。小林知道後回去給兒子提意見,詢問兒子語文、英語不好的原因。

想讓孩子全面發展,“木桶定律”告訴你,要先解決孩子的短板

兒子說自己一上語文和英語課就頭疼,每次上課也都好好聽了,但還是沒有進步。而且爸爸媽媽也經常在家輔導他的功課,但他的文科成績依然沒有太大提高,這讓小林感到非常揪心,卻又無可奈何。

想讓孩子全面發展,“木桶定律”告訴你,要先解決孩子的短板

明明孩子也努力過了,家長和老師也盡力了,為何孩子依然偏科呢?其實孩子偏科的原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待。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偏科的現象?

首先,孩子對某些科目的學習興趣不足。其實像不同性別的學生,可能天生喜歡的科目就有很大的差異。比如女生比較擅長文科,但對於數理化這類科目感到頭疼。男生腦子靈活喜歡數理化,但就是在文科上差那麼一大截。孩子或許由於先天的因素對這門科目不感興趣,或許後天的經歷導致興趣不足,才使得自己出現了偏科的現象。

想讓孩子全面發展,“木桶定律”告訴你,要先解決孩子的短板

其次,孩子沒有掌握好不同科目的學習方式。每個科目要求的學習方法是不同的,文科類通用的學習方法可能是背誦加思考,理科類通用的學習方法可能是計算加思考。有些學生喜歡動腦,不喜歡背書,就會對文科類科目感到厭煩。如果家長和老師沒有及時干預孩子用錯誤的學習方法學習,最終可能的後果就是孩子出現嚴重偏科。

想讓孩子全面發展,“木桶定律”告訴你,要先解決孩子的短板

最後,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其實學生們或多或少都有愛屋及烏的心理,這個老師比較溫柔,對待學生非常真誠,那麼我就喜歡這個老師和她教的課。相反有個科目的老師表現得非常嚴厲,動不動就責罰學生,學生可能在討厭老師的情況下,連帶著討厭老師所教的課程。即使以後換了老師,學生依然按照傳統思維繼續來討厭這門課程。

想讓孩子全面發展,“木桶定律”告訴你,要先解決孩子的短板

所以如果家長想改變孩子偏科的現象,不妨試試"木桶定律"!

什麼是"木桶定律"?

"木桶定律"的道理非常淺顯,一隻木桶盛水量的多少,不在於桶身最長的那塊木板,恰恰在於桶身最短的那塊木板。它能啟發我們,孩子學習短板的科目對擅長科目起著限制和制約的作用,影響於孩子學業的綜合成績。只有想方設法幫孩子補齊短板,孩子學習上才能更加進步!

想讓孩子全面發展,“木桶定律”告訴你,要先解決孩子的短板

如何幫孩子補"短板"?

1、重點攻克孩子的內在問題

首先家長要給孩子找到偏科的問題所在,孩子究竟是天生對這類科目不感興趣,還是後期受到老師等其他因素的影響,突然對這門科目產生了厭惡心理。如果是前者的話,家長首先要去做的,就是讓孩子逐步建立對於這些科目的興趣。

比如家長可以給孩子科普這些科目在現實之中的用途,甚至直接帶孩子去參觀這些專業上的大佬取得過的成就,來激發孩子的興趣。如果是後者的話,家長可以開導孩子慢慢打開心結,不要因為其他人的關係,而讓自己為未來買單。

想讓孩子全面發展,“木桶定律”告訴你,要先解決孩子的短板

2、改進孩子的學習方法

有些孩子可能確實對這些科目感興趣,但由於沒有掌握好恰當的學習方法,使得自己不論怎麼用功,都沒有出現好的學習效果。所以家長需要改進孩子的學習方法,每個科目都有各自適合的學習方法,比如在背誦這方面就有許多記憶規律能夠使用。孩子背誦時可以記憶規律的幫助,從而輕鬆鞏固之前所學習的東西。

想讓孩子全面發展,“木桶定律”告訴你,要先解決孩子的短板

3、不要忽視其他科目的學習

但在重點攻克短板的同時,孩子們依然不能忽視其他科目的學習。孩子的學業水平考察的是孩子的綜合學習效果,任何一方有短板,都會給學習這艘大船帶來影響,使它無法帶領著孩子走向更寬廣的未來。

想讓孩子全面發展,“木桶定律”告訴你,要先解決孩子的短板

總結

總而言之,孩子出現了偏科現象不止是某一種因素造成的,可能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而家長要重視起孩子的偏科問題,首先要找到孩子出現偏科的根源,再重點攻克相應的內在問題。之後再改進孩子的學習方法,讓孩子能順利地繼續學習這些科目。同時也不要忽視其他科目的學習,長板和短板一起補,孩子會變得更加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