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菜一上桌,就該散席了:“孩子們的最愛,連湯汁都不剩。”

紅薯是一種普通卻非常招人喜愛的美食,有“粗糧之王”的稱號。經常適量食用對促進腸胃蠕動有一定的好處。且有“冠軍蔬菜”的美稱,營養非常豐富,胡蘿蔔素、纖維素、蛋白質等相比一些其它常見食物,這些物質要多得多。紅薯做法多樣,吃慣了經典的蒸紅薯,我們今天回憶一下記憶中的味道--紅薯丸子。

這道菜一上桌,就該散席了:“孩子們的最愛,連湯汁都不剩。”


紅薯丸子是紅薯泥和麵粉加工而成的特色菜餚,軟糯香甜。這道菜餚和其它同類菜品的用料略有不同,我們選用麵粉加入少量的糯米粉(只放糯米粉會很難和紅薯融合到一起)這樣紅薯丸子更好成型,做出的丸子也會軟糯香甜。

這道菜一上桌,就該散席了:“孩子們的最愛,連湯汁都不剩。”


紅薯丸子的做法:

1.紅薯洗淨,去掉頭尾,放蒸籠裡大火蒸至熟透。

2.趁熱去皮,搗成紅薯泥加入白糖攪拌均勻。

這道菜一上桌,就該散席了:“孩子們的最愛,連湯汁都不剩。”


3.加入麵粉、少許糯米粉製成稍軟的紅薯麵糰。

這道菜一上桌,就該散席了:“孩子們的最愛,連湯汁都不剩。”


4·手心蘸少許食用油,取適量紅苕泥在掌心,兩手交替逐一揉搓成圓形的丸子。

5.鍋中倒入食用油,燒至六成熱將揉搓好的丸子,浸炸至飄起且色澤金黃即可撈出瀝油。

這道菜一上桌,就該散席了:“孩子們的最愛,連湯汁都不剩。”


6·食用時將丸子抓入碗中蒸透,澆上紅糖和澱粉熬成的密汁,特色的紅薯丸子就做好了。

這道菜一上桌,就該散席了:“孩子們的最愛,連湯汁都不剩。”

製作關鍵:

要想丸子不發硬,一定要加入適量糯米粉,麵粉和糯米粉的比例為3:1為宜;揉搓丸子時一定要給手心蘸一點油,這樣才不會粘手;炸丸子要小火浸炸,不能著急,以免炸糊。


這道紅薯丸子可以說是曾經記憶裡的味道,小時候每逢年關或農村過事宴客基本都少不了這道菜,而且吃席的人都懂得一個規矩“丸子、丸子代表完了的意思,只要這道菜一上桌,吃完就該散席了。”這道菜往往會被孩子們承包,因為孩子們都喜歡吃甜食,吃完了丸子還覺得不過癮,這時就看誰有資格喝那碗丸子湯了,當然最後都讓給了最小的孩子……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這道菜也被其它高檔的菜品替代,漸漸在視野中消失,成了記憶中的味道,但想起來依舊那麼甜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