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哈佛創業項目BeenThere裡當志願者

從去年六月開始我加入了一個由哈佛學生創立的針對心理疏導的志願者組織,這個團隊至今大約有150個人,其中三分之二是在線Buddy,包括我。什麼是在線Buddy呢?就是在網站的後臺值班,跟來訪者聊天以進行心理疏導的志願者(這個是網站 https://beentherebuddy.com/,可以上去找小哥哥小姐姐聊天哦)。

我在哈佛創業項目BeenThere裡當志願者

BeenThere團隊Logo

我當上在線Buddy半年以來,接了不少來訪者。他們在生活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不知道如何處理跟同事的關係的,有不知道如何處理跟男/女朋友的親密關係的,有不知道如何與爸媽和解的……傾聽這些來訪者的煩惱越多,越能與人共情,我就越發現自己的生活真的沒有什麼讓我苦惱的事情。十年前的我是一個特別中二又叛逆的小孩,從上高中之後離家讀書,慢慢地理解家人,也變得越來越不容易發脾氣。這份志願者工作教會我最重要的兩點:一是不隨便給人提建議;二是珍惜現在的生活。

在與來訪者溝通的時候,最大的錯誤就是試圖提出自己的建議,讓對方按照自己的建議去做。一個人因為心裡苦悶或者難受找陌生人傾訴,很多時候他並不是真的要從我這裡得到什麼解決問題的方法,更多的可能是尋求心理的安慰,簡單說就是找人聊聊天、倒倒苦水。我不是來訪者,我也不能僅憑他告訴我的話就斷定任何事情,當我不處於他的環境中時,任何“建議”都是不合適的,我根本就不瞭解,又何談去解決?默默地傾聽,引導來訪者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注意,是引導,而不是直接給意見,是最好的方式。

我在哈佛創業項目BeenThere裡當志願者

我接過印象最深的案例是一個想來美國讀書的女孩子。她高中畢業,跟媽媽一起生活。雖然她很堅定地想出國,但是家裡的經濟條件大概率沒有能力負擔她的這個夢想。她準備了很多,考語言、找學校,但是如果申請不到讀書的貸款的話,依然是難以實現她的渴望。我只能作為一個傾聽者,幫她找找也許有哪些網站可以申請美國的助學貸款。理性上我是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一定要來美國求學的,國內也有很多優秀的大學,但我不能這樣去勸她,因為會違揹她的本心。

還有一個案例是剛剛畢業入職國企的職員,因為內向少話的性格,覺得同事們都不喜歡自己,向前輩請教工作的時候常常被不耐煩地對待,於是生出了“自己很沒用”這樣的想法。我告訴她也許並不是同事不想幫你,而是剛好那個時候同事有很頭疼的事情,內向的人也有很多優點,不能妄自菲薄。

還有一個女孩子,她覺得一個男生喜歡自己,但總不來表白,她很著急,然而她自己也不主動。如果是原來的我,很可能會翻個白眼說你感覺可能錯了,如果想知道還不如自己直接去問,八成是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幻想別人喜歡自己(沒錯我私底下很直接很剛的)。但現在的我說的是“你覺得有哪些細節證明了人家對你有意思呢?你覺得如果是你的話你會有勇氣去表白嗎?”總之就是循循善誘,呵護來訪者的情緒。

瞭解了各種各樣的煩惱,就愈加知道自己現在的生活很好,我想這也是這份志願者工作帶給我的意義,不僅僅是向別人提供幫助,也向內反哺了自己的情緒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