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樓夢》學寫作158:第49回⑤眾姊妹雪中鬥豔李紈約社蘆雪廣

讀《紅樓夢》學寫作158:第49回⑤眾姊妹雪中鬥豔李紈約社蘆雪廣


讀《紅樓夢》學寫作158:第49回⑤眾姊妹雪中鬥豔李紈約社蘆雪廣


讀《紅樓夢》學寫作158:第49回⑤眾姊妹雪中鬥豔李紈約社蘆雪廣


讀《紅樓夢》學寫作158:第49回⑤眾姊妹雪中鬥豔李紈約社蘆雪廣


讀《紅樓夢》學寫作158:第49回⑤眾姊妹雪中鬥豔李紈約社蘆雪廣

寶玉屋裡來送猩猩氈的小丫頭子,一句話還沒說完,就看見李紈的丫頭過來請黛玉。寶玉便和黛玉一起,“同往稻香村來”。第四十九回進入第五個場景:“眾姊妹雪中鬥豔李紈約社蘆雪廣”,歸入賈府氣運線。

寶玉穿著猩猩氈的斗篷,黛玉換上了“掐金挖雲紅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紅羽紗面白狐皮裡鶴氅”,束一條“青金閃綠雙環四合如意絛”,頭上罩了雪帽,二人一齊踏雪而來。這一段文字中,曹師刻意描寫了兩人的穿著打扮,尤其是黛玉,下筆極其細緻。黛玉這身打扮,堪稱驚豔。

只見眾姊妹都在那邊,都是一色大紅猩猩氈與羽毛緞斗篷

”,獨李宮裁穿一件“青哆囉呢對襟褂子”,薛寶釵是一件“蓮青斗紋錦上添花洋線翻羓絲的鶴氅”,邢岫煙“仍是家常舊衣裳,並無有遮雪之衣”。一會兒湘雲也來了,穿著賈母與他的一件“貂鼠腦袋面子,大毛黑灰鼠裡子裡外發燒大褂子”,頭上帶著一頂“挖雲鵝黃片金裡大紅猩猩氈”,“昭君套大貂鼠的風領”圍著。

曹師自黛玉開始,先後描寫了“眾姊妹”、李紈、寶釵、岫煙和湘雲的衣著打扮。“眾姊妹”的遮雪配置相同,顯然是賈府統一配發;李紈穿的是青色對襟褂子,與寡居的身份相符;寶釵的鶴氅複雜而精緻,與她的身份和性格相稱;岫煙沒有遮雪的衣服,符合她自己目前的經濟情況;到了湘雲,曹師則大書特書,從頭到腳的各色衣物,檔次明顯比剛剛眾姊妹們的要高一個檔次,然而從配色組合,一眼即知都是賈母的衣服。在蕭遙看來,曹師是想在這裡暗示讀者,史湘雲現下跟邢岫煙的經濟狀況相仿,同樣沒有“

遮雪之衣”。只不過,湘雲有賈母疼愛,不像岫煙,不僅沒有“遮雪之衣”,還只有“家常舊衣服”。

黛玉先笑道:“你們瞧瞧,孫行者來了。他一般的也拿著雪褂子,故意粧出一個小騷達子來。”黛玉心情好的時候,就是眾人的開心果。“孫行者”、“小騷達子”,兩個詞生動有趣,立刻便將湘雲的形象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眼前。

湘雲笑道:“你們瞧我裡頭打扮的!”,一面說,一面脫了褂子。只見他裡頭穿著一件“半舊的靠色三鑲領袖,秋香色盤金五彩繡龍窄褃,小袖掩襟銀鼠短襖”,裡面短短的一件“水紅妝緞狐肷褶子”,腰裡緊緊束著一條“蝴蝶結子長穗無色宮絛”,腳下也穿著“鹿皮小靴”,越顯得蜂腰猿背,鶴勢螂形。曹師寫完湘雲的衣著,又借黛玉之口寫其神態,最後索性將湘雲的形貌由外到內徹底描繪清楚,特別突出體態婀娜,神完氣足。

在敘述方式上,曹師在這裡引入了一個 變化。此前從黛玉寫到岫煙,每一個人都是描寫鞋子、外套,帽子,順帶寫神態。到了湘雲這裡,曹師在常規描寫的基礎上,增加了黛玉點評環節,然後又讓湘雲自己告訴大家“裡頭打扮的”細節。這個變化,不僅豐富了敘述部分的節奏,更突出了湘雲這個角色的分量,自然引出下文。

眾人都笑道:“偏他只愛打扮成個小子的樣兒,原比他打扮女孩兒更俏麗些。” 眾人眼中的湘雲,英姿颯爽,有股子假小子的勁頭兒。

湘雲聽見眾人的議論,不以為意,只是笑道:“快商議作詩,我聽聽是誰的東家。”眾人當中,只有湘雲是真正的派對動物,三句話不離詩社。曹師筆下,對角色的打磨,見縫插針,連綿不絕,有一種細織密縫的感覺。

李紈道:“我的主意,想來昨兒的正日已過了,再等正日又太遠,可巧又遇下雪,不如咱們的大家湊個社,又給他們接風,又可以作詩,你們意思怎麼樣?

”“巧遇下雪”,因此可以起社。原來“過下雪”、“過陰天”、“過下雨”等今人湊局的路數,古已有之。

寶玉對此事極熱心,率先接話說道:“這話狠是,只是今日晚了,若到明日晴了又無趣。”眾人都道:“這雪未必晴,縱晴了,這一夜下的也彀賞了。”曹師僅通過大家的對話,便暗示出寶玉和眾人心態不同,更加患得患失。

李紈道:“我這裡雖好,又不比蘆雪廣好。我已竟打發人籠地炕去了。咱們大家擁爐作詩,老太太想來必高興,況且咱們小頑意兒,單給鳳丫頭個信兒就是了。你們每人一兩銀子就彀了,送到我這裡來----”然後指著香菱、寶琴、李紋、李綺----“五個不算外,咱們裡頭二丫頭病了不算,四丫頭告了假也不算,你們四分子送了來,我包總五六兩銀子也盡彀了。

前面李紈找鳳姐“化緣”的時候,曹師借鳳姐之口提到過李紈每年入賬四五百兩銀子,是姊妹們中間最豪闊的人物,平實又極少有花錢的地方。然而,前次強拉鳳姐入社“化緣”得來的五十兩銀子,還沒見動用,這次約社居然又讓寶釵、寶玉、黛玉、探春各出一兩銀子贊助。令人大跌眼鏡。

一兩銀子,相當於黛玉、探春們半個月的月例,即便大家平日也沒有什麼花錢的去處,但身為每月收入四五十兩銀子的主兒,把注意打到每月二兩的姊妹們身上,實在說不過去。曹師知道有心人一定會注意到李紈這種做法的不妥,因而並沒有對李紈進行評判,甚至連一點有傾向性描述的文字都沒有,給讀者留出充足的想象空間。開放性,千人千面,正是不寫之寫的魅力所在。莎士比亞在評論自己的《哈姆雷特》時說過一句名言:“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從這個角度來說,曹師對於小說人物的設定,跟早生一百年的莎士比亞對於戲劇人物的設定,如出一轍。

寶釵等姊妹們“一齊應諾。因又擬題限韻。”。寶釵等姊妹們對於起社費用也毫無異議,同樣令蕭遙十分不解。曹師此處還是沒有給出任何提示或說明。在蕭遙看來,這次詩社之所以變成眾籌,應該是有外客在場的緣故,大家需要顧及賈府的形象和顏面。

李紈笑道:“我心裡自己定了,等到了明日臨期橫豎知道。”李紈的強勢,再添一筆。“

說畢,大家又閒話了一回,方往賈母處來,本日無話。” 第四十九回的第五個場景,到此結束。這個場景情節相對簡單,主要突出了三個主題,一是邢岫煙家貧,連遮雪之物都沒有;二是湘雲在在賈府時身心狀態極佳;三是李紈做東臨時起社,卻讓大家眾籌解決資金。曹師圍繞這三個主題,進行了精細入微的場景、對話和人物特性設計,建議有志於小說創作的讀者,認真揣摩,細細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