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眾志成城 —為桐城花園畈章氏宗譜宗祠修建不懈努力

凝心聚力、眾志成城 —為桐城花園畈章氏宗譜宗祠修建不懈努力

桐城花園坂章氏

凝心聚力 眾志成城

為桐城花園坂章氏六修宗譜而不懈努力

——章陽在桐城花園坂章氏六修宗譜第一次宗親代表暨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尊敬的各位長輩,各位宗親:

大家上午好!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距離桐城花園坂章氏最後一次修譜已經104年了。歲末年初,在這吉慶祥和的日子裡,我們在這裡隆重召開桐城花園坂章氏六修宗譜第一次宗親代表暨動員大會。室外冰天雪地,室內暖意融融。我謹代表桐城花園坂章氏六修宗譜籌委會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崇高的敬意!

我們在這裡歡聚一堂,既感到驕傲自豪,也深感責任重大。我作為桐城花園坂章氏六修宗譜發起人之一,現將有關工作向大會報告。

一、我為章姓驕傲自豪

“章”者,十音也,橫平豎直,不偏不倚,四平八穩,頂天立地。我章氏一族,源於“姜”姓,以國為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齊太公(姜尚)支孫封國於鄣(山東章丘縣),公元前664年,齊國滅鄣,顯(原作“韅”)公逃離,至韓、趙、秦三國毗鄰地梁州(今陝西漢中東),子孫去邑旁為章氏。隨著朝代更迭,時代變遷,民族交融,至唐朝後期,康州刺史章氏“及公”遷於福建浦城,開枝散葉,並興旺發達起來,漸成名門望族。及至宋朝,即使在朝廷,也異常顯赫。據清《七邑譜》和《章氏會譜》記載,歷代章氏族人考取狀元的有章夢飛、章衡、章文谷、章黼、章鋆等5人。在歷代王朝中出任宰相有章得象、章惇等 5 名,出任副宰相有:章楶(jié)、章復、章良能、章嘉等4名,出任尚書的有6名,出任侍郎的有 15 名。中進士的有 547 名,章氏一族崇文尚武,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發展中,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我花園坂章氏一支也人才濟濟,國學生與太學生達50多人,還有如章八桂、章綸、章守待、章素雲、章琢其、章攀桂等,要麼是達官顯貴,要麼是文人墨客。

二、六修宗譜迫在眉睫

古人云:“亂世藏金,盛世修譜”。木有其根,水有其源,人有其祖。國史、方誌、家譜組成中華歷史文化的三大支柱。家譜,就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發展史、傳承史。我們躬逢盛世,修譜是歷史的必然,是這個時代賦於我們的使命。子云:“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我們應該清楚家族的起源、遷徙、繁衍與豐功偉績,更好地激勵我們的子孫奮發向上,有所作為。

我桐城花園坂章氏,源於及公之孫仔鈞公四子仁嵩公,其後裔自浦城下傳四世至正方公遷江西浮樑龍潭,再傳二世至鐵公徙居祁門雲棧,又再傳三世至景公遷貴池石龍,又再歷二世至谷寶公遷入花園坂為遷桐一世祖。

最後一次修譜,也是我族第五次修譜,距今已逾百年,這次修譜準確地說,叫搶修,隨著我們章氏宗親年長者相繼去世,續譜難度不斷增強,時間每推遲一天,難度就增加一分。無論我們修譜的工作人員如何的仔細認真,一絲不苟,我也不敢保證,每家每戶都能與老譜完全對接。所以我用12個字形容這次修譜:時間緊,難度大,任務重,耗費高。關鍵是時間緊。

三、尋找老譜千迴百轉

2015年前,我在範崗鎮原人大主席章夙志宗親的推薦下,參加了安慶市章氏文化研究會。說心裡話,在這以前,我對家族情結也不是十分濃厚。自從認識了安慶章氏文化研究會章新亮先生後,我開始留意章氏文化,以及章氏宗族的發展及繁衍,漸漸在心裡萌發出修譜的願望。

修譜的第一件事必須有老譜。老譜在哪裡?茫茫人海,何處追尋,我心中一片茫然。詢問父親,及周邊的宗親,他們都說在文革的時候燒燬了,我陷入了困頓。

2015年3月13日(農曆二月初二),我與代志、文超宗親參加了“安慶章氏文化研究會第二次會員代表暨聯誼會”,聽了章新亮會長的報告,我熱血沸騰,感覺到宗親之情對人生的重要,對家族的重要,對國家與社會的意義重大。這再一次激發我尋找老譜的強烈願望。我與代志宗親一起開始拜望桐城市內年長並有名望的宗親,以便追尋老譜。我們拜訪了90歲高齡的老長輩章翔華宗親,臨走時,他還送給我們每人一本自己的詩集;後來又拜訪了章福喜宗親,當年他與中華章氏總會也有聯繫,並向我們說明了陝西商南宗親來桐城尋根問祖的情況;還拜訪了原水產局局長章守牛宗親等人,但他們都沒有老譜的一絲信息。我與代志宗親商量,是不是通過聯誼,擴大影響,來尋找老譜。於是,我們於2016年10月5日召開了“桐城市花園坂宗親聯誼座談會”,邀請了市內章翔華、章福喜等三十多位宗親參加。商南的章義坤、章義智等五位宗親不遠千里趕來桐城參會,讓我們感到無比的激動。

尋譜路漫漫,不見老譜心不死。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老譜一定在,還是心不誠。2016年11月26日,我單車赴福建浦城,參加“中華章氏第七次聯誼大會”,到公羊墳(仔鈞公母親墓)、仔鈞公墓進行了祭拜。並由章新亮會長推薦,在中華章氏第七次聯誼大會上當選為常務副會長;2017年3月26日在“六尺巷文化”公眾號發《“花園坂章氏”家譜,你到底在哪裡》一文。2017年11月3日,我與代志、文超兩位宗親一起去績溪參加安徽績溪章仔鈞練夫人研究會,並深入學習《太傅仔鈞公家訓 》,回家撰文《學習章氏家訓,踐行十九大精神》,發六尺巷文化公眾號。就這樣南來北往,尋尋覓覓,逢章氏就打聽桐城花園坂章氏族譜,再拜託他們也去幫忙打聽,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

苦心人,天不負。今年的清明節,有心人文俊宗親在回家祭祖,冒著瓢潑大雨,四處走訪打聽,終於在章守庭宗親家看到了桐城花園坂章氏五修宗譜,二十八本完好無損!文俊宗親遏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立馬打電話給我,那激動的神情,至今還在我腦海中回想。我當時心中只有一句話:祖上顯靈,我族祥瑞。

四、老譜校對細緻周密

有了老譜,我們就有了定心丸,就有了六修宗譜的根基。我們拉開了六修宗譜的序幕。我們召集伯勇、代志、文超、豐慶等宗親商議,於今年4月29日成立並召開“桐城花園坂章氏六修宗譜籌備會”,我們邀請到涇縣的海清、守庭、明月宗親,還有商南的義坤、守軍宗親,加上桐城的宗親一共23位,共商修譜大計,大家也深刻感受到我們對修譜工作的雄心壯志和堅定不移的決心。

於5月20日,我與父親,同伯勇、代志、文超宗親赴涇縣,請回老譜,感受到海清、守庭、文俊宗親的熱情與細緻周到的安排,也感受到守庭宗親一家的大愛與奉獻,更感受到我們血脈相連親如一家的溫馨。

老譜儘管保存良好,畢竟是孤本,不宜長時間翻閱,又因為大多宗親需要,必須儘快翻印。因老譜年代久遠,拆開後怕很難恢復,我們只好拍照、錄製、編輯、點校、打印、裝幀,並定製了精美的譜箱。特別是點校工作,恰逢酷熱暑季,伯勇宗親不顧年事已高,冒著炎炎烈日,騎單車十華里來辦公室上班,還有義勝、代志、文超、豐慶、永知、章露等宗親,在打印社完成每本初校後,他們進行了二校、互校,最後由伯勇宗親完成最終校對,他們校對老譜嚴肅認真,細緻縝密。到目前為止,所有參與點校工作和修譜工作的宗親只有付出、沒有回報,都是義務勞動,沒有拿一分錢。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讓我深深感動。儘管如此,百密也難免一疏,錯訛之處在所難免,請大家多多包涵。在這裡,我代表桐城花園坂一支全體章氏宗親,感謝你們!感謝你們的真誠付出!

五、宗親聯誼不斷加強

近些年,我多次接待過外地宗親到桐城尋根問祖。2015年4月4日,安慶章氏研究會章新亮會長夫婦和金寨的章振東夫婦陪同臺灣章德生理事長一行,我與夙志宗親接待;我還接待過福建、廬江、商南等各地宗親到桐城尋根問祖。

我自己一人或者與其他宗親一起,參加浦城會議兩次、安慶會議三次、績溪會議一次,涇縣走訪兩次,走訪宗親無數。開聯誼座談會3次,修譜校譜會議30多次。

今年正月,範崗一位章氏宗親父子兩人因家庭矛盾原因,導致生活極度困難,我捐款5000元。聽到棋盤嶺章進宗親身患癌症,我們組織章氏宗親捐款,自己帶頭捐了2000元,並與代志、秋明、文超、豐慶等宗親一起去探望慰問,並將章進的女兒納入到關愛女孩網誌願者協會,將組織結對幫扶。只要是章氏家庭有困難的,或多或少我都捐助。在這裡,我建議,今後家族之間,對困難家庭多幫扶,對優秀子弟多獎勵,以弘揚社會正能量。也正是基於這種想法,我把家族群名定為“花園坂章氏一家親”,俗話說得好,“只有千年的宗,沒有千年的親。”我們血濃於水,我們有共同DNA。

凝心聚力、眾志成城 —為桐城花園畈章氏宗譜宗祠修建不懈努力

回顧過去,我們信心百倍;面對未來,我們豪情滿懷。

我把家族事業分成五個步驟:一是尋找老譜,二是老譜點校,三是六修宗譜,四是修墳建祠,五是宗族聯誼。我們初步完成了前兩個步驟。 家族事業,任重道遠。古人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一、修譜登記全面開展

現在面臨最緊迫的任務是修譜登記工作,修譜是一個浩繁的工作,關鍵是登記。由於兩次修譜間隔時間長,現有人丁與老譜銜接難度大。有些門戶能確定是我們一支,但由於長輩去世,但不知從哪個房頭下面對接。百年的人丁遷徙,流轉,去世,尋找就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就桐城而言,我們知道的有花園、鐵鋪、棋盤嶺、香鋪、楊公、新渡、老梅、陶衝、白馬、文昌、官橋、羅嶺等。本市還好點,開個車子,半天不行一天,一趟不行兩趟,兩趟不行三趟;市外就很麻煩,涇縣、東至、寧國、南陵、繁昌、樅陽、池州等。省外的就難上加難了,如天津、陝西商南,浙江安吉等。特別是一些鬆散戶,失去聯繫方式的。甚至還有宗親移居港澳臺,甚至移民國外,或下落不明的,都給我們的工作帶來極大的難度。對此,我們要有極強的責任感,把整分成區,把區分成片,把片化成點,無論山高水長,還是崇山峻嶺;不論是成片集住,還是一丁一戶,不論是高官顯貴,還是貧寒落魄,我們要求是:一個不能落下。

路遠點都沒關係,我們修譜登記人員,最怕就是不被理解,認為我們修譜登記的人都是騙子。身可以累一點,心很難傷得起。這就要我們登記人員要有誠心、愛心,更要有耐心。要說、要纏、要磨。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一、兩個人去說不行,多派些人去說,直至成功。

計劃用三年時間完成本次修譜工作,可稱為修譜三部曲:用一年半的時間完成初步登記錄入;再用一年的時間尋找偏遠的宗親和難聯繫的宗親;再用半年的時間完成編輯、校對、裝幀及圓譜工作。確保三年後的今天,我們再聚首,一起來喝慶功酒。

我們確保對先人負責,也必須對後人負責,不落下一丁一戶。我們不但修全,還要修好,修成精品,無論從文字、編輯、點校、還是裝幀、包裝,每個細節都不放過。把我們的譜與中華民族的各族家譜連接起來,把紙質譜送進安徽省圖書館和上海圖書館永久收藏。

二、修墳建祠任重道遠

祖墳與祠堂都是我們族人精神寄託的地方,也是凝聚族人的紐帶與粘合劑。流年似水,隨著風雨的侵蝕,祖墳日益坍塌傾圮,入桐一世祖的祖墳已經多年沒有修葺,隨著族中長者相繼去世,勢必將會成為一座孤墳,所以搶修祖墳也是一項緊迫的任務。

祠堂是他鄉遊子對故土的眷念、對親人的思念和寄託鄉情的地方。古人為什麼講究葉落歸根,祖墳在、祠堂在,我們的根就在。我們一族有許多達官顯貴,太學儒生,這也讓我們緬懷先人,增強家族榮譽感與自豪感,激發家族子弟及後世子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豪情。

三、財務收支嚴格規範

自古就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經濟是一切事業的基石與根本保證,沒有經濟,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成立籌備組以前,三年來,不完全統計,我個人為家族事業一共花費近十萬元。籌備組成立之後,倡議書發出,截止12月12日,共收到捐款46筆,共計316400元;收到購買老譜款8筆,12000元,合計328400元。老譜翻印支出:87120元(含譜箱費用,其中保質金5000元未支付);辦公用品2500元,其他費用18502.26元。結餘225277.74元。

我們根據桐城其他家族修譜費用預估,我們這次修譜費用約在60萬元。儘管大家前期捐款踴躍,但近期捐款勁頭不足,目前缺口很大。希望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智出智。自古就有:“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之說,我們把平時打牌的錢,抽菸的錢,高消費的錢,節約下來,用於修譜,用於家族事業,這也算修功德,積陰功。青史留名,流芳千古,何樂而不為呢?

大家的錢,屬於公款。家族的錢用於家族的事,我在此鄭重承諾:任何個人不佔用大家一分錢,不浪費大家一分錢。歡迎大家選派代表予以監督。

四、傳承家訓旺我子孫

《章氏家訓》即《太傅仔鈞公家訓》,短短的296個字,是章氏文化的靈魂,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儘管這個《家訓》已經流傳了1100多年,但是與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密不可分,它從正反兩個方面教導我們做人做事,修身立業。也正因為於此,所以,中紀委網站於2015年9月29日推出我們章氏家訓,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將我們《章氏家訓》列為中國的十大家訓之一,我們章氏後人應該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我仔細認真讀了不下於30遍,並認真校對成現在的版本,每次讀它都有全新的感受,每次讀它靈魂都得到一次淨化。希望我們章氏子弟從小要多讀我們的家訓,正如家譜最後一句話:“戒石具左,朝夕誦思”,他們就會做一個賢德的人,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謙謙君子。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想,只要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我門章氏六修宗譜會水到渠成,功德圓滿,我們的家族事業一定會基業長青。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祝各位宗親:身體健健康康,家庭和和美美,生意紅紅火火,事業步步高昇!

謝謝大家!

桐城花園坂章氏六修宗譜會
章陽


修譜辦公室:安徽省桐城市範崗鎮南工業園
桐城金陽鋼構公司生活區A幢201室
聯繫人:章伯勇、章安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