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開國少將重傷後,毛主席一直守在旁邊,等著他甦醒過來

紅軍長征途中的臘子口,是紅一方面軍通過草地後,必須要奪下的關隘,只有拿下了這裡,紅軍才能從這裡到達甘肅。

這裡的艱險自然不必說,兩側懸崖,中間有一條河,堪稱天險。

臘子口戰鬥打響後,戰況非常慘烈,紅軍一個營連續進攻多次都沒有突破敵人的防線,關鍵時刻,紅軍決定成立突擊隊,突擊隊的隊長,名叫王良太,開國少將。

這位開國少將重傷後,毛主席一直守在旁邊,等著他甦醒過來

突擊隊成立後,王良太帶著全隊人員奮勇衝鋒,但由於敵人的火力太猛,進展不快,關鍵時刻,王良太帶著人從側面冒死攀巖,從天而降,最後配合其他部隊,一舉拿下了臘子口。

這一仗,突擊隊35人,只剩下王良太和一名戰士,而王良太也身負7處重傷,大部隊拿下臘子口後,他撲通一聲倒在地上,昏迷不醒。

戰後,毛主席親自帶著楊成武等人去看望王良太,並指示:一定要救下這位大英雄!

醫生搶救時,毛主席一直守在旁邊,等著他甦醒的消息。直到醫生傳來消息,說王良太已經甦醒,但還不能說話,毛主席這才離開了這裡,離開時還不忘囑託楊成武:“這樣的好苗子,一定要好好培養,將來都是能打大仗的料。”

從此,王良太的名字記在了毛主席的腦海裡。

這位開國少將重傷後,毛主席一直守在旁邊,等著他甦醒過來

王良太后來先後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仗越打越多,立的功也越來越多,並於1955年被授予開國少將。

不過,王良太做過的最重要的一件事,還要數他對雷鋒的挖掘和宣傳。

抗美援朝歸來後,王良太受命組建瀋陽軍區工程兵,從此在工程兵司令的崗位上一呆就是12年,經常下部隊瞭解實情,解決基層的困難。

1959年,王良太到部隊基層蹲點,當地領導向他彙報單位建設情況時,提到了雷鋒這個名字。他們報告說,雷鋒是一名非常特殊的戰士,喜歡助人為樂,走到哪裡,好事就做到哪裡,事蹟非常感人。

王良太聽後,專門接見了雷鋒,並與他朝夕相處半個月。他發現,雷鋒確實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戰士,身上的品質非常值得學習,於是,他便開始安排宣傳部門整理雷鋒的先進事蹟,並安排雷鋒在工程兵機關作了一場先進事蹟報告會。

這位開國少將重傷後,毛主席一直守在旁邊,等著他甦醒過來

這場報告會後,雷鋒的先進事蹟迅速傳播開來,王良太還專門到瀋陽軍區,彙報了雷鋒的先進事蹟,不久後,瀋陽軍區將雷鋒這個典型推向了全國。

王良太對雷鋒的關心和培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經常找他談話,瞭解他的工作學習情況,多次勉勵他好好當兵,好好做人,並多次給他寫信,鼓勵他保持狀態。

可惜天妒英才,1962年8月15日,雷鋒不幸犧牲,年僅22歲,王良太非常痛心,大病了一場。

毛主席得知雷鋒因公殉職後,也十分難過,當即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在全國掀起了學習雷鋒的熱潮。

後來,王良太經常宣傳雷鋒的先進事蹟,不遺餘力,1991年,王良太因病逝世,享年74歲。

歷史客棧作者:荒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