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迹知史实之“晋祠镇赤桥村”

​偶然间在微信群里看到一些“文人墨客”在赤桥村参观采风的照片,被古村的沧桑感所吸引。查阅资料后发现这个村子确实不简单,村子依山傍水,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遗迹。有十几株罕见的社树古槐、流传有“父子登科”的佳话、发生过“豫让刺赵”的故事、还有千年古刹......这其中任何一项都令我心怡神往,利用休息日我便独自一人驱车前往。

探古迹知史实之“晋祠镇赤桥村”

赤桥村平面图

赤桥村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东距晋祠风景区500米,村西之山以形似卧虎而得名“卧虎山”,是古太原县八景之一“卧虎青岚”所在地。离它不远就是龙山,所以此地有卧虎藏龙之说,是老百姓口中实实在在的风水宝地。2019年6月,赤桥村被住建部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单。


我从村西北方向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南校区驱车过来(一般人是从村东口进入),快到村口时,看到路西有一处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停车走近一看,大门上书写“兰若寺”三字,寺院还在施工中,正门不开,北侧有偏门供工人进出,随即进去参观了一圈。

探古迹知史实之“晋祠镇赤桥村”

远眺兰若寺,背后就是卧虎山

兰若寺坐西朝东,位于赤桥村西,是五台山大塔院寺的下院,始建于北齐年间,历史上两度被毁,两度重建。上世纪60年代寺院损坏后在原址上建起了造纸厂(顺便说一下,赤桥村的造纸业历史悠久,清道光二十四年这里造纸已成规模),在村里9位老人为了恢复兰若寺反复找镇区两级政府后,2006年造纸厂关闭,古寺开始重建,历经数年现已基本完工。

探古迹知史实之“晋祠镇赤桥村”

兰若寺内大雄宝殿

从兰若寺出来往前走不远,朝东路口拐进了村子,顺路走到一个大的十字路口,有许多摆摊做买卖的,西面是村活动中心,估计也是村委所在地,西南方有一座古庙,看来这里便是赤桥村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了。

探古迹知史实之“晋祠镇赤桥村”

赤桥村综合文体活动中心

古庙名叫悟圆寺,古称兴华洞,看去规模不大,但也庄严肃穆。传说是当年赵襄子(赵氏孤儿的重孙子,建古晋阳城的赵鞅的儿子)去卧虎山打猎、赏花前在此休整的地方。寺门紧闭,正好有两个短发青年回来,猜测是庙里的僧人,只是好久没有剃发了,上前寻问可否进去一看,青年摇头摆手说正在修葺、谢绝参观,只好悻悻退下,看来只有下次有机会再来拜访了。

探古迹知史实之“晋祠镇赤桥村”

悟圆寺

寺前左右各有一棵槐树,枝繁叶茂,蔽日遮天,树下石碑记录树龄已经有200年。当时看到树龄感慨其寿命之长,没想到在后面看到其它古槐后才发现这两棵在赤桥村的古槐中是属于比较年轻的。

探古迹知史实之“晋祠镇赤桥村”

悟圆寺前古槐

探古迹知史实之“晋祠镇赤桥村”

国槐是太原市市树,古代封土为社,二十五家为一社,各随其地所宜种植树木,称“社树”。赤桥村有多株古槐被确定为“社树”,树龄都有成百上千年。山西洪洞的大槐树是远近闻明,但你现在看到的也是后来栽种的,树龄只有100多年。赤桥村任意一棵古槐树年代都比它长,其中有一株被称为母子槐的树龄已达3300年,胸径达到7.5米。被称作母子槐的原因是原来在中空的大树中央长出一株小树,如母子一般,可惜的是一场大火将中间的小树烧毁,但老树还郁郁葱葱,生命力顽强。

探古迹知史实之“晋祠镇赤桥村”

母子槐

十字路口往西便是赤桥村的主要街道,史称“官道”。“官道”长1000余米,宽约4米,由东而西贯通整个村子。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赵襄子出晋阳城往西,到晋祠、天龙山、卧虎山各地的必经之路。明清时这里车水马龙、商铺林立、商贾云集。如今由于时代变迁,已然没有往日的繁华,只留下一些老的建筑还在向初来乍到的人们显示这里曾经的辉煌。

探古迹知史实之“晋祠镇赤桥村”

探古迹知史实之“晋祠镇赤桥村”

探古迹知史实之“晋祠镇赤桥村”

探古迹知史实之“晋祠镇赤桥村”

探古迹知史实之“晋祠镇赤桥村”

各式民居

这些明清建筑里面最为有名的便是刘大鹏故居,每一位来赤桥村的人都会到这座挂有“父子登科”牌匾的院落看一看。刘大鹏(1857--1942),字友凤,号卧虎山人,赤桥村人。对太原(特别是晋源一带)地方史有一定了解的人应该听过他的名字,他是著名的地方史学者,著有许多地方志文集,如《晋祠志》、《晋水志》、《明仙峪志》等。光绪二十年(1894年),刘大鹏同他的大儿子一起中甲午科举人,“父子登科”被人们传为美谈。他在地方上办过不少好事,募捐集资,修葺晋祠殿宇、道路,兴修水利设施。刘大鹏一生怀才不遇,没有做过大官,长期生活于农村,专心治学,在地方上有很高的名望。

探古迹知史实之“晋祠镇赤桥村”

刘大鹏故居

探古迹知史实之“晋祠镇赤桥村”

刘大鹏故居保护牌

现在的刘大鹏故居由他的后人居住,同时经营着饭店,主要制作民国时期太原县地区民间待客用的传统菜式,取名“藜照堂传统菜”。“藜照堂”是刘大鹏先生家的堂号,堂号是一个家族门户的代称,就像祁县乔家大院称为“在中堂”,太谷曹家大院称为“三多堂”一样,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不是仅仅作为某一间房屋的称号来使用的。正好将近饭点了,也想尝尝当地特色,只是一个人没法点,如果再有一个人的话无论贵贱一定要点两个菜尝一尝,因为只有这里被叫作“藜照堂”。

探古迹知史实之“晋祠镇赤桥村”

藜照堂传统菜式简介

从刘举人故居往前走不远,就是赤桥村名的由来赤桥也叫豫让桥的所在地,只是石桥在抗战年代被破坏。1958年,因为水利改造,晋水北河也就是晋祠外的智伯渠走了暗渠。渠道便被铺平,残存的豫让桥也就被埋入了地下,但桥边的古树豫让槐还在,向人们讲述着2500多年前在这里发生“豫让刺赵”的悲壮故事。

探古迹知史实之“晋祠镇赤桥村”

豫让槐?

春秋时期晋国人豫让最初是范氏的家臣,然后又给中行氏做家臣,都是默默无闻。直到他做了智伯的家臣以后才受到重用,智伯对他很尊重。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国被灭、智伯被杀。豫让更名改姓,进入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伺机行刺弑主仇人赵襄子。赵襄子后将其逮捕,并说:“智伯死后没有继承人,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士啊。”后将他放走。


过了不久,豫让用漆涂满全身,使人不识自己面目;吞炭使自己声音变哑,沿街讨饭,再次准备行刺。他摸准赵襄子出行的时间和路线,提前埋伏于赤桥(即豫让桥)下。赵襄子过桥的时候,再次将豫让抓获。


赵襄子责问豫让:“你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你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经死了,你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


赵襄子听后很受感动,但又觉得不能再把豫让放掉,就下令让兵士把他围住。豫让知道生还无望,无法完成刺杀赵襄子的誓愿了,就请求赵襄子把衣服脱下一件,让他象征性地刺杀。赵襄子满足了他这个要求,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来击刺它,仰天大呼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豫让自杀后,桥下渠水泛红,桥面尽赤,所以老百姓感其忠义,便将石桥改名为“赤桥”。


刺客荆轲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样的慷慨悲歌。而刺客豫让则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传统古训。每当读到这两段话,他们视死如归的情景令人伤感,舍生取义的精神令人赞叹,知恩图报的品质令人倾佩。

探古迹知史实之“晋祠镇赤桥村”

侠士豫让(来源于网络)

过了豫让桥遗址不远就到了村东口,在环形道路中央是一座新修的门楼,门楼青砖碧瓦、飞檐翘角,周围是一些古村简介牌,看来赤桥村人对古村的宣传还是比较重视。如果好好规划、开发利用、加强宣传,抓住“父子登科”和“豫让刺赵”这一文一武两条主线,再加上古槐、古居、古寺,未来的赤桥村也许会成为来晋祠旅游的游客另一处不错的选择。

探古迹知史实之“晋祠镇赤桥村”

村门楼

环形路东南角有一家羊汤馆,门口大牌子上写有店名来历,一看就是老店了,正好饥肠辘辘,进去要碗羊汤,来两个烧饼,味道确实不错,吃完后浑身冒汗,非常痛快。在太原周边有许多村子里都有类似的羊汤馆,它们的店面不是很大,有的就是在自家院子里开的,但因为味道正宗、用料实在,在周边四邻八乡知名度很高,每到饭点门庭若市、座无虚席。如南郊的“流涧牲汤”,曾经慕名和朋友专门驱车前去一饱口福。

探古迹知史实之“晋祠镇赤桥村”

最后用其中一块宣传牌上写的这篇雅致短文《赤桥.印象》作为本次行程的结束语。

探古迹知史实之“晋祠镇赤桥村”

赤桥 . 印象


这是一个山水之村,

奔流涌注的晋水,悄悄放缓了她的脚步。

缓缓压低了她的身段,围绕在卧虎山间憩息。

这是一个文化之村,春秋战国豫让刺赵、清末时期“父子登科”在这里交汇碰撞。

古居文化和古槐文化在这里积淀传承。

这是一个文明之村。

晋献嘉禾孕育远古农耕文明。

千年的历史情怀让她博大情深,时尚而美丽。

这里是赤桥,

一个等着有向你讲述她悠久历史的古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