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工作效率低,無法專注?做到這四步解決你的難題

我們每個人工作的時候,都會或多或少被這幾個問題困擾?

  • 工作時間老是看手機,一直不停刷朋友圈。
  • 工作不到十分鐘,就要起身去幹些別的事。
  • 工作無法高度集中,總是時不時被手機上的信息打擾。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問題,這樣長此以往,我們將沒有辦法專注的工作。我們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喪,做什麼都提不起精神,整天想著看手機。

處在這樣一個網絡時代,我們的內心已經被外界侵蝕得太多。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心無旁騖,高效工作呢?我們只有做到深度工作,才能讓自己的腦力在一定時間內,發揮到最佳狀態。下面我們將從三個部分來闡述,怎樣做到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工作效率低,無法專注?做到這四步解決你的難題

認真工作的男人

1 什麼是深度工作?

2 為什麼我們做不到深度工作?

3 怎樣才能培養到深度工作的能力呢?

什麼是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就是要求我們在無干擾的狀態下專注進行職業活動,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這種努力能夠創造新價值,提升技能,而且難以複製。

很多人都沒有辦法理解這樣一個解釋,我們先來看個例子。著名的好萊塢導演伍迪.艾倫,他在長達幾十年的職業生涯中,拍攝了44部電影,獲得了20多次的奧斯卡提名。在這期間他沒有使用過電腦,一直使用一臺老舊的打字機。由此可見,現代互聯網時代,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讓我們失去了更多的專注力。

現在想想我們工作期間的一些小動作,都是影響我們深度工作的罪魁禍首。比如不停看手機,不停瀏覽網頁,不停看郵件。我們應該把這些事情,放到一個集中的時間去處理。這樣就能極大的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為什麼我們做不到深度工作?

我們先來看個例子,曉東是一家網站的編輯,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閱讀別人的作品。從中挑選好的作品,對那些作者進行跟蹤,從而為自己的網站獲得更多地資源。他已經工作了5年,對自己的工作流程十分熟悉。他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十分鐘必須要去看下自己的郵箱。這就讓他很煩惱,沒什麼事情,也想開開看看。這已經嚴重影響了他的工作,以至於他經常沒辦法完成工作任務。

我們很多人都跟曉東一樣,工作的時候,無法控制自己。因為處理自己郵箱,是最簡單的工作。我的大腦已經形成了一個機制,由簡單到複雜。

《深度工作》:工作效率低,無法專注?做到這四步解決你的難題

引用記者尼克拉斯.卡爾的一句話

網絡似乎剝奪了我的專注力和沉思的能力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不能深度工作的兩個原因

  • 最小阻力法則,越簡單的事情越容易做
  • 忙碌是認真工作的表現,領導只看得見忙碌的人

首先,我們看看最小阻力法則。根據最小阻力的法則。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如果一直在簡單,低價值的工作中變換。那麼回到重要工作的時候,我們將沒辦法再集中注意力。我們的大腦內有不同的區域和機制,當我們不停變換目標的時候,我們大腦處理問題的能力,會極度降低

那這又是為什麼呢?有以下兩個原因

①我們會消耗大腦的注意力

比如我們在專心碼字的時候,網頁彈出一條新聞。我們就會下意識去點開看,雖然只是粗濾瀏覽。但是由於我們打斷額碼字,當我們重新碼字的時候,會覺得注意力比之前要分散很多。甚至要過幾分鐘才能再集中注意力。雖然我們覺得並沒影響碼字,但是長時間下去我們會發現自己,能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越來越短。

②我們會影響大腦注意力的集合

比如我們剛看過網頁的新聞,我們在重新碼字的時候。就會腦子裡不停浮現新聞的內容,這就影響了我們碼字。我們的腦力也被消耗了,同時也會覺得碼字更難了。我們產生這樣的心理,就會讓我們的內心更加膽怯。以後遇到重要的,難的工作就會選擇拖延、逃避。

其次,我們來說忙碌是認真工作的表現。在我們的認知裡,領導只喜歡忙碌加班的員工。認為只有這樣,才能體現自己的工作價值。要是你這樣想就錯了。現在是個講究效率的社會,越來越多的公司,已經開始看中員工的個人價值了。

還記得那個殺伐決斷的蘇明玉嗎?在工作生,人們稱她是女魔頭。我清楚記得當時有一個片段,一個工作很多年的老員工。在小區門前攔下她的車,在她面前哭訴,說自己是多麼辛苦的加班,自己這麼多年是多麼的兢兢業業。但是蘇明玉並沒有被他感動,還是很決絕的辭退了他。她給出的原因很有說服力,他已經不能創造新的價值。與其養一個這樣的老員工,不如培養一個剛畢業的新員工。

我們浪費時間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不如想想怎樣才能更有效的深度工作。這樣才能在工作中找到更多的價值。

《深度工作》:工作效率低,無法專注?做到這四步解決你的難題

怎樣才能培養深度工作的能力呢?

1 選擇適合自己深度工作的方式

2 將深度工作變成習慣

3 學會執行深度工作的關鍵

4 設定工作的最後期限

選擇深度工作的方式

①節奏方式

比如我們每天固定一個時間,做同樣的事情。在《成為作家》這本書中,作者就介紹了一種練習寫作的方法。每天早晨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做到電腦面前,把你心裡想的內容寫出來。這就是培養固定時間做固定事情的,很好的方法。

②雙峰方式

比如我們是老師,就可以把自己的時間分成兩塊。我們在上課的期間,就其中經歷處理教學上面的事情。在寒暑假的時候,就可以發展一下自己的愛好。這樣既能把本職工作做到極致,也能讓自己在其他方面有好的發展。

③禁慾方式

比如你是文藝創作者,你就可以這樣嘗試一下。馬克吐溫在寫他的著作《湯姆索亞歷險記》的時候,就曾經拒絕一切社交,一個人住進了偏遠的農場裡。也許我們很多人都做不到,但是這樣做有助於提高腦力,幫助我們更加深度的工作。

④記者方式

從字面理解,就是隨時在線的模式。這一點我們大多數人,是很難做到的。在這裡就不多贅述,《深度工作》這本書裡有具體的解釋。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職業和時間分配。所以並不是只有這四種方式,我們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深度工作的方式。只要能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又符合我們的時間安排。

將深度工作變成習慣

我們都知道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大腦各個機制的配合。我們要不斷適應和重複深度工作方式,才能將深度工作變成每天固定的習慣。也只有隨時能進入的狀態,才能減少進入深度工作狀態的阻力。

那麼如何才能把深度工作變成習慣呢?

①設定深度工作的地點和時間

我們要找一個最能讓我們進入深度工作的地方,每天到公司之後,就要告訴自己。坐下來之後就要認真工作了。並給自己設置一個時間,比如工作一個小時,才能去幹別的。著名的“番茄工作法”,就有異曲同工的效果。

②設定深度工作的規則

我們開始進入深度工作之後,就一定專注那一件事情。要切斷所有與外界的聯繫,比如把手機調成靜音模式。在哪個時間段內,只能專注工作。這樣做直到養成習慣為止,這個過程會有點痛苦。只要堅持下來,就能提高我們腦力的運用程度。

《深度工作》:工作效率低,無法專注?做到這四步解決你的難題

學會執行深度工作的關鍵

首先,我們要找到這件事情的關注點。我們都會知道商人的目的性很強,他們會快速鎖定目標。這個目標就是我們說的關注點,只有我們找到了關注點,我們才更有動力去完成它。

其次,我們要抓住這件事情的前期目標。

比如減肥,我們可以關注三天的數據,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根據教練的方法,先鍛鍊三天。看看有沒有什麼微小的變化,如果預期和自己的計劃符合,就繼續鍛鍊下去。如果不能有預期的效果,就可以修改計劃,不至於減肥失敗。

最後,我們要設置任務卡。每次在深度工作的時候,都會在任務卡上做標記。一週下來,就統計,看哪些做到了,哪些沒有做到。這樣就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也能隨時調整自己深度工作時的狀態。

設定工作的最後期限

比如現在的公司實行獎勵制度,員工能提前完成工作,就可以一星期只工作四天。這樣做不但沒有降低員工的工作熱情,還讓很多員工提前完成工作。其實每個人一天深度工作的時間,最多隻有3個小時。當我們沒有辦法深度工作的時候,設定一個最後的工作期限,也是不錯的方法。

《深度工作》:工作效率低,無法專注?做到這四步解決你的難題

總結全文

我們工作效率低,無法深度工作。是因為我們過度消耗了大腦的注意力,長時間處於這樣的狀態下,我們只能做一些膚淺的工作。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況,我們必須學習深度工作的能力。只有把深度工作內化成自身的一種習慣,我們才能更加珍惜時間。才能在工作的時候,全神貫注,提前完成任務。

參考書籍《深度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