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留學生為何樂於回國?從現實角度來談一談

2017年有一條新聞,紐約時報統計2012年在美國拿到科學或工程博士的外國留學生,到2017年仍然留在美國的比例為62%。其中,各國留學生留下來的比例不一。中國的博士有兩千多留下,佔中國留美博士的92%,比例高居各國第一。

這條新聞刺痛了很多人的心,為何這些高級知識分子不願意回國報效自己祖國?

但實際上,如果我們把心胸放寬廣一點,會注意到發展中國家多半都是這個發展路線-----隨著本國經濟實力和研究環境的改善,這些頂端人才最終選擇回國的會越來越多。2020年再做類似統計時,留美博士比例就下降到80%,有更多的人選擇了回國。

民國留學生為何樂於回國?從現實角度來談一談


按說都是這個規律,但也有例外,比如民國時期,中國派去美國的留學生就大多回國了。

在1937年的《清華同學錄》中,共記載有1152名曾經留學海外的中國人,而其中學成歸國的居然有1131人,回國率居然高達98%以上。

相信有些讀者已經急不可耐的給出答案:“民國留學生比較愛國!”

凡事用道德原因來解釋,大概是最不用動腦子的辦法,要世界這麼簡單就好了。

不否認20世紀前期中國處於深重的危機下,當時的中國知識分子有一種救國的責任感,但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原因?我們深層次分析下:

民國留學生為何樂於回國?從現實角度來談一談


一,民國時期出國留學的都是些什麼人?

民國時期要分成北洋和南京兩個階段,出國留學的以官費為主。

北洋時期選拔官費留學生的標準:

(一)曾任本國大學教授或助教授繼續至二年以上者。

(二)曾任本國專門學校高等師範學校教授繼續至二年以上者。

(三) 曾經留學外國大學高等專門學校高等師範學校本科畢業者。

(四)本國大學本科畢業生。

(五)(五)本國專門學校高等師範學校本科畢業生。

民國留學生為何樂於回國?從現實角度來談一談


也就是說,你必須在國內上個本科,然後才有享受官費資格去海外留學。

南京時期選拔官費留學生的標準甚至要更加嚴格,除了學歷以外,還增加了語言,工作經驗,政治審查等等。

所以民國時期你想享受待遇,本身至少得大學本科畢業,這個大學本科畢業,不僅僅是考你的成績,民國時期的大學,可不是你成績好就能上的。

1931年的《學友》雜誌曾經登載研究文章《學生升學問題》:

“升學之最大困難在於經濟問題,經濟問題不解決,談不到什麼升學,更談不到什麼學校,像現在中國那樣的貴族教育,只有少數人有享受的權利。例如國立中央大學的學生用款平均數為450元左右,大者幾至七八百元,若非富庶之家,曷克勝此?按該校大學生的經濟來源,雖不外乎家庭團體親友,自己四方面,然而其中由家庭供給者居多數,計估百分之五十二。”

民國留學生為何樂於回國?從現實角度來談一談


所以雖然不排除有些窮困子弟遭遇貴人幫助能上大學,但一般來說能在民國時期本科畢業的,是富人家庭居多,至少他也有能供給學費的人脈和社會關係。

各位想想也明白:越是窮困人家,越可能將出國留學看成是改變命運的途徑。而富家子弟這種願望反倒不那麼迫切,比起人生地不熟缺乏社會關係的國外,他回國繼承家產或者找工作對個人前途也許更好一些。


二,海外歸國人員回國後的待遇如何?

鼎鼎大名的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們的工資待遇和工作待遇就根據學歷劃為五個等級。

第一級:國內大學畢業有相關經驗,月薪80元。用的是最簡單的硬板凳小桌子。

第二級:日本明治大學一類學校畢業,月薪120元,也坐硬板凳,不過桌子要略大一些。

第三級:日本帝國大學畢業,月薪150元,可以坐藤椅,桌子更大,而且桌上還有個文件架。

第四級:歐美一般大學,月薪200元,桌椅條件同上。

第五級:英美名校畢業。月薪250元,桌子上有可拉上拉下的蓋,除藤椅外還有一個硬凳子,預備來接洽工作的人坐。

學歷在當時真的是意味著收入地位的,而且由於根深蒂固的社會等級概念,做得比更明顯更露骨,就算是去日本一般大學這種“檔次最低”的留學生,回國以後其實也是人上人,遠比在國外當二等人要好。

民國留學生為何樂於回國?從現實角度來談一談


三,20世紀初國際環境和氣候如何?

在今天,東亞面孔,尤其是華人,在美國是以“模範少數族裔”身份存在的,由於教育刻苦,遵紀守法,所以雖然還不能說完全平等,至少地位較高。

但在20世紀上半葉,卻不是這樣。東亞面孔被視為黃禍,不管你是華人還是日本人,美國社會都是赤裸裸的排斥,多種族大熔爐?對不起,那是針對歐洲民族尤其是西歐的。

雖然日本當時已經是主要強國之一,但同樣也沒得到歐美人尊重,經常被美國人和其他亞裔一樣對待,日本在20世紀初期轉向與西方敵對,未必不和這個原因有深切關係。

而日本人本身也排外,清末到民國去日本的中國留學生,由於日本社會的排外和仇視,反倒會轉向反日,這也是歷史事實,所以去日本的留學生也不可能留下。

民國留學生為何樂於回國?從現實角度來談一談


這一切,都要等到20世紀後半葉,美國民權法案通過,開始逐漸減少種族歧視以後,美國才逐漸成為東亞留學生定居的良地。

在民國時期,留學生們哪怕是一度想留在美國,也往往因此不得不回國,這也是和今天的顯著不同。

以上三個條件,再加上必不可少的愛國報國情緒。可以解釋為何民國留學生多願意回國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