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林语堂笔下先婚后爱的故事与他的人生

林语堂创作了多部表现道家文化的小说,其中以《京华烟云》尤为突出。《京华烟云》曾两次被日本文化界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作品。

《京华烟云》是以道家哲学为脉络的,作者在《关于》中也自称“全书以道家精神贯之,故以庄周哲学为笼络。”在这部作品中,无论是家财万贯,却视钱财如浮云,无意于尘世的一切追求的姚思安,还是对人生中的一切祸福利害,是非生死,都能安之若命,泰然处之的姚木兰,身上都体现着道家的道法精神,而现实生活中的林语堂也远离政治,在淡泊虚静中追求精神自由,可以说,作者是将自己的人生观融入了作品当中。

《京华烟云》:林语堂笔下先婚后爱的故事与他的人生


人生对文学,也不仅限于作者人生观的体现,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作品中也可以反映作者的人生经历。接下来我们就以林语堂的爱情经历和木兰的爱情为对照。在爱情上,作者和木兰是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林语堂和陈锦端、廖翠凤;姚木兰与孔立夫、曾孙亚;两段或实或虚三角恋的不算太悲伤又颇有遗憾的爱情故事。现实生活中,林语堂与陈锦端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另娶了在当时并不爱的廖翠凤;在作品中,木兰倾心于孔立夫,却也无缘相守一生,嫁给了青梅竹马,仅是“喜爱”的曾孙亚。林语堂与廖翠凤先结婚后恋爱,婚后生活也是和谐美满;木兰与孙亚也是先结婚,后恋爱,在书中提到:

木兰说过,她嫁得算是如意,虽然她从来没和立夫真正恋爱过。她嫁给荪亚,良心上是一片清白。荪亚爱她。她知道。婚后她会爱荪亚,她也知道。在这种爱里,没有梦绕魂牵,只是正常青年男女以身相许,互相敬重,做将来生活上的伴侣,只是这么一种自然的情况。只要双方正常健康,其余就是顺乎自然而已矣。

《京华烟云》:林语堂笔下先婚后爱的故事与他的人生


虽然在婚后他们的婚姻中出现了“小三”曹丽华,但是在木兰智慧的处理下,也算是化解了这次家庭危机。

我们知道,文学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在《京华烟云》中,我们多多少少能看到作者的人生在作品中的反映,所以我们说,文学反映人生,人生反作用于文学。

那么,作为读者,人生与文学又有怎样的联系呢?《京华烟云》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那自然,读者总是同情婚姻上应当成功而却失败的那一个。就因为这个道理,很多人同情《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一听到婚姻两个字,珊瑚竖起耳朵来说:“你们俩说什么呢?说得那么津津有味。大声点儿说,让我们也听听。”莫愁说:“二姐是说《红楼梦》呢,她同情的是林黛玉。”体仁问:“噢,我知道。二妹喜欢林黛玉,三妹喜欢薛宝钗。”

素丹说:“你喜欢谁?”

体仁说:“我喜欢贾宝玉。”

莫愁说:“好没羞,喜欢那个女人气的男人!”她又问素丹:“你喜欢谁?”

素丹说:“我喜欢史湘云,她好像男孩子,而且洒脱之至。”

体仁说:“妙哇!”

木兰用温柔而细小的声音同立夫:“《红楼梦》里,你最喜欢谁?”立夫停了一下儿才说:“我也不知道。黛玉太爱哭。宝钗太能干。也许我最爱探春。她是两者合而为一的。有黛玉的才能,有宝钗的性格。但她那样儿对她母亲,我不赞成。”木兰静静的听,然后慢慢说:“哎呀!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哪。”

木兰向珊瑚喊道:“大姐,我知道你喜欢谁。李纨!对不对?”

珊瑚说:“在那本小说里头,每个人都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别说了。这么说下去,我们就不能打牌了。

珊瑚的这句话“在那本小说里头,每个人都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既是作品中人物“珊瑚”的推脱之言,又是作者对作品、对文学的妙言。作者此时也站在一个读者的角度看待作品对人生的意义,能引起读者共鸣才是文学感染力的所在。这里所体现的作用则是文学的愉悦功能,文学给以人情感的慰藉。

《京华烟云》:林语堂笔下先婚后爱的故事与他的人生


人生对文学具有一定的驱动作用,同时,从文学概论课程中我们也可以知道,文学对人生具有愉悦、教育、认知的功能,文学与人生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存在。文学影响人生,人生也会反作用于文学,文学反映人生。现在我们先来看作为读者的林语堂,文学对他的人生有什么影响。

林语堂的父亲林志诚是牧师,他信奉基督,崇拜儒家文化,又具有维新思想,同时他又是林语堂兄妹们的启蒙人,家庭教师,他对孩子们的教育是中西结合式的,既教之以《四书》、《五经》、《幼学琼林》,又教之以《圣经》。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从小接触中西文学自然也培养了林语堂兼具儒家的仁爱友善与基督教徒式的“悲天悯人”的性格。

作为读者来说,在从文学中获得美的愉悦的同时,也可以得到精神的提升和对人生的体悟,从而形成一种别样的人生观。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他的英文功底自然是不在话下,然而要译出一部好的作品,对原著的理解也是很重要的。文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况且他还是文学硕士,文学对他的人生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京华烟云》:林语堂笔下先婚后爱的故事与他的人生

且看他的一篇译作《齐物论》。《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 “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区别。需要说明的是,庄子的这种见解是抓住了事物的一个方面加以强调,具有片面性。文章中有辩证的观点,也常常陷入形而上学观点之中。但是,在他的论述中常常表现出深刻的思考和智慧。文中涉及很多宇宙观方面和认识论方面的问题,对中国古代哲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再看林语堂的性格:他是人生的悠游者、有传统文人的傲骨、生性幽默与闲适。那么且看他翻译的作品,再如《兰亭集序》、《桃花源记》等,其思想也多是表达一种对闲适自然生活的向往,有一种超脱物外的淡然,尤其是庄子文学对他的影响,更是极为深远的。

林语堂曾对道家“以柔克刚”、“清静无为”的观点有过阐发:

“老子之所以相信不斗、不争、不抵抗,因为他相信柔弱的力量,例如水的柔力。他警告人不要用强力,不只是因为他不信任他,同时因为他相信用强是代表一种弱的征兆”。

林语堂十分赞赏老子的逻辑,他写道:

“我们既然知道,依大自然的规律,没有一个人能够永远占着便宜,也没有一个人始终做傻瓜,所以,其自然的结论是:竞争是无益的。”

《京华烟云》:林语堂笔下先婚后爱的故事与他的人生

对道家文化,对庄子文学的研究,使得林语堂身上多了一种随遇而安、坦然超脱的人生境界。无形之中,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在与文学的接触过程中,已经影响了林语堂的人生走向。文学对人生的教育与认知功能都在他身上有所体现了。

文学与人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存在,文学影响人生,是一个输入的过程,读者接受作品,受文学熏陶,从而影响人生;人生作用于文学,文学反映人生,这是一个输出的过程,作者将自己的人生体悟融入于作品中,世界影响作者,作者创造作品,作品而后又会影响读者,读者从文学中汲取营养,从文学中得到慰藉,从这一方面来说,文学与人生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作为读者和作者同时存在的,但不可否认,文学与人生的相互关系确实存在一个输入与输出的相互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