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媽媽”到“媽”,孩子對你稱呼的變化,暗示著母愛的一場分離

各位寶媽,你們還記得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你對“媽媽”的稱呼簡稱到一個字“媽”嗎?當然了,大多數在“媽”字的後面會跟著一個求助信號,比方說:“媽,幫我拿一下東西”、“媽,我餓了”、“媽,我的生活費這個月用光了”……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話題,有人說:從“媽媽”到“媽”是一場母愛的分離,意味著孩子長大了。不知道各位寶媽們,你們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呢?我們來看一下各位網友的看法吧。

@伊人在哪:確實是這樣的,小時候孩子從來都是叫媽媽,大概是八九歲開始,孩子會在“媽媽”和“媽”之間切換的叫,慢慢的就叫成“媽”了,母愛確實是一個逐漸分離的過程啊。

從“媽媽”到“媽”,孩子對你稱呼的變化,暗示著母愛的一場分離

@晨晨:從寶寶奶聲奶氣的一聲“媽媽”到簡短的一個字“媽”,再聽到兒子長大之後說“老媽”,其實有失落也有欣慰啊。

@ALL:小時候我就想過:我叫我的媽媽“媽媽”,而我父母叫奶奶的稱呼是“媽”,當時我想長大了都會這樣叫吧,但我對媽媽的稱呼應該不會改變的……後來我也改成了“媽”。哎呀,時光飛逝,現在的孩子喊我“媽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改成“媽”,只希望女兒能慢一點長大。

@來來:我家兒子現在14歲,一直叫“媽”,但在他兩歲那一年,我跟他爸爸吵架,他爸爸吃飯的時候摔了碗筷,嚇得孩子大哭起來,從那以後我就叫他爸一個字“爸”了,一直到現在。

從“媽媽”到“媽”,孩子對你稱呼的變化,暗示著母愛的一場分離

@遊行的翅膀:前兩天,我8歲的女兒告訴我她要一個人睡覺。要知道,她是一個很怕黑的人,我說:要是害怕了,就叫媽媽我過來陪你。但是那天,作為媽媽的我失眠了一個晚上沒睡著,但她卻同樣一晚上都沒有來打擾我,突然覺得有些失落,但是孩子的長大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吧,順其自然最好。

@通天:我30多歲了,還是管我老媽叫媽媽,管老爸叫爸爸,覺得叫一個字不親切。還有我的女兒,在前段時間突然間不叫媽媽改叫媽了,我說不行,一個字聽起來不親切,必須叫兩個字,哈哈哈哈。

從“媽媽”到“媽”,孩子對你稱呼的變化,暗示著母愛的一場分離

​@喵喵女:以前閨女一直叫我媽媽,後來上了小學,突然有一天就改成媽了,而且有不少事情都自己獨立做了,也不用我來幫忙。我問為什麼,她說同學們都這麼叫的,不然覺得很丟臉。

說到底,不管從媽媽到媽是不是印證了一場母愛的分離,我們都要珍惜陪寶寶的每一天,好好聽一聽,奶聲奶氣的媽媽陪伴他們慢慢長大……最後,也請姐妹們在評論區說一說自己的故事吧,你家寶寶是從幾歲將你的稱呼由“媽媽”改為“媽”的呢?另外,你是否贊同以上觀點呢?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注: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