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產業鏈遷移?很多人在擔憂,但摩根士丹利的結論不一樣

國際市場指南綜合報道

近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在總額108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萬億元)的抗疫經濟救助計劃中,佈列了2435億日元用於支持日企“多元化”佈局;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在日本宣告消息的當天也提出類似的看法,他提到美國也應為每家想要離開中國的美國企業負擔搬遷費用。

美日欲將產業鏈遷離中國的消息持續引發熱議。

美日產業鏈遷移?很多人在擔憂,但摩根士丹利的結論不一樣

公眾號“財經十一人”轉載了專業研究製造業的“東西智庫”的題為《安倍策動日企供應連多元化,中國製造可能面臨連鎖反應》的文章,指出日企的多元化並非完全因為新冠疫情:“在疫情之前的2018年和2019年,我們就看到日本的企業明顯加快的產業鏈佈局的多元化。”

而這次新冠疫情,只是讓日企的供應鏈多元化問題更加凸現:“在這次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日本政府和產業界認識到,不應該將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產業鏈的安全和多元化似乎在某種程度上比經濟效率要重要。”

文章認為日企加速多元化的策略將會使中國製造受到巨大影響,並且對美日企業遷離中國表示擔憂:“相比撬動製造業價值蘭所需要的力量,日本和美國政府拿出的資金只是杯水車薪。但對於這種逆全球化、“製造業離開中國”的動向我們仍然應該保持警惕。”

美日產業鏈遷移?很多人在擔憂,但摩根士丹利的結論不一樣

文章表示:

一、美國和日本仍然是全球製造業的領先者,我們要小心他們的組合拳。

中國製造業規模已經遠超美日,但是在全球供應鏈控制力和技術鏈的主導作用仍然遠不及美國和日本,通過供應鏈搬遷戰略、新的製造業生態關係構建策略,再加上技術鏈斷流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得中國製造業的局部領域出現乾枯、萎縮,甚至衰敗,這一點我們一定要警惕。

二、小心供應鏈轉移的虹吸效應。

一家大型企業的離開,很有可能會造成數十家中小企業的轉移,當到達臨界點時,製造業的轉移會從政策推動轉移為自發性的集體行動。

三、比起美國赤裸裸的宣言,更應該小心日本的步步為營。

亞洲地區目前也逐漸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製造業網絡,中國更是在近幾年取代日本成為了網絡中的中心,但是從整體來看,中日韓仍然是東亞生產網絡的核心,三者之間的分工合作其實是東亞地區製造業快速崛起的重要基礎。日本本身具有強大的精密製造能力,已經成為中國企業所在產業鏈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日本企業的離開可能會帶帶來嚴重的連鎖效應,大量的日本企業存在於製造業的中場位置,如果他們退出或者疏離,中國損失的可能不僅僅是產業規模,而是基於供應鏈緊密合作效率優勢。

美日產業鏈遷移?很多人在擔憂,但摩根士丹利的結論不一樣

作者得出的結論是:“中國製造業供應鏈的離開,看起來很慢,但我們也要提防加速的風險。我們要小心躲避組合拳,全力化解連鎖效應,儘可能避免虹吸效應。”

而同樣面對新冠疫情後產業鏈的問題,摩根士丹利觀點卻截然不同,他們認為:這次危機其實會放慢貿易戰以來產業鏈的搬遷趨勢,而非加快。

這是基於摩根士丹利不同的觀察角度,而許多的結論來自於摩根士丹利跟產業鏈上的實際決策者—跨國企業們的交流。他們的判斷是基於以下二個原因:

一,搬遷意味著新投資,但全球衰退陰霾無人願投。

經此一疫,歐美經濟估計需要兩年才能恢復原有的元氣,中國以外的拉美、東歐、東南亞新興市場不乏薄弱環節、易被疫情、匯率、債務三殺成多米諾骨牌,因此跨國企業未來一段時間的重中之重是保留現金、減少投資,而非新資本開支。

“我們的調研發現,原本一些公司在疫情前打算在中國以外投資設新廠,或者在其本國加大自動化投入,這些意向當前紛紛被延期。”

二,以TMT產業鏈為例,全球龍頭企業幾乎都認為,中國在復工的展現的管理能力,進一步驗證了它相對於其他新興市場的製造業優勢。

“在封城之後僅僅兩個月內,疫情受控,生產能力幾乎滿血復活,不論是紅黃綠碼技術應用,還是體溫、口罩、食堂隔斷等公共衛生管理,以及員工的配合度,都遠勝於其他潛在搬遷目的地如東南亞,後者目前正經歷更坎坷的生產停擺供應脫臼。”

至於疫情之後的世界如何,大家當前都是揣測,但有一點在跨國企業調研結果中較為明顯:疫情促使下一階段的產業更重視數字基建,即雲服務、IoT、遠程等。

“中國恰巧正在5G、數據中心、IoT等數字基建上加速,未來的商業基礎設施或許優勢得到加強而非削弱。”

綜合來源|財經十一人、 Career In 投行PEV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