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ialSpace-Art of Newaza | 漫談寢技

明治維新後,隨著講道館的創立,古代東瀛武士們所練習的柔術,演變為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柔道。而在柔道創立之初,嘉納治五郎便提出了“七分投技,三分寢技”的柔道理念。寢技,Newaza,似乎在傳統柔術走向現代的過程中就被忽視了。但是依然有肩負拓殖使命的講道館新武士,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全球化浪潮中,帶著傳統的技藝走向了世界。這些技藝或在異國自成一派(如巴西柔術德國柔術),或是在對抗與交流中影響了其他國家的摔柔系武術(如抓式摔跤和Luta Livre)。來到20世紀末,格雷西家族在UFC擂臺上所向披靡的時候,寢技的藝術終於在新世紀的格鬥運動中迎來了屬於它的時代。

So what is the Art of Newaza?

MartialSpace-Art of Newaza | 漫談寢技

魯迅先生是講道館最知名的一位中國學生

今天聊的寢技,指的就是日本那一撥,包括它衍生出來的所有摔柔系武術中的寢技部分

拋開在綜合格鬥擂臺上的重要性來講,寢技真是個有趣而偉大的發明。

大家可以想想,絕大部分哺乳動物打架的方式是什麼?

↓就是這樣

MartialSpace-Art of Newaza | 漫談寢技

但是自從320萬年前,我們人類的祖先決定從樹上下來直立行走之後,這種打架的方式似乎就被理所當然的捨棄了。而且遠在各種格鬥競技比賽出現之前,相信全世界大部分地區的打架都是以倒下一方為敗,不管是被摔倒的,還是被打蒙暈倒的。而人類的力量、速度等等身體素質,似乎也是因為選擇了兩條腿走路,而開始低於四條腿的。當然,都會製造工具和武器了,我們也沒必要和其他動物徒手正面剛了。

但是這一切在寢技發明之後便不同了。這種有些違背直立行走動物的打架習慣、卻仿生、甚至可以說復興了我們哺乳動物祖先的打法,給了倒在地上的那一方一線生機。倒下的那一方,只要沒碰上這塊地太硬、只要沒摔到致命部位、只要沒有完全喪失戰鬥能力......(甚至只要還沒死?)都能用寢技嘗試求生乃至反敗為勝。兔子蹬鷹再起個身?做個掃技拿個好位置砸他鎖他?或者直接上個腿鎖?

MartialSpace-Art of Newaza | 漫談寢技

↑Grappling Academy 的Prof. Chris Tom談過腿也是這麼說的:第一步是以

當然對於沒倒下的一方來說,寢技給予的機會也是均等的。你掌握了科學的“兔子蹬鷹”,我自然也可以技巧性地“獅子撲兔”:過了你蹬鷹的腿,或砸或鎖,也是我的選擇了。

當然有的人說寢技不適合防身,的確,純粹的寢技並不適合防身,因為地面是防身場景下最惡劣也是最後的一關。即使在MMA這樣的擂臺格鬥裡,倒下本身也是個敗形,更別提在沒有規則的真實打鬥或者防身的場景中,你還需要那麼好的運氣:你還沒有受那麼嚴重的傷,沒有那麼惡劣的環境......方可利用寢技來絕境重生。但是萬一你就有那樣好的運氣呢?它就成了你求生乃至反敗為勝的最後的希望。(因此以防身為目的的格鬥學習必須是包含站立技術的,和摔柔系的MMA選手必須學習站立打擊是一個道理)

對於寢技這個有趣而偉大的發明,拋開史實的部分,我曾設想過它是怎樣被髮明出來的:

可能就是在某天,有個日本練家子,看到自家院子裡兩隻貓在打架時的靈光一現;又或者是哪位古柔術家,在和自己家孩子用跪姿練習起倒流時開發出來的新玩法。這倒是很接近許多巴西柔術新手從跪姿開始實戰的習慣。

而之所以說寢技可能是在跪姿練習起倒流得到的啟發,是因為下位的掃技有時和站立的摔法的發動原理實在太像了,這對於今天練習巴西柔術的我們,尤其對於那些接觸過柔道的柔術練習者來說,可能再熟悉不過了。我們常說巴西柔術善用槓桿原理,其實寢技對於槓桿原理的利用,並不止於十字固時那個以手肘為支點的槓桿。站立的摔法擅長在站立的狀態下製造槓桿摔倒對手,而寢技擅長躺著、坐著、趴著、半趴半坐、半坐半躺......的狀態下製造槓桿來轉換到優勢位置。(其實效果也很接近於把人摔倒了)但不管是摔法利用的槓桿,還是掃技利用的槓桿,你會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支點,在這兒:

MartialSpace-Art of Newaza | 漫談寢技

沒錯就是那兩條紅線的交點

而這個點不僅僅在掃技和投摔當中是常用的槓桿的支點,在上位過腿(防守)的時候,也可以作為一個很清晰的目標:

MartialSpace-Art of Newaza | 漫談寢技

依然是Grappling Academy 的Prof. Tom也是這麼說的

而在相比巴西柔術更old school的高專柔道中,old school的過腿同樣也是朝著這個支點,施加壓迫:

MartialSpace-Art of Newaza | 漫談寢技

這畫質,相當old school了

因此無論任何一種過腿方式:壓迫較強的、或者像門德斯一樣討巧的、抓腳踝的、抓膝蓋的……過腿的目標永遠是讓你自己的重心壓在那個支點上,甚至高於那個支點。因為只有越過了人體身上最強壯的肌肉,你才算徹底安全。

MartialSpace-Art of Newaza | 漫談寢技

John Danaher在Joe Rogan的電臺上也是這麼說的

因此過腿的原理或許就像詠春拳的拳諺所說:拳入三關任我行。詠春中講的三關是腕、肘、肩,而

過腿的三關便是:踝、膝、胯。

MartialSpace-Art of Newaza | 漫談寢技

Adam Redzovic講解開放式防守的時候也是這麼說的

所以同樣的,在過腿者逐漸打開三關的時候,下位防守者依然有機會以各種guard進行反擊:在踝上你可以用蜘蛛、De La Riva、X防;來到膝蓋上了你可以用膝盾、蝴蝶;來胯上了可以用半防、深半、50/50... ...如果被過完腿,還有各種逃脫

因此在不同位置上的guard game,是巴西柔術區別於其他地面技術的地方。甚至可以說,guard就是巴西柔術這項運動的根本邏輯

,寢技在巴西也因guard開始變成了一種系統化的技術,這就是為什麼巴西柔術如此成功的原因。

最後關於寢技一點歷史:

1. 巴西柔術的parenthood武術準確來說並不是日本古柔術,就是柔道

2. 前田光世拜入了嘉納治五郎的講道館門下,但是主要授業的師傅是講道館四天王中的橫山作次郎、富田常次郎(次子富田常雄為《姿三四郎》的作者)

3. 木村政彥曾代表拓殖大學參加了七帝柔道(即高専柔道)的比賽,贏下了全國決勝大會優勝校

4. 七帝柔道(日本七所大學的高專柔道比賽)的賽制採取的是Quintet一樣的賽制(或者說櫻庭和志學習了這個賽制?),不過每隊有15人,見下圖:

MartialSpace-Art of Newaza | 漫談寢技

5. 不同於柔道與巴西柔術,高専柔道比賽中是允許各種腿鎖的,高専柔道創始人之一金光彌一兵衛就以膝十字固聞名

6. 在巴西,前田光世除了格雷西家族,還有一個叫路易斯·弗蘭卡(Luis França)的學生,而弗蘭卡的學生Osvaldo Fadda的柔術鏈下有知名戰隊nova uniao和GFT

7. 早期的講道館部分門人如講道館四天王,都曾在武士學校學習過古柔術(如天神真揚流和竹內流等)。而嘉納治五郎早期的教學也曾被認為是傳統柔術的一個分支,這或許可以解釋身為柔道家的前田在巴西傳授的柔道為何最後被稱為柔術

MartialSpace-Art of Newaza | 漫談寢技

↑最後盜用一下Zach老哥公眾號上的常用圖

-End-

(所有的圖片均來自網絡或視頻截圖,侵刪)

MartialSpace-Art of Newaza | 漫談寢技

掃碼關注MartialSpace,發現格鬥美學的更多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