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為爭寵姐弟遭魔魘》有感:人人心中都有一個“假想敵”

《紅樓夢》裡偏偏就有一段怪力亂神的情節:“魘魔法叔嫂逢五鬼 紅樓夢通靈遇雙真”,講的是趙姨娘夥同馬道婆,用鎮魘之術謀害王熙鳳和賈寶玉的故事。

87版《紅樓夢》對這一段演繹的非常完整,專門整理了一集,叫做《為爭寵姐弟遭魔魘》。劇中,先是寶玉與丫鬟彩霞調笑,招致給王夫人抄經的賈環嫉恨,賈環故意打翻燈臺,想用熱油燙瞎寶玉的眼,所幸眼睛沒事卻把臉燙了一片,王夫人和鳳姐便把趙姨娘母子訓斥了一番。這是趙姨娘買通馬道婆謀害鳳姐和寶玉的直接導火索。

每每看到這裡多少總會心生驚懼,趙姨娘害鳳姐是積怨已久,害寶玉是為了爭奪繼承權,惡毒歸惡毒,總歸讓人想的明白。但賈環和寶玉雖然不是一母同胞,到底是同父兄弟,而且這個哥哥平日並沒有薄待於他,彼時賈環不過十一、二歲,小小年紀怎會如此歹毒?今天,就分別來分析一下賈環和趙姨娘的心路歷程。


觀《為爭寵姐弟遭魔魘》有感:人人心中都有一個“假想敵”

01、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知乎”上有位大神,把賈寶玉和賈環的存在比喻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存在的唯一作用就是用來檢驗、襯托“對照組”的,這個比喻確實很形象。賈寶玉和賈環,一個是丰神俊秀的嫡子,溫柔多金,慷慨大方;一個是形容猥瑣的庶出,暴躁粗鄙,陰險小氣。即使沒有“銜玉而生”的光環加持,在賈府上下一眾人眼中,這兩兄弟也是“判若雲泥”。

不止旁人如此,就連這二人的親生父親賈政,一次把兩兄弟招至跟前,看著寶玉”神采飄逸,秀色奪人“,再看看賈環”人物猥瑣,舉止荒疏“,竟也”把素日嫌惡處分寶玉之心不覺減了八九",生生把到了嘴邊的訓斥嚥了回去。呵呵,”對照組“的威力可謂驚人。

賈政是把對二人的比較放在心裡,別人可沒有那麼含蓄,寶釵的丫頭鶯兒就曾明著拿寶玉跟賈環作對比:“前兒我和寶二爺頑,他輸了那些,也沒急,下剩的錢,還是幾個小丫頭子們一搶,他一笑就罷了。”親媽趙姨娘說的更惡毒:“誰叫你上高臺盤去了?下流沒臉的東西,哪裡玩不得?誰叫你跑了去討沒意思?”---成長環境如此惡劣,忍不住同情一把環三爺。


而給王夫人抄經,其實是賈環的光輝時刻,難得在嫡母跟前派上用場,還能指揮幾個大丫鬟團團轉,賈環很感到飄飄然。偏偏寶玉一出現,便把一切打回原形,還跟唯一對賈環青眼的彩霞胡鬧,賈環焉能不“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我認為,長久作為“對照組”的經歷,令賈環委屈氣憤,進而心理失衡,對寶玉攢了”一腔毒氣“,被他與彩霞笑鬧之事一激,終於在王夫人處抄經時爆發出來。


觀《為爭寵姐弟遭魔魘》有感:人人心中都有一個“假想敵”

02、總有人把自己的不如意歸咎於別人

無獨有偶,賈環的親媽趙姨娘也一直身處“對照組”。準確的說,她比賈環還慘,賈環好歹只被拿來對照寶玉,趙姨娘則是“大家”的對照組,作為原著中少有的“全黑”人物,她對上比不了王夫人;對中比不上週姨娘,親生女兒探春就曾勸她多向周姨娘學習;對下甚至比不上小丫鬟,小戲子芳官兒甚至跟她對罵:“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幾呢!”

面對眾人一致的嫌棄,趙姨娘沒有分析更沒有反思,而是給自己樹立了幾個“假想敵”:王夫人暗暗針對她,王熙鳳帶頭唆使眾人排擠她,親閨女探春淨想著“攀高枝兒”。所有的難堪和不如意都是“敵人”強加給她的,於是趙姨娘便在探春當家的時候給她沒臉,花費多年積蓄買通馬道婆害王熙鳳和寶玉……在與敵鬥爭、保護自己的道路上可勁兒“作”。

趙姨娘式的人物,生活中其實很常見:要沒有你我就是第一名,要不是你她肯定會嫁給我……總有那麼一部分人愛當“對照組”,把自己的不如意歸咎到別人身上,順便在心裡樹立幾個“假想敵”,似乎這樣,落後就是理所當然,失敗也變得可以原諒。

殊不知,把“不如意”歸咎於“假想敵”的心態,正是懦弱人格的體現,人們無法面對自己的缺陷,想要掩蓋問題,逃避現實,才虛構出”別人”來承擔責任。抱持這樣的想法只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觀《為爭寵姐弟遭魔魘》有感:人人心中都有一個“假想敵”

03、關於“假想敵”的正確打開方式

學校里人又漂亮成績還好的班花,單位裡業績好又受領導賞識的同事,^_^生活中誰沒有個“假想敵”?但我們並沒有變成"趙姨娘“或者”賈環“呀。是的,面對更優秀或是更幸運的同類,多數人並沒有趙姨娘和賈環的極端心態,多數是暗暗羨慕一番作罷,過分一點的雞蛋裡挑挑骨頭也就算了。生活嘛,總是有高有低。

但其實,面對“假想敵”,還可以有更積極的操作:《權力的遊戲》裡有一個比趙姨娘和賈環更悲催的人----小惡魔提利昂.蘭尼斯特。他的哥哥是鐵衛首領,姐姐是王后,而他,生來就是個侏儒。他的出生被家族視為恥辱,父親老想殺死他,姐姐厭惡他,只有哥哥對他還不錯。

小惡魔是怎樣與坎坷命運相處的呢?他對自怨自艾的私生子雪諾說:“老哥有他的寶劍,而我則有我的腦袋瓜。好腦筋需要本書,就如同好刀需要磨刀石。”自怨自艾沒有用,人醜就該多讀書。這樣的思想成就了燃爆整個《冰與火之歌》的小惡魔,也成為廣大“權迷”最喜歡的角色。

所以,關於“假想敵”最正確的打開方式就是像小惡魔那樣,從劣勢中找到優勢,化阻力為助力,不斷武裝自己,直到有一天,徹底打敗假想中的敵人,也就是曾經那個懦弱的自己。

觀《為爭寵姐弟遭魔魘》有感:人人心中都有一個“假想敵”

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畢竟,羨慕嫉妒恨是人類最常見的感情。如何才能正確面對比較得來的缺陷和不足呢?這裡提三點建議:


①少做對比。有句笑談叫做“別人家的孩子”,批判家長總把自己孩子與其他孩子作對比。其實不止孩子,大人也是一樣,沒有誰生來完美無缺,差距存在於人生的方方面面。凡事都要和別人比較,比贏了,會產生一種虛妄的優越感;比輸了,又會陷入強烈的自卑。一定要比的話就跟自己比吧,經驗告訴我們,若能不斷超越自己,成功人生往往就在眼前了。

②放平心態。人外有人是客觀現實,得認;嫉賢妒能是心理有病,得治。人無完人,總有缺憾。天天盯著別人比自己強的地方,心態失衡是早晚的事。而放平心態要求我們,一方面要清醒地認識自己、欣賞自己,另一方面正確對待自己與他人的差距,不燥不餒,腳踏實地,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莫聽穿林打葉聲。

③昇華自己。把嫉妒別人的感情昇華為趕超向上的動力,這大概是與人對比能帶來的唯一好處。就像體育比賽,不斷和強者對比,尋找差距,迎頭趕上,才能達到“更高更快更強”,這也是提升自我的一種方式。


結語:

《為爭寵姐弟遭魔魘》揭示了趙姨娘和賈環最黑暗的一面,這份黑暗既源自先天的不善良,更因為後天認知的偏差。值得所有人引以為戒。人人都可以有個“假想敵”,我們應該警醒的是:面對“敵人”,如何自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