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瘟疫,是如何奪去岡村寧次的兒子的?

這個世界,看不見的瘟疫一直左右著人類的歷史。

人類何其偉大,站在生態食物鏈的頂端,卻總是被瘟疫打倒。

比如墨西哥文明,14、15世紀領銜美洲,直到1519年西班牙入侵,古老的阿茲特帝國被西班牙人帶來的天花,一夜亡國。

起源於印度恆河的霍亂,藉由英國殖民者傳入西方,又隨堅船利炮載入日本,終致南亞諸國盡染霍亂之亂。

要了多少人性命。

戰爭和外族侵略,是近代瘟疫流行的一大原因。

今天說的這個事,也是如此。

民國瘟疫,是如何奪去岡村寧次的兒子的?

一、疫起

清朝雍正年間,歐美人進入中國時,也把自身免疫的傳染病,載入了中國。

此病就是爛喉痧,又名猩紅熱。

清朝之前,中國史書或醫學中,沒有這個病的記載。

至歐美由港口來華“交流”後,爛喉痧漸漸在中國流行起來,“尤以滬上為甚”。

史曰:

患此病者,“壯熱煩渴,丹密肌紅,宛若錦紋。”

尤其咽喉腫爛,高燒不止,全身皮膚髮疹,紅如猩猩之血,故又稱猩紅熱。

令人恐怖的是,此症專門“傳”少年兒童,醫界皆為之震驚。

“古無是病,亦無古法”,群醫束手無策,只得眼睜睜看著孩子死去,痛心疾首。

史載:

“喉症盛行,殺人無算,疫情之處,橫屍遍野。”

又曰:

“由秋至春,沿門比戶夭折頗多。”

中醫加緊研究,但一時無法消殺,20世紀初期的中國,多個港口城市間歇式地流行此疫,無不談疫色變。

民國瘟疫,是如何奪去岡村寧次的兒子的?

二、疫為何物?

其實,猩紅熱是一種呼吸道感染病,它的病原體叫溶血性鏈球菌。

侵入肌體後,它遇血液產生紅疹黴素,使皮膚和粘膜血管瀰漫性充血,人看起來如“紅粗布上撒小米”,十分可怖。

若不及時殺掉此“君”,高燒不止,人可能繼而得其他器官炎症,危及生命。

其病來勢兇猛,致死率極高。若無有效藥,少則兩三天,多則五六天,人必亡。

幸運的是,此病一旦熬過去,就終身免疫,少有再發。

所以,早患過此病的西方人無恙,而中國人初次接觸,就無能為力。

這道理,和印第安人的覆沒,是一個道理。

理論家稱,這是因為,人類的活動,打破了病原體和宿主之間,歷經數個世代博弈而結成的“脆弱的平衡”關係。

“一個處 女群族初次接觸此類傳染病,極有可能使整個社會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猩紅色傳入中國後,之所以沒有出現阿茲特帝國那樣轟然倒塌的嚴重後果,是因為他的傳染對象僅限於14歲以下的兒童。

另外,此症季節性明顯,只限於冬春寒冷的天氣中發生,所以清史中記載,它們是來自“歐美北部寒帶之流行病”。

民國瘟疫,是如何奪去岡村寧次的兒子的?

三、岡村之子

歷史上患過此症的名人,當數美國著名女作家海倫·凱勒。

她1歲半患上此症,高燒不止,時置1881年,沒有抗生素,導致她的視力聽力終身受損,無法修復。

幸運的是,死神沒有收容她,上帝給了她一個87年無光無聲音的世界。

儘管如此,他用手扶著喉嚨學說話,用手心感知什麼是流水,學會用盲文識字讀書,把一生所有的精力,都貫注於學習、記憶、思考,最終一生完成14本著作。

無光無聲的世界封不住一個人的生命力。

民國瘟疫,是如何奪去岡村寧次的兒子的?

海倫

這是一個勵志的故事。

多數人在出其不意的瘟疫面前,是沒有如此幸運的。

岡村寧次的兒子就是這樣。

1924年元旦,出身日本陸軍參謀本部的岡村寧次,被任命為“上海駐在武官”。

根據駐華武官規定,他可以攜妻來華居住。

時值日本國內關東大地震,人們生活困難,岡村索性帶家人來中國。

他住上海千愛裡41號樓的新居,孩子在日租界學校上學。

工作是配合日本駐華使館從事間諜活動,謀劃經濟侵略,比較有名的是成功製造了五卅慘案。

有了這次成功先例,日本陸軍開始器重於他,於是有了後來的塘沽協定、上海事變協定。

罪惡的侵華給他帶來了事業上的騰飛,也給他的家庭帶來了永遠無法彌補的災難。

民國瘟疫,是如何奪去岡村寧次的兒子的?

岡村

來華第二年,即1925年2月的那個冬季,他11歲的次子岡村武正,在與班裡同學去黃浦江外灘玩耍時,染上了猩紅熱。

1925年的上海,此症仍然是絕症,醫院不敢收。能做的只有自我隔離。

孩子頭疼得嗷嗷叫,紅疹已經從脖子蔓延到了全身。那種猩紅,比日丸旗要亮,是介於紅和橙之間的那種恐怖。

岡村忙於領事館情報間諜工作,家裡只有他媳婦理枝一人,他求醫生來家醫治,醫生不敢,也不願。

2天后,岡村忙完了日本紗廠的“二月罷工”,回到家看到兒子時,兒子已經奄奄一息,只看了一眼他就死去了。

此時岡村41歲,呆呆地看著兒子的屍體,痛徹心扉,懊悔不該帶孩子來華。

之後,他把妻子和長子速度送回國,自己也搬離了那個41號的“凶宅”。

這就是被瘟疫奪去的岡村之子。

民國瘟疫,是如何奪去岡村寧次的兒子的?

配圖

四、偉大的發明

一旦染疫,無人敢治,無人願治,無人能治,是那個時期的特點。

因為,能殺死溶血性鏈球菌的特效藥是青黴素,那時候還沒有發明出來。

中國中醫有了些許研究,但效果寥寥,恐怕也沒中國人願意給他治。

青黴素在1928年被英國人發現,二戰末期終於用於臨床。

它有效的殺菌,改變了人類與瘟疫搏鬥的歷史,終結了肆虐中國人200多年的恐懼。

如今,猩紅熱的病原體,溶血性鏈球菌,依然遍佈我們的周遭,漂浮在我們面前的空氣中,遊弋於我們的體內,但我們都已對此免疫,都說,那是一種可治癒的較輕的呼吸道疾病。

人們只需懂得,一旦發現,要立即帶孩子到醫院就醫,並做好隔離。

===============

參考文獻:

李德福《侵華惡魔 岡村寧次》;劉雪芹《近代上海的瘟疫和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