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委重磅發聲 資本市場造假將無處遁形

安寧

“堅決打擊各種造假和欺詐行為”“對造假、欺詐等行為從重處理”“對資本市場造假行為零容忍”,從4月7日到5月4日,近一個月的時間,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簡稱金融委)召開的三次會議都提及了嚴打資本市場造假行為,而從“堅決打擊”“從重處理”“零容忍”,這些力度不斷加重的用詞來看,資本市場打擊造假行為將出重錘。

5月4日,金融委召開第二十八次會議,會議提出,必須堅決維護投資者利益、嚴肅市場紀律,對資本市場造假行為“零容忍”。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堅決打擊財務造假、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對造假的上市公司、中介機構和個人堅決徹查,嚴肅處理。

4月15日金融委召開的第二十六次會議上,明確監管部門要依法加強投資者保護,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確保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信息披露,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對造假、欺詐等行為從重處理,堅決維護良好的市場環境,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和投資者的功能;4月7日金融委召開的第二十五次會議上提出,要發揮好資本市場的樞紐作用,不斷強化基礎性制度建設,堅決打擊各種造假和欺詐行為,放鬆和取消不適應發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場活躍度。

三次會議對同一問題的相同表態意味著什麼?筆者認為,透露出了三個重要信息。

一是在A股市場註冊制改革穩步推進的背景下,堅決打擊各種造假和欺詐行為是保證改革順利推進同時也是市場穩定運行的基礎,因此,對於會影響改革和市場健康運行的任何造假、欺詐行為,監管的態度必然會是“零容忍”。

二是在新證券法實施的背景下,資本市場法治供給不斷升級,造假、欺詐行為不僅面臨著天價罰單,還面臨著行政和刑事的嚴懲。證監會近日也明確表態“用足用好新證券法,集中執法資源,強化執法力度,從嚴從重從快追究相關機構和人員的違法責任,加大證券違法違規成本,涉嫌刑事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堅決淨化市場環境”。

三是多維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不受損害,任何損害投資者權益的行為都將受到嚴懲。當前,我國A股投資者數量已經超過1.6億,其中又以中小投資者為主,佔比超過95%。加強投資者保護是資本市場穩健發展的基礎。因此,嚴打資本市場的造假、欺詐行為就是對投資者權益的最好保護。

筆者認為,從近日監管層釋放的政策信號來看,監管部門對資本市場造假行為“零容忍”以及優化市場環境的決心將進一步體現在強化執法力度,從嚴從重從快追究相關主體的違法責任方面,“敬畏法律”不再是一句空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