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來掃興了!當《後浪》刷屏的時候,我又想起了他們……


今天是2020年的五四青年節,距離疫情開始已經過去了五個月,這五個月的驚心動魄,不僅會寫進中國的歷史,也將深深印刻進我們每一個國人的人生記憶中。


隨著國內疫情趨於穩定,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在一點點的恢復,熱搜又變成了明星們的流量池,炸雞奶茶又重新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又有人背起揹包遊山玩水,享受這春光與韶華。


昨天到今天,B站獻給新時代青年人的演講《後浪》刷屏了,大家被搞的熱血沸騰,似乎所有青春的力量都在這一刻集中爆發了,那些久違的美好和熱情,在前輩們的豔羨中被點燃了。


當我們在這裡享受青春的激昂,暢想美好的未來時,有一些人,卻永遠定格在了青春裡,他們也曾滿懷激情與希望,但他們卻再也沒有未來。


01 大醫精誠,挺身而出


還記得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嗎,還有三天,他就離開這個世界3個月了。


對不起,我來掃興了!當《後浪》刷屏的時候,我又想起了他們……


2019年12月30日,他在自己的微信同學群裡說:"華南水果海鮮市場確診了7例SARS",一個小時後,他補充稱,"最新消息是冠狀病毒感染確定了,正在進行病毒分型"。


他是醫生,出於職業素養,他發出了預警,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視和防範,但令他沒想到的是,他的這番言論不僅沒有引起該有的重視,反而被當成製造恐慌的造謠者,被約談被訓誡。


直到疫情爆發,他不幸被感染,大家才後知後覺,他當初的預警是對的。


可惜一切都晚了。2月1日,他發微博說自己被確診,2月7日凌晨,他離開了這個世界。


對不起,我來掃興了!當《後浪》刷屏的時候,我又想起了他們……


年僅34歲,正值大好青年。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他熱愛生活,喜歡追劇,還追星,激動地評論"肖戰真的好帥",他也是個吃貨,熱愛火鍋和炸雞。


他,以及像他一樣為疫情獻出生命的人,都值得我們銘記。因為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未來,換來了我們的青春和未來。


五四精神到底是什麼?我想李文亮應該能夠回答我們,隔離期間記者在微信上問他,"您病好了以後,有什麼計劃麼?"他說:"好了就上一線,疫情還在擴散,不想當逃兵。"


對不起,我來掃興了!當《後浪》刷屏的時候,我又想起了他們……


記者說你不怕嗎?危險太大,他微信回了兩個字:職責。


他用生命詮釋了一個青年人的責任與擔當,敢於說真話,遇事不退縮。


02 逆火英雄,浩氣長存


2020年3月30日中午,人民日報發微博紀念四川木裡救火勇士犧牲一週年。網友們紛紛留言:"銘記英雄!"


對不起,我來掃興了!當《後浪》刷屏的時候,我又想起了他們……


沒想到,當天下午,四川涼山,又發生火災,火勢大肆蔓延,火光沖天。


對不起,我來掃興了!當《後浪》刷屏的時候,我又想起了他們……


在撲救過程中,19名當地撲火隊員不幸犧牲。


去年3月31日,涼山木裡火災帶走了31名英雄,悲痛尚未散去。今年的同一天,又有19個年輕的孩子,永遠的離開。


對不起,我來掃興了!當《後浪》刷屏的時候,我又想起了他們……


他們中大多是90後,犧牲的中隊長張浩,剛剛結婚不久,朋友圈最近每一個動態都是在任務途中。


對不起,我來掃興了!當《後浪》刷屏的時候,我又想起了他們……


另一名犧牲的隊員蔣飛飛,最後的朋友圈同樣是奔赴火場的畫面。


對不起,我來掃興了!當《後浪》刷屏的時候,我又想起了他們……


他們不僅僅是消防員,他們更是誰的孩子,誰的老公,誰的父親,他們不僅僅是19條生命的離世,還是19個家庭的破碎。


我們無法想象他們的家人要懷著怎樣的悲痛去度過餘生,青春正好,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的活著。


對不起,我來掃興了!當《後浪》刷屏的時候,我又想起了他們……


身為一名消防員,以及他們的家人,難道不知道會有這樣的危險存在嗎?


他們當然知道。他們不光知道,甚至還很清楚,指不定哪次出征就是最後一次。


有人說,天下職業千千萬,幹什麼都能養活自己,何必去選這麼高危的職業,錢沒賺多少,倒是隨時能把命搭進去。


是啊,你看,他們就是這樣平凡又偉大的人。明知道很危險,明知道隨時會喪命,明知道還有其他選擇,但他們還是選擇了這份擔當。


我們很多人真的沒有他們這麼有勇氣,他們或許不需要我們,但是我們普通人,卻很需要他們。


他們總是在困難面前衝在第一線,地震、火災、水災等等,幾乎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他們。


對不起,我來掃興了!當《後浪》刷屏的時候,我又想起了他們……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哪有什麼現世安穩,不過是有人為你遮風擋雨。


那些衝在第一線的英雄們,用他們絢爛的青春,為我們撐起了一片天。我們將永遠銘記他們,銘記縱然顯得很單薄,但至少提醒我們這樣的安穩日子來的多麼不容易。


我們普通人,或許做不了什麼大事,也沒有他們那樣勇敢。但至少,每當我們抱怨生活辛苦的時候,想想他們的付出,或許這生活就能忍受下去。


我們能做的,就是少一些抱怨和戾氣,多一份珍惜和努力,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做好自己的角色,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那些逝去的青春。


祝大家永遠保持年輕的心態,永遠熱淚盈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