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車企業普遍業績承壓 新能源車板塊佈局時機來臨

摘要:今年以來,國家及地方層面促進新能源車發展的政策紛紛落地,為新能源汽車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加速車市回暖。下文統計的25家汽車整車企業,11家公佈2020年預測營業收入增長率,8家為正值。

整車企業普遍業績承壓 新能源車板塊佈局時機來臨

中汽協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09年的不足500輛增長至2019年的120.6萬輛,截至2019年底,保有量達381萬輛。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從無到有,正在一步步發展壯大。

銷量下滑 整車企業普遍業績承壓

經過十餘年的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不斷成熟,已連續五年產銷量世界第一位,但在去年,受補貼退坡影響,新能源汽車行業踩下急剎車,市場持續低迷,自2019年7月起,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現“九連跌”。

整車企業普遍業績承壓 新能源車板塊佈局時機來臨

隨著近期國內多家車企陸續公佈財報,電池網(微號:mybattery)根據上市公司公告統計了25家汽車整車企業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業績情況,“虧損”儼然成為國內上市整車企業業績的主基調。

營收方面來看,2019年營業收入總額17891.47億元,平均營業收入715.66億元,超百億的17家,其中,上汽集團、中國中車、比亞迪等3家超千億;2020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總額2703.63億元,平均營業收入108.15億元,超10億的19家,其中,上汽集團、中國中車、一汽轎車、比亞迪、長城汽車、長安汽車、廣汽集團等7家超百億。2019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9家為正值。

淨利潤方面來看,2019年淨利潤總額465.55億元,平均淨利潤18.62億元,超10億的7家,其中,上汽集團、中國中車超百億;進入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影響,淨利潤為正的10家,僅上汽集團超10億。2019年淨利潤同比增長率11家為正值。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曾表示,“一個汽車公司的運營投入一定要有科學合理的結構比例,其中最大的投入部分必須是研發,而不是簡單地擴大產能。”

雖然2019年整車企業在營收及淨利方面出現不同程度下滑,但企業為了長遠發展,在研發投入方面也相當重視。2019年研發費用同比增長率方面,力帆股份、一汽轎車、長城汽車、小康股份、中通客車、北汽藍谷、中國重汽、廣汽集團、亞星客車、福田汽車、比亞迪、曙光股份、中國中車、江鈴汽車、金龍汽車、國機汽車等16家實現增長。

政策組合拳強攻 新能源車板塊佈局時機來臨

儘管車市寒冬疊加疫情衝擊,汽車整車市場行情不佳,但綜合來看,反而給新能源汽車板塊帶來了佈局良機。

今年以來,為刺激汽車消費,國家及地方政府打出“組合拳”,購車補貼、放寬限購、汽車下鄉、以舊換新……一系列擴大汽車消費舉措陸續落地。

4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家稅務總局發佈《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三十一批),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消費者購置列入《目錄》的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

4月23日,行業期待已久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終於得到官方答覆。綜合技術進步、規模效應等因素,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為了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原則上2020-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

4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等11部門公佈《關於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就國六排放標準調整,新能源汽車購置、加快淘汰報廢老舊柴油貨車等內容作出具體規定。

另外,近日,國內已有深圳、成都、北京、廣州、湖南、江蘇、上海等多個地方政府相繼出臺“救市”政策,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給予相應補貼。

電池網(微號:mybattery)還注意到,國家及地方政府除了在車輛購置方面的補貼外,為讓消費者用車更加便捷,還側重加強對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補貼。

根據此前車企發佈發展規劃顯示,2020年將是傳統車企戰略轉型新能源化元年,目前海外受疫情影響復工復產不及時,而國內成為汽車製造業的“避風港”,新能源汽車板塊佈局迎來最佳時機。

結語:今年以來,國家及地方層面促進新能源車發展的政策紛紛落地,為新能源汽車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加速車市回暖。上文統計的25家汽車整車企業,11家公佈2020年預測營業收入增長率,8家為正值。

另外,近日新能源補貼政策落地,設30萬元“門檻”,車市競爭格局將發生變化,尤其特斯拉宣佈國產Model3標準續航升級版的基礎售價將調整為29.18萬元,補貼後售價降至27.155萬元,國內不少車企為應對新能源補貼退坡衝擊,選擇“自掏腰包”補貼差額。可以預見整個行業將面臨新一輪的廝殺,而國內不管是自主品牌還是造車新勢力,當務之急是保障自身能在新一輪洗牌中存活下來,並提高自身品牌影響力及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