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盥奉匜,分餐食盒,精美漆绘:从出土漆器看汉代贵族生活

漆器画也就是漆器,或者叫做漆绘,就是用油漆等材料在各种器物上绘制出来的图画。其实,漆器和陶器、青铜器一样,一开始并不是拿来欣赏的,而只是种日常生活用品。

后来,人们才在这些日用品上绘上了图案,使它们看上去更加美观,这才具有了审美价值。古人不像我们现代人,把什么都分得很细,以至于我们认为画就是拿来看的,别无他用,事实上,所有的艺术品开始都是为了使用的目的而创造出来的。

沃盥奉匜,分餐食盒,精美漆绘:从出土漆器看汉代贵族生活

后来随着绘画的发展,一些绘画形式逐渐发生了演变,实用价值越来越低,审美价值越来越高,而另一些形式的绘画却依然保持着它们原有的属性,人们往往将它们归入工艺美术或者实用美术的范畴。漆器就是属于这样一种类型的绘画。

沃盥奉匜,分餐食盒,精美漆绘:从出土漆器看汉代贵族生活

漆器有着非常复杂的工艺制作程序,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有的还要融合油漆、金属粉和各种箔、鸡蛋壳等材料进行嵌饰,完成之后明艳夺目,光彩照人,而且有很强的耐久性。我们看到,从墓葬中发掘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漆器依然光亮如新。这是我们的祖先非常了不起的一项发明。

沃盥奉匜,分餐食盒,精美漆绘:从出土漆器看汉代贵族生活

在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化艺术非常发达,不管是帛画还是漆器,都要数楚国领地上出土的作品艺术成就最高。楚国的画工们一代一代沿袭着这样的绘画传统,并加以不断改进和完善,到了汉代,这一地区的帛画和漆器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沃盥奉匜,分餐食盒,精美漆绘:从出土漆器看汉代贵族生活

西汉的时候,人们把漆器叫做"油画",这跟我们现在说的油画是完全不同的。所谓的油,是油漆,而不是西洋油画用的那种油彩,绘制方法当然也不相同。西汉漆器应该说延续了战国漆器的传统,从绘画风格到工艺流程都十分相似,只是西汉的画工们在保持装饰性风格的同时,更加注重用绘画的方式来向人们讲述故事,画面有了更多的细节。这是汉画的一大特点,我们从一些西汉出土的漆器上就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这一点。

沃盥奉匜,分餐食盒,精美漆绘:从出土漆器看汉代贵族生活

代表西汉漆器最高成就的是长沙马王堆墓葬出土的棺木漆绘,其中,中棺上的一幅非常漂亮,整个画面呈暖色调,是铺涂的朱红底色。上面画了许多对称的装饰性图案,还有一个大大的山字形符号,这个符号的两边画了两只白鹿,前蹄扬起,作腾跃之状,白鹿的周围还绘有些云纹,表示白鹿在天上腾飞。色彩显得热烈雅致,充满了喜庆祥瑞的气氛。线条也非常匀称、流畅和细腻。

沃盥奉匜,分餐食盒,精美漆绘:从出土漆器看汉代贵族生活

还有一幅内棺上的漆绘十分别致,风格与前一幅完全不同。前一幅显得比较对称工稳,而这一幅则显得十分放任。画工们用黑色的油漆打底,再用土黄、褐色和朱红在上面绘出S形的图案,色彩对比相当强烈,画面亮丽夺目,年一看很像是现代派的作品,完全是一种形式美的表达,又像是将几种颜料倒进同一个容器然后用画笔搅动时呈现出的色彩纹理。

沃盥奉匜,分餐食盒,精美漆绘:从出土漆器看汉代贵族生活

而当你细看时会发现,其实,这些像大泼彩一样自由挥酒的色彩中有着许多精细的笔触。在那些充满流动感、音乐感的柔美色彩的边缘都用细密的线条进行了勾勒,画出了云纹。这时,你会发现,它不只是一些抽象的颜色带,而是在表现实实在在的内容一是流动着的云气。而且,其间还有许多腾云驾雾的神灵怪物,它们有着奇异的外形,有的是牛头人身,有的是马身龙头,总之,都是一些幻想中的怪兽,是冥界的守护神。它们或拉弓射箭,或弹琴擂鼓,或挥戈迎击,动作幅度极大,造型写实中有夸张,更增添了几分动感,使画面充满了奔放、热烈的气息,是对逝去灵魂的召唤。

沃盥奉匜,分餐食盒,精美漆绘:从出土漆器看汉代贵族生活

再细细地欣赏,我们还会发现,汉代的画工们似乎对线条特别感兴趣,他们的线条如奔泻的瀑布,似起伏的沙丘,如风中的长袖,那么流畅,那么快意舒展。勾、画、点、染,毛笔在他们手中随心所欲。

沃盥奉匜,分餐食盒,精美漆绘:从出土漆器看汉代贵族生活

毛笔的确在运用线条造型方面独具优势,可以忽粗忽细,忽快忽慢,忽干忽润。正是由于这种极为特别的绘画与书写工具的发明,直接催生了中国画独一无二的表现形式。直到今天中国画线条的造型功能依然不曾减退,而汉代是线条造型方式的大量运用和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