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新年賀新春,習俗篇

大年三十兒,是中國傳統節日。指陰曆臘月三十日,是一年的最後一天,為“月窮歲盡之日”,故又叫“除夕”。

這一天有許多傳承至今的中國民俗活動,如吃年夜飯,燒製、放爆竹、守歲、貼春聯等等。


農村:新年賀新春,習俗篇

春聯:

大年三十貼春聯是家家必做的功課。春聯一開始不叫“春聯”,而叫“桃符”,據說貼桃符的起源很早,當時貼“桃符”是為了用來驅除妖魔鬼怪。

《後漢書.禮儀志》記述:“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書‘神荼’、‘鬱壘’二神。正月初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


農村:新年賀新春,習俗篇


原本春聯是用桃木做的,後來紙張的出現,桃木換成了紅紙。貼對聯的習俗流傳至今,表達的是人們避兇免災的願望。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

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農村:新年賀新春,習俗篇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說的就是守歲。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吃餃子:


農村:新年賀新春,習俗篇


過年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在餃子裡包上硬幣,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

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裡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


農村:新年賀新春,習俗篇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裡單獨吃。 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 元朝稱餃子為“扁食”

放爆竹:


農村:新年賀新春,習俗篇


《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這段記載說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種驅瘟逐邪的音響工具。

又據《神異經》說,古時候,人們途經深山露宿,晚上要點篝火,一為煮食取暖,二為防止野獸侵襲。

然而山中有一種動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就是年獸,經常趁人不備襲擊人畜。人們為了年獸,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聲使其遠遁的辦法。

後來有了火藥,人們就用火藥裝入竹筒,做成爆竹,後用紙製筒,也稱爆仗或炮仗。


農村:新年賀新春,習俗篇


至今,放爆竹已經成為人們過春節必不可少的習俗,藉以歡慶節日,驅除不祥。所以,從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聲總是連綿不斷。

至此,小編祝大家:2020好事連連,好夢圓圓。

新手上路 多多關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