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英語只是孩子的工具,父母不要強迫孩子“熱愛”學英語

寫在前面


本文沒有繪本和課程推薦,純乾貨分享,請放心閱讀


北大博士:英語只是孩子的工具,父母不要強迫孩子“熱愛”學英語


李松蔚是北大心理學博士,也是中國人氣最高的心理學大咖之一。

北大博士:英語只是孩子的工具,父母不要強迫孩子“熱愛”學英語


之前他登上《奇葩大會》,一席對兒童教育的見解也是吸粉無數,讓蔡康永和高曉松也大讚其是武林高手。


北大博士:英語只是孩子的工具,父母不要強迫孩子“熱愛”學英語


李松蔚博士曾分享自己孩子學英語的過程:


把孩子送去英語機構,用的是國外的教材,曾自然拼讀開始教。但女兒無法適應這套不知所云的東西,覺得不好玩。


李博士像絕大多數家長一樣,軟磨硬泡,要女兒朗讀,記憶,完成作業,並且循循善誘告訴女兒:

"這個東西不好玩,但是很重要!"


直到孩子測驗得了54分,李博士才發現孩子把整件事當成任務敷衍,迫於壓力讀讀寫寫,都是有口無心。


後來李博士頓悟了:我意識到——是「我」想讓她熱愛英語。但她並不需要熱愛這個東西。


英語是一個工具,工具的功能是被使用,而不是被熱愛。


有誰要熱愛一個工具,才能掌握這個工具嗎?你熱愛螺絲刀嗎?但是當你有螺絲要擰的時候,就會摸索出螺絲刀的用法。


我們小時候學說話,熱愛過中文嗎?甚至都不知道「中文」是什麼,但並不妨礙我們掌握它啊。


我們是怎麼掌握它的?因為要用它跟人說話。


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在於讓孩子熱愛英語,而是讓她熱愛生活,然後,讓孩子發現英語對生活有用,就好了。


北大博士:英語只是孩子的工具,父母不要強迫孩子“熱愛”學英語


為什麼英語啟蒙越早越好?


很多媽媽在寶媽群討論,都知道英語啟蒙的重要性,希望能從小給孩子打一個好的英語基礎,關於幼兒學習英語,相信以下幾個都是家長們最為關心的問題了,也是家長們最容易陷入的誤區。


• 寶寶越早學英語越好?


• 讓寶寶接觸多種語言會造成混淆嗎?


• 我英語不好,是不是沒法教寶寶學英語了?


1.4歲-12歲都是學習英語的黃金時期,晚一點不如早一點,抓住語言學習關鍵期


神經生理學家Penfield和Roberts從大腦可塑性的角度提出的,提出10歲以前,是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


另外,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David Lenneberg也曾以醫學臨床研究表明,人的語言學習有一個關鍵期,這個時期學習語言比其他任何時期都更容易。


在大腦的變化完成前,人是用全腦來學習語言的。在11-19歲左右,大腦會完成變化。之後,人就靠左腦來學習語言了。語言學習在全腦學習時期的效果最好,因此,10歲前就是所謂的語言學習關鍵期。


美國華盛頓大學認知與大腦科學研究所副主任、言語聽覺學教授帕特里夏•庫爾,她在TED的著名演講中《The linguistic genius of babies》(嬰兒的天才語言能力),又提出了一些新觀點。


她認為,孩子語言的關鍵期在0-7歲,7歲前的寶寶完全有能力同時習得兩種語言,7歲後語言的學習效率開始下降。


而等到17歲後,語言的學習效率變得很低。

北大博士:英語只是孩子的工具,父母不要強迫孩子“熱愛”學英語


成人學英語,更多靠的是有意識的學習,是刻意的死記硬背。而孩子學英語,更多靠的是無意識的習得。是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大量的語言接觸,自然而然地吸收,就像我們學習母語一樣。事實證明,習得的效果是遠勝於學習的。


因此,抓住英語啟蒙的關鍵期,學習效果可以事半功倍。


2.讓孩子早點學習英語,多種語言之間會互相干擾嗎?


研究表明:嬰兒具有強大的數據統計能力,會默默地聽大人說話,並在大腦裡進行統計分析,建立語言數據庫。


每個小嬰兒都是世界公民,能區分所有語言的所有發音,具備掌握任意語言的潛能。


多語環境下,寶寶可以分辨出各種口音的細微差別,但如果只接受單一的語言刺激,長大後可能存在辨別外語發音細微差別的困難。兩歲後,孩子會慢慢喪失辨別母語裡沒有的音的能力。


庫爾教授認為,無論孩子是一種語言還是多種語言環境下成長,語言的數量本身,既不增大也不減少他們出現語言障礙或者遲緩的概率。


北大博士:英語只是孩子的工具,父母不要強迫孩子“熱愛”學英語


也就是說,多語言並行學習並不會導致小孩"說話晚"或者"語言混淆"。


因為孩子學習語言,學的是包括語言在內的一整套與環境互動的方式。換句話說,孩子很自然地就能明白,該在什麼樣的情境下使用什麼語言,在母語和英語之間切換非常快,並不會混淆。


比如:家裡有老人講方言,孩子可以跟老人用方言交流,跟父母用普通話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切換自然。


如何正確的給孩子正確的「磨耳朵」,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


就像數學啟蒙不是讓孩子學會計算,而是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一樣,英語啟蒙的根本目的,也不是要教會孩子如何應付英語考試,而是要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


英語思維,就是用英語去思考。


一見到某個場景,腦子裡就能有英語的整句出現。而不需要先用漢語想,再人工的翻譯成英語。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積累大量現成的英文表達。而對孩子而言,就需要在生活中或者在看動畫片、讀書的過程中積累。


父母通過大量的"輸入"磨出孩子的英文耳朵:


1.聽是鍛鍊英語思維的第一步,寶寶幾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開始


我家姑娘從幾個月大開始,我給她聽的兒歌大部分都是英文的兒歌,聽的多了小傢伙還會跟著手舞足蹈。


幼兒聽兒歌要有節奏性、有樂感,比如:《鵝媽媽》系列和《we sing》系列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很多媽媽說,那孩子太小,聽不懂怎麼辦?


我們先不需要考慮是否能夠聽的懂的問題。


就像我們小時候聽中文的詩詞、兒歌一樣。在積累上幾十、幾百個小時以後,英語的發音、語感,都會深植入孩子的腦海中,之後再系統學習的時候,只需要從大腦裡調取相應的記憶即可。


北大博士:英語只是孩子的工具,父母不要強迫孩子“熱愛”學英語


2.等3歲以後就可以視聽結合,邊聽邊看學習英語更加直觀


「磨耳朵」如果光聽不看,孩子很難理解含義,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所以最好能夠同時調動視覺和聽覺感官,讓孩子將圖片畫面、詞彙語句和發音緊密聯繫起來。


繪本、電影、動畫片都是比較好的視聽結合的方式。


姑娘現在3歲了,我經常會給她搜一些比較適合她這個年齡段的英文電影,這些電影統一的特點就是非常陽光,很正能量的,有的溫暖,有的很燃。而且它們中的大部分,還有一個共性就是,音樂都非常好聽,或者非常有特點。


基本每部電影看過後的一段時期內,它的原聲音樂,就會是我們家每一個有音樂時刻的反覆重播。


比如:《公牛歷險記》


這部電影根據曼羅·裡夫1936年經典童書改編,講述西班牙一頭名為"費迪南德"的公牛歷險故事。


北大博士:英語只是孩子的工具,父母不要強迫孩子“熱愛”學英語


每頭牛都從小被教育"要麼成為一個鬥牛,要麼就成為肉牛",而費迪南德卻是一個特例。他看到父親作為鬥牛一去不回,找機會逃離農場,隨後展開了一場歷險。


北大博士:英語只是孩子的工具,父母不要強迫孩子“熱愛”學英語


他在妮娜一家綠野花開的牧場,畫面的每一幀都讓人覺得那麼美好。


視聽結合不僅能幫助孩子掌握英文語句的韻律感,還能跳過翻譯成中文的過程,在腦海裡直接形成畫面,逐步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


3.當孩子有一定的輸入之後,要積極鼓勵孩子輸出


比如讓孩子一起跟唱英文兒歌,或結合繪本、動畫片進行一些角色扮演的小遊戲。這種方式,比你直接讀繪本給他聽好玩的多。


英語啟蒙最重要的是激發孩子的興趣,要多利用資源,結合生活場景,開動腦筋,儘量陪孩子"玩"出來。磨耳朵的過程,不是為了孩子聽懂,而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語感。這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


後記:


很多寶媽會說,自己英語不好啊,讀繪本開不了口不知道怎麼教。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因為我學就是啞巴英語,會做題、會看,但是一張口就卡殼兒,其實我們父母給孩子英語啟蒙,就是逼著我們做父母的也開始學英文。


所以每次在給姑娘讀繪本時,我會做大量功課,照著音頻先練熟了,陪讀就不會磕磕巴巴了。平時,我也在書桌上放一兩本英語日常幾百句的書,沒事就練習幾句,這樣跟姑娘互動隨時用的上。


我覺得英語其實也沒什麼捷徑,最好也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大量的輸入,不斷的重複,加深印象。


如果你家孩子學習英語晚了的,也不用著急,要知道,刻意練習,比學習年齡更重要。


種下一顆樹的最好時間,一個是十年前,另一個是現在,現在寶爸寶媽們可以準備給孩子磨耳朵了


北大博士:英語只是孩子的工具,父母不要強迫孩子“熱愛”學英語


如果你覺得本文對你有用,歡迎轉發給更多人看到,筆芯。


-end-


我是@悅媽育兒經 期待你能關注我,每天分享和善而堅定的育兒理念,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成長。

延伸閱讀:

財商教育|巴菲特:父母跟孩子講金錢和投資,越早越好

梅姨刷屏的背後不僅是心痛,這幾招防騙招數,父母要儘早教給孩子

從《都挺好》到《安家》原生家庭:兒子是用來疼,女兒是用來使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