洩瀉(證型和治療方法)

以健脾祛溼為基本治療原則。慢性洩瀉治宜溫補、升提;急性洩瀉治宜健脾、燥溼、消導、分利等方法;虛實夾雜者,宜補脾與祛邪兼顧;寒熱錯雜者,溫清共用;久洩不止者,宜固澀。具體證型如下:

飲食停滯型

症狀:腹滿腹脹,大便臭如敗卵,伴不消化食物,洩後痛減,愛腐吞酸,納呆,舌苔厚膩,脈滑。

治法:消食導滯,和胃理氣。

常用方:枳實導滯丸加減。

寒溼困阻證

症狀:大便清稀或如水樣,食少畏寒,腹痛腸鳴,或可見頭痛、惡寒、肢體疼痛等表證,舌苔白滑,脈濡緩。

治法:化溼散寒。

常用方:藿香正氣散加減。

脾胃虛弱證

症狀:大便溏薄,夾有不消化食物,稍進油膩即便次增多,遷延反覆,納呆食少,神疲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細。

治法:健脾益氣

常用方:參苓白朮散加減。

溼熱蘊腸證

症狀:腹痛即洩,瀉下急迫,大便色黃褐穢臭,肛門灼熱,舌紅,苔黃膩,小便短赤,脈濡數。

治法:清熱化溼

常用方:葛根芩連湯加減。

腎陽虛弱證

症狀:晨起腹痛,腸鳴洩瀉,大便夾有不消化食物,形寒肢冷,脘腹冷痛喜暖,舌質淡,苔白,脈沉細。

治法:溫補脾腎,固腸止瀉。

常用方:四神丸加減。

肝氣乘脾證

症狀:腹痛,腸鳴,洩瀉,每因情志不暢而發作,噯氣食少,胸悶脅脹,舌質紅,苔薄白,脈弦。

治法:抑肝扶脾

常用方:痛瀉要方加減。

您身邊的中醫,帶您瞭解中醫病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