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耳熟能詳的成語背後,都有一個絢爛的故事!

成語中有大量是由歷史故事和歷史典故應運而生,瞭解一個成語,就等於瞭解了一個故事或一段精彩的歷史。成語是最濃縮的歷史,學習和運用它可以讓孩子更好的知古鑑今,以史為鏡。

你耳熟能詳的成語背後,都有一個絢爛的故事!

成語的魅力,不僅在辭藻之美。它是歷史的片斷呈現,流露出國人從倫理教化到浪漫抒情的豐沛情味,折射著中國人特殊的人生哲學與社會觀照。透過成語故事,為孩子們打開一扇通往歷史和文學殿堂的門。

實事求是

釋義:從實際對象出發,探求事物的內部聯繫及其發展的規律性,認識事物的本質。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辦事。

出處:《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河間獻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從民得善書,必為好寫與之,留其真,加金帛賜以招之。”

你耳熟能詳的成語背後,都有一個絢爛的故事!

晉朝傑出的史學家陳壽在寫《三國志》中的《諸葛亮傳》時,經歷過一番思想鬥爭。他的父親曾是諸葛亮手下的一員將官,因事受諸葛亮訓誅而鬱郁染病歸天,因此陳壽與諸葛亮是有家仇的。但為了把歷史寫實,使《三國志》也能像《史記》一樣受到後人的推崇認可,陳壽依據事實,秉筆直書,絲毫沒有貶低諸葛亮,相反,他寫的《三國志·諸葛亮傳》,對諸葛亮的政才武略、高風亮節,均予極高評價,記錄了諸葛亮一生中政治、軍事活動的主要業績,並奉詔編輯了《諸葛亮文集》24篇。

在“臣壽等言”中,他對諸葛亮的總評是:“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指製作連弩、木牛流馬,設計“八陣圖”等),科教(這裡的“科”,指律令,“教”,指教化)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勵,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並說諸葛亮是“管(仲)蕭(何)之近匹也”。這樣高的評價,找遍歷史上的賢相名臣,極少能獲得如此殊榮,確實是不能再高了。

三令五申

釋義:多次命令和告誡,多指上級對下級,領導對群眾。

出處:《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約束既布,乃設,即三令五申之。”

你耳熟能詳的成語背後,都有一個絢爛的故事!

春秋時期,有一位著名軍事學家名叫孫武,他攜帶自己寫的《孫子兵法》去見吳王闔閭。吳王看過之後說:“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過了,是不是拿我的軍隊試試?”孫武說可以。吳王再問:“用婦女來試驗可以嗎?”孫武也說可以。

於是吳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宮中美女,請孫武訓練。孫武將她們分為兩隊,用吳王寵愛的兩個宮姬為隊長,並叫她們每個人都拿著長戟。隊伍站好後,孫武便發問:“你們知道怎樣向前向後和向左向右轉嗎?”眾女兵說:“知道。”孫武再說:“向前就看我胸口;向左就看我左手;向右就看我右手;向後就看我背後。”眾女兵說:“明白了。”

於是孫武便命搬出鐵錢(古時殺人用的刑具),三番五次向她們申戒。說完便擊鼓發出向右轉的號令。怎知眾女兵不但沒有依令行動,反而哈哈大笑。孫武見狀說:“解釋不明,交代不清,應該是將官們的過錯。”於是又將剛才一番話詳盡地再向她們解釋一次。再而擊鼓發出向左轉的號令,眾女兵仍然只是大笑。孫武便說:“解釋不明,交代不清,是將官的過錯。既然交代清楚而不聽令,就是隊長和士兵的過錯了。”

說完,命左右隨從把兩個隊長推出斬首。吳王見孫武要斬他的愛姬,急忙派人向孫武講情,可是孫武說:“我既受命為將軍,將在軍中,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將兩女隊長斬了,再命兩位排頭的為隊長。自此以後,眾女兵無論是向前向後,向左向右,甚至跪下起立等複雜的動作都認真操練,再不敢兒戲了。

公正廉潔

釋義:廉潔奉公,不徇私情。

出處:清·昭槤《嘯亭雜錄·金元史》:“劾其貪酷諸款,而後又言其公正廉潔、惜名器、重士節諸語。”

你耳熟能詳的成語背後,都有一個絢爛的故事!

春秋時期魯國的正卿季文子克儉持家,執掌魯國朝政三十多年,厲行節儉,開一代儉樸風氣;開初稅畝,促進魯國的改革發展。《國語·魯語》中載有《季文子論妾馬》一文:季文子任魯宣公、成公的國相,但家中沒有穿絲綢衣服的妾,廄中沒有喂糧食的馬。

仲孫它規勸說:“你是魯國的上卿,做過兩世君王的國相,你的妾不穿絲綢,馬不吃糧食,人家可能會以為你吝嗇,而且也不給國家帶來光彩!”文子說:“我也希望妾穿絲綢,馬吃糧食。然而,我看到老百姓,他們的父兄吃得粗穿得差的還很多,我因此不敢那樣做。別人的父兄吃得粗穿得差,而我卻給妾和馬那麼好的待遇,恐怕這就不是國相該做的事!況且我聽說可用德行榮譽給國家增添光彩的,沒有聽說能用妾和馬來給國家增添光彩的。”


居安思危

釋義:雖然處在平安的環境裡,也想到有出現危險的可能。指隨時有應付意外事件的思想準備。

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敢以此規。”

你耳熟能詳的成語背後,都有一個絢爛的故事!

春秋時期,有一次宋、齊、晉、衛等十二國聯合出兵攻打鄭國。鄭國國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國中最大的晉國求和,得到了晉國的同意,其餘十一國也就停止了進攻。鄭國為了表示感謝,給晉國送去了大批禮物,其中有:著名樂師三人、配齊甲兵的成套兵車共一百輛、歌女十六人,還有許多鐘磬之類的樂器。

晉國的國君晉悼公見了這麼多的禮物,非常高興,將八個歌女分贈給他的功臣魏絳,說:“你這幾年為我出謀劃策,事情辦得都很順利,我們好比奏樂一樣的和諧合拍,真是太好了。現在讓咱倆一同來享受吧!”可是,魏絳謝絕了晉悼公的分贈,並且勸告晉悼公說:“咱們國家的事情之所以辦得順利,首先應歸功於您的才能,其次是靠同僚們齊心協力,我個人有什麼貢獻可言呢?但願您在享受安樂的同時,能想到國家還有許多事情要辦。《書經》上有句話說得好:‘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現謹以此話規勸主公!”魏絳這番遠見卓識而又語重心長的話,使晉悼公聽了很受感動,高興地接受了魏絳的意見,從此對他更加敬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