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張本煜 | 喜劇之外,我有更廣闊的天空

專訪張本煜 | 喜劇之外,我有更廣闊的天空

張本煜的飛馳人生實在精彩紛呈,做過翻譯、寫過小說、曾專職編劇,卻機緣巧合成了演員。對於演戲,他是十足的野路子,大眾印象中的他擅長誇張派喜劇表演,但實際上他更喜歡生活化表演。《清平樂》並非轉型,而是迴歸自我。

專訪張本煜 | 喜劇之外,我有更廣闊的天空

對於只看過《報告老闆》、《萬萬沒想到》等情景喜劇的觀眾來說,張本煜和向來擅長拍攝現實主義題材的正午陽光好像並不合拍。他參演《清平樂》飾演歐陽修,恐怕會令觀眾出戏。


但是當歐陽修出場後,於殿試中對答如流時的意氣風發,與同僚才俊討論時局時的張揚肆意,完全是一派文人作風,絲毫沒有賣萌耍賤的輕浮之感。

一個好演員不怕被戲路束縛,真誠的表演總能打破觀眾的刻板印象。接演《清平樂》在外界看來是張本煜在尋求轉型,但對他本人來說不過是遇到同類後的一場酣暢表演。

專訪張本煜 | 喜劇之外,我有更廣闊的天空


專訪張本煜 | 喜劇之外,我有更廣闊的天空

自由的創作氛圍引發表演慾


張本煜和正午的合作並沒有什麼戲劇化的巧合,他只是在接到邀約後對當時還叫《孤城閉》的故事相當感興趣,在錄製了一個表演片段後被選中,因此順其自然參與到創作之中。

《清平樂》是張本煜從藝以來首次出演古裝劇,雖然非正統歷史劇,在服道化、場景、禮節以及對白上都尤為考究。如何把大段大段摻雜文言文,富有文學和思辨性質的臺詞,在充滿生活氣息的場景中表現得自然、妥帖,且帶有戲感,是他必須攻克的難關,畢竟他是原音出演。

專訪張本煜 | 喜劇之外,我有更廣闊的天空


為此,張本煜別出心裁想出了一個辦法,將古代和現代兩種風格融合穿插使用。“我覺得古代人和現代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說話方式相差不大,縱然用詞、語法上會有區別,但表達情緒時的語氣以及例如撇嘴的小習慣,都是貫通的。”

這套理論不僅被他用在了臺詞上,也用在了形體表演上,且頗為得心應手,只不過經常會在入戲之後放飛自我 ,演得太過,這個時候往往是導演張開宙將他拉回安全線內。導演放縱他的自由發揮,卻也會統籌全局,考慮觀眾的接受程度,適時提醒他往回收。

專訪張本煜 | 喜劇之外,我有更廣闊的天空


有一場他和喻恩泰的對手戲,歐陽修在被御史臺激怒後,沒有得到恩師晏殊的支持,於是向晏殊抱怨。張本煜最初的表演比較放肆,只表現了學生向老師傾訴不滿,卻忽略了同朝為官的上下級關係。“張導說我這樣一演顯得歐陽修太不成熟,我一想也是,經歷那麼多也該有點城府才對。”情緒收緊後,那場戲的歐陽修從開始的不著痕跡的老狐狸,隨著怒火的增加,逐漸變得不設防,果然更顯層次感。

專訪張本煜 | 喜劇之外,我有更廣闊的天空


在這樣一個充滿自由又有人把控的創作氛圍下,張本煜很享受和王凱、喻恩泰等一眾演員們上演對手戲,每個人都很認真,不僅能演好自己的戲,更能給到對手演員充分的發揮空間。張本煜就會時不時“現卦”,比如當發現王拱辰睡著時,隨手給他披上袍子。

演技之外,張本煜最擔心的是形象塑造。在其他演員都有小演員飾演少年時期做過渡的情況下,張本煜的歐陽修堪稱一股清流,如何拿捏住少年時期的歐陽修是個難題,“往老了演其實更容易,往小了演則異常考驗人”。好在外形方面有化妝老師的技藝加成,他本人在表演的過程中,也有意將言行舉止表現得更為活潑、富有朝氣,因此裝扮之後並沒有違和感。


專訪張本煜 | 喜劇之外,我有更廣闊的天空


專訪張本煜 | 喜劇之外,我有更廣闊的天空

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打磨史


在接觸《清平樂》之前,張本煜和許多語文課上被《醉翁亭記》背誦要求折磨過的觀眾一樣,對歐陽修的瞭解僅停留在才思敏捷的大文豪。“為了更深層次的瞭解歐陽修這個人物,我在吃透劇本之外,還看了許多史書、小說以及文獻記載,將攫取的碎片拼在一起後,歐陽修這個紙片人在我眼中逐漸就變得立體化。”

“六一居士”歐陽修是個志向高遠的理想主義者,他才華橫溢,且自命不凡,卻始終難逃宦海浮沉的命運。被生活教做人後,逐漸變為一個即使心中抱負依舊,卻不再壯志凌雲,凡是思前想後留有餘地,於朝堂上長袖善舞的“老油條”。

專訪張本煜 | 喜劇之外,我有更廣闊的天空


《清平樂》幾乎保留了他的人生軌跡,甫一登場便是名動天下的天之驕子,是狀元的有力人選,卻因坊間傳播的“淫詞豔曲”影響了名次。信心滿滿準備好的狀元紅袍拱手讓給了原本只是想沾他才氣的王拱辰。但此時的他依然心氣不減,對朝廷和政務充滿期待,言辭辛辣,直到因為政見不合被三次貶謫,才收斂了鋒芒,後期將心力投入文學和提拔後生的事業中。

對於這樣的歐陽修,張本煜在敬佩之外更多的是心心相惜。剛剛大學畢業時的他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對於事業充滿熱情,對於不公平的現象要抗爭到底,為此幹過不少傻事。隨著閱歷的增長,如今的他像歐陽修一樣有了許多顧慮,卻始終對理想主義者充滿佩服。

專訪張本煜 | 喜劇之外,我有更廣闊的天空


功名利祿之外,作為一個普通人,歐陽修非常的重情重義。當范仲淹因為“朋黨之爭”被貶謫時,他毫不顧忌地直言“在其位而不言,便當去之,無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張本煜雖然沒有那麼激進,卻同樣有情有義,對於身邊的工作人員亦十分體貼。約定的採訪時間是晚上七點,恰逢疫情期間,考慮到工作人員的通勤安全,他主動要求自己趕往較遠的採訪地點,事情雖小卻異常暖心。

除此之外,張本煜和歐陽修相差甚遠。對於觀眾來說歐陽修就像歷史符號,張本煜的目標便是通過《清平樂》中的表演,讓這個瞭解後令自己喜愛的人物變得鮮活、動人,同樣收穫觀眾的喜愛。


專訪張本煜 | 喜劇之外,我有更廣闊的天空


專訪張本煜 | 喜劇之外,我有更廣闊的天空

熱愛演戲,不止於演戲


近年來,影視圈中編劇轉行做導演的屢見不鮮,但編劇轉行做演員的卻寥寥無幾,張本煜恰好屬於後者。他成為演員的契機其實很偶然,當時叫獸易小星拍攝《萬萬沒想到》時恰好缺演員,而他剛好對錶演充滿興趣,於是一拍即合。

演戲7年以來,雖然在名氣和流量上沒有多大成就,卻始終怡然自得,且開始有了“野心”。這份“野心”不是爆紅,而是在表演的風格和形式上能嘗試更多可能性,讓觀眾看到他在喜劇之外還能表演其它題材,駕馭各種角色。比如,《飛馳人生》中集柔情與剛猛於一身的修車工阿星,《誅仙》中的大反派鬼王宗,以及如今的歐陽修等。

專訪張本煜 | 喜劇之外,我有更廣闊的天空


就他個人而言,其實並不擅長誇張派的喜劇表演,這需要演員時刻保持情緒飽滿,且隨時轉變情緒,他雖然一直在學習,卻始終還差些火候。相反,他很喜歡偏生活化的、自然的表演,《蝙蝠俠》三部曲中希斯·萊傑的小丑就十分令他動容。

除了影視表演以外,他對舞臺表演也抱有期待,近來十分欽佩內地話劇演員王子川一慣放鬆、自然的表演風格,對他的《非常懸疑》、《枕頭人》更是分外欣賞。不過他也坦誠,話劇表演是個長遠目標,當下還是要做好當下的表演,沉澱演技。

張本煜熱愛演戲,卻也不會止於演戲。鏡頭之外的他不失為“寶藏男孩”,演戲之餘的他依然堅持著文字創作,發表過短篇小說《白大山》、《影子男孩》等,後者帶有科幻元素,文中男孩眼中的世界一半是世界,一半是它們的影子,而男孩則沒有影子。

專訪張本煜 | 喜劇之外,我有更廣闊的天空


說到科幻,熟悉張本煜的觀眾應該都知道,他是個十足的科幻迷。對他來說幻想是人類的本能,科幻作品會展現作者想象的邊界,展現一個旁人從未見過的世界。再者科幻作品中對於未來世界的假想,其實也是對於當下社會的警醒。

最近,他在看理查德·摩根的小說《副本》,在300年後意識存儲的新時代,人類實現了長生不老的夢想,社會迎來新的挑戰。這本小說曾在兩年前翻拍成美劇,但他還是更喜歡小說。張本煜不僅希望以後能接拍科幻題材作品,在時機恰當,資金充足的情況下,他甚至想嘗試親自執導一出科幻大戲。

專訪張本煜 | 喜劇之外,我有更廣闊的天空


張本煜很在意“同類”這個詞,和目標一致的人一起演戲令人愉悅,志趣相同的人一起做其他事同樣讓人舒心。張本煜的靈魂深處住著一個“二次元”魂魄,他對遊戲和動漫如數家珍。曾經為了翻譯費翻譯過遊戲大作《戰神》的官方小說,後來純粹因為興趣所致,參加過非盈利的字幕組,將遊戲、漫畫等漢譯後供網友觀賞。這項工作雖然很耗時間和精力,他卻始終在堅持,因為這是他和“同類”交流的方式。

如果不演戲了,張本煜的人生依然可以精彩紛呈,如他所說“能幹的還挺多”。但只要能從表演中獲得樂趣,他就會一直演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