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員如何選拔?清宗室子弟增多,清廷曾嘗試開放宗室科舉選拔

有清一代,准許宗室參加科舉的諭令時行時止,有所反覆。康熙至乾隆年間,共允許宗室參加三科會試,分別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庚辰科,乾隆十年(1745年)乙丑科,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科。

清朝官員如何選拔?清宗室子弟增多,清廷曾嘗試開放宗室科舉選拔

清仁宗像

開科的重要原因在於宗室人口日繁,無仕進之階。但開科不久,康熙帝和乾隆帝都發布上諭停止宗室科試,而停科的原因就在於宗室乃天潢貴胄,與庶民一同應試,有失身份與體統。至嘉慶四年(1799年),嘉慶帝下諭重新准許宗室應科試,結束了清帝在宗室應試與停試選擇中的徘徊。

清朝官員如何選拔?清宗室子弟增多,清廷曾嘗試開放宗室科舉選拔

清高宗乾隆帝朝服像 網絡圖片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皇帝下諭宗人府和禮部,首次准許宗室參加科舉,其言:“宗室子弟,系託天潢,豈無卓越之姿,足稱令器。允宜甄陶獎勵,俾克有成。考諸前史,以公族應制舉入仕者,代不乏人。今屬籍所載,日益繁衍,除已授爵秩人員外,閒散子姓,素無職業,誠恐進取之途未闢,致向學之意漸墮。嗣後八旗宗室子弟,有能力學屬文、奮志科目,應令與滿洲諸生一體應試,編號取中。”但是三年後,即康熙三十九年,便停止了宗室應試。

清朝官員如何選拔?清宗室子弟增多,清廷曾嘗試開放宗室科舉選拔

網絡圖片

康熙帝認為宗室子弟不需要通過科舉應試以謀求生路:“今科鄉場,曾令宗室考試。宗室朕數加恩,何患無官?嗣後停其考試。”終康熙朝,宗室再無應試的機會。

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帝再次提出宗室應試的問題:“朕臨御以來,施恩於文武官,各得疏通,惟宗室等並無升遷之路,欲令考試舉人進士,與民人等一例搜檢,亦非體統……”宗室再次被拒絕於科試的大門之外。

清朝官員如何選拔?清宗室子弟增多,清廷曾嘗試開放宗室科舉選拔

清宗室子弟 網絡圖片

乾隆七年(1742年),乾隆帝先是對左右兩翼宗學的宗室進行了考試,選拔其中的優秀者,賜予進士。乾隆八年,禮部帶領宗人府考職之宗室玉鼎柱見乾隆帝,乾隆帝准許其與乙丑科貢士一體殿試,這使得宗室參加科舉之事又出現了轉機。

清朝官員如何選拔?清宗室子弟增多,清廷曾嘗試開放宗室科舉選拔

《清史稿》 網絡圖片

乾隆九年,乾隆帝下發諭旨,要求合試左右翼宗學的宗室,“凡本年考取一、二等,及往年考取一等,並在家肄業願觀光者,鹹準與考。”經由乾隆帝欽定名次,“以會試中式註冊。俟禮部會試之年,習翻譯者,與八旗翻譯貢生同引見,賜進士,以府屬額外主事用;習漢文者,與天下貢士同殿試,賜進士甲第有差。”通過此諭,似乎宗室科舉之路已經打通,且乾隆十年、十三年均有宗室考中進士。

清朝官員如何選拔?清宗室子弟增多,清廷曾嘗試開放宗室科舉選拔

嘉慶帝 網絡圖片

但是,乾隆帝於十七年再次下諭“宗室等不應鄉、會試。……嗣後仍遵皇祖、皇考原降諭旨,將宗室等鄉、會試及選庶吉士之例,永行停止,再不可條陳考試。宗室內如果有學問優長者,自施恩錄用也。” 乾隆帝的諭旨措辭強硬,此後也就再沒有人敢提出宗室應試的問題。清朝後期宗室科舉曾經開放,後來有停止,一直斷斷續續。

內容整編自:王學深《清代宗室進士》《紫禁城》2011年12月刊,感謝作者及雜誌提供資料,如有問題私信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