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民眾湧向首都抗議,拉達克印軍正面臨難題,莫迪內外交困?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讓世界始料未及的是,

就在美國大選陷入爭議、伊朗頂尖核物理學家被暗殺、德國法國接連爆發抗議示威的混亂時刻,印度也陷入危機了


30萬民眾湧向首都抗議,拉達克印軍正面臨難題,莫迪內外交困?


報姐不得不感慨,2020年,還真是充滿變數的一年!對於印度總理莫迪來說,今年這最後一個月,實在是考驗頗多。


一、印度首都陷入混亂,30萬民眾衝擊新德里


今年西方世界的"風景線"特別多,沒想到年末了,印度也出現一場聲勢浩大的"靚麗風景線"。


從本月26號開始,印度農民就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附近聚集。三天之後,湧向首都的抗議民眾,已經從數千人增長到了數萬人。


根據當地媒體30號的報道,目前,光是新德里周邊的兩個地方邦,就有30萬農民試圖進入首都參與抗議。這些農民有的開著拖拉機,有的揮舞農具,在一片混亂之中,讓人意想不到的悲劇突然發生了。


一名參與抗議的55歲印度男子——賈納克·拉吉,因為汽車起火被不幸燒死。在他喪生之後,有活動人士對此表示:"他的名字將在印度農民運動的歷史上永垂不朽。"


30萬民眾湧向首都抗議,拉達克印軍正面臨難題,莫迪內外交困?


一位普通農民的死亡,卻透露出兩個關鍵信號。


1,這場抗議示威確實十分混亂,意想不到的事故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而且,這場抗議是圍繞著印度首都新德里展開,其意義更為重大。從抗議者的口號來看,他們不僅僅是在反對莫迪政府的"農民法案",甚至還想對整個上層階級、資本家、企業主們發起挑戰。


2,這場抗議示威可能還要持續很久,印度首都接下來還會面臨更嚴重的衝擊。


從拉吉死亡後活動人士的表態就能看出,印度農民這次是豁出去了。那句"在歷史上永垂不朽",足可見抗議者的決心和勇氣。


要知道,印度13億人口中,有超過一半的人靠農業維持生活。如果莫迪不能解決這次抗議危機,那麼就有可能得罪印度最龐大的一個群體。


30萬民眾湧向首都抗議,拉達克印軍正面臨難題,莫迪內外交困?


二、印度邊境發生意外,一名軍官死亡


就在印度農民湧向新德里,向莫迪政府和新的"農民法案"發起抗議之時,印度邊境也發生了一起悲劇。


根據《今日印度》的報道,日前,印度邊防警察部隊在恰蒂斯加爾邦的蘇克馬地區,遭遇了地方反印武裝佈置的炸彈。這次事故,導致印軍9人受傷,1名軍官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11月份,印度邊境地區已經發生過多起武裝衝突。而就在11月13號左右,印度還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大打出手,造成包括平民在內40人傷亡。


可以說,印度的邊境問題已經讓莫迪焦頭爛額。莫迪不但要和巴基斯坦拼手腕,還要時刻警惕著國內武裝分子的"騷擾"。稍有不慎,可能就是真刀真槍真子彈的打擊。


30萬民眾湧向首都抗議,拉達克印軍正面臨難題,莫迪內外交困?


三、拉達克印軍艱難維生,印度媒體發出哀嘆


除了以上兩點危機,讓莫迪內外交困之外,還有一項"持久戰"在等著莫迪。


此前,莫迪在拉達克地區部署了數十萬印軍。印度原以為用大軍壓境為藉口,可以逼迫對手在談判桌上做出讓步,可是沒想到,5個多月過去了,這些印軍除了在喜馬拉雅山上喝"西北風"之外,沒撈到其他任何好處。


這5個多月以來,印軍消耗了大量補給,花費了上億資金,可是卻沒能給印度民眾一個滿意的交代。於是,印度媒體最近開始"哀嘆"了


《印度快報》日前開始渲染拉達克印軍的艱難處境,稱喜馬拉雅山的自然環境,對印度士兵非常不利。這個媒體還引用印度陸軍前14軍軍長帕努中將的話說:"與印度一側相比,中方的地形就像屋頂一樣平坦......印軍無法修築寬闊道路,對手卻可以。"


30萬民眾湧向首都抗議,拉達克印軍正面臨難題,莫迪內外交困?


言下之意就是說,中國軍隊的條件比印軍條件好很多。


要知道,印度媒體一向以"盲目自信"出名。幾個月前緊張對峙的時候,印媒不知道說了自家部隊多少好話,似乎對拿下拉達克頗有信心。


可現在,他們卻悲觀起來了,這恐怕會讓越來越多的印度民眾認為,莫迪當初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


總而言之,印度今年是多災多難!


時間似乎證明了一切:只要我們沉得住氣,讓子彈繼續飛,那麼不管是美國還是印度,什麼牛鬼蛇神都有自我毀滅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