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天亦老,數百年間無人能對,直到宋朝才被對出

唐代是非常傳奇的一個封建王朝,在大多數人的記憶當中,唐朝有的就是貞觀之治這樣的美好時光,但其實唐代也經歷過一些戰亂。

在大唐最為繁盛的時候,將領土擴大到了日本海,南邊遠到安南,西方也佔據了很多的疆土,北邊還征服到了貝加爾湖,可以說強大到讓萬國矚目的地步,唐朝版圖最大時面積達到1237萬平方公里!

唐代的文化和經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展,在各個方面都達到了巔峰時期,尤其是在文化方面,唐詩可以說是風靡了整個世界,可見唐朝在文化領域的確是做得特別好。

天若有情天亦老,數百年間無人能對,直到宋朝才被對出

​圖片來源於網絡:唐朝版圖最大時

因為唐朝各個方面都發展得好,所以很多能人異士都顯現出了自己的才能,尤其是詩人,簡直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比如唐朝早期就出現了李白、老杜等詩人,在唐朝中期又出現了李賀與劉禹錫等詩人。

這些詩人都給後世留下了諸多傳世之作,他們的作品不僅僅代表著唐朝這一個時代,更是代表著中國文化的精髓和發展,唐詩三百首就是後人根據唐朝詩人的作品整理而成的,可見唐詩在我國文化領域,的確有著不可逾越和超越的地位。

而寫出這些精良詩作的詩人們,也被冠上了各種各樣的美稱,比如李白就是知名的詩仙,白居易則是有名的詩魔,而非常令人感嘆的一位詩人則是李賀,他被譽為詩鬼。

天若有情天亦老,數百年間無人能對,直到宋朝才被對出

圖片:詩鬼李賀劇照

因為李賀出生在中唐時期,那個時候的唐朝開始沒落,所以懷才不遇的李賀總是會做出一些傷感的詩詞,“天若有情天亦老”就是其中的佳句。那麼為什麼李賀會寫出這樣傷感的詩句,他究竟遭遇了什麼呢?

其實,說到這句古詩大家想到的一定是後半句:人間正道是滄桑,但其實在李賀寫下這句古詩的時候,他並沒有寫出下半句,“人間正道是滄桑”其實出現在他的詩歌《金童仙人辭漢歌》當中。

因為李賀寫的這句詩詞實在是太有深意,一直沒有人能夠對得上,下半句是直到宋朝才出現的,宋朝有一位詩人覺得李賀的這句詩詞非常有韻味,於是便對了出來,他所對的是“月如無恨月長圓”。

這位宋代詩人在對出這句詩詞後,讓世人為之震驚,因為李賀的詩加上他所對的這半句詩,的確能夠融為一體,讓讀者能夠感受到一股悲涼的氛圍。

天若有情天亦老,數百年間無人能對,直到宋朝才被對出

圖片:李賀寫下詩句劇照

儘管後世的讀者,並不知道李賀在寫這句古詩的時候到底是什麼心境,或是遭遇了什麼事情才寫下的,但是通過這句古詩,我們不難讀出李賀的心情並不是特別好,除此之外他還有“黑雲壓城城欲摧”等詩句,似乎都在表露李賀的遭遇並不是特別好。

事實的確如此,他之所以能夠寫出這樣的詩句,和他的命運是有很大的關係的。首先來簡單分析一下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蒼天如果有了感情,那麼也會有衰老的一天,不知道李賀寫這句,到底是為了感嘆自己的人生,還是為當時大唐的國運而擔憂。

天若有情天亦老,數百年間無人能對,直到宋朝才被對出

圖片來源於網絡:李賀畫像

總體來說,李賀的詩一般都是憂國憂民的,除此之外,他的某些詩句還暗示了統治者的荒唐,以及當時官場黑暗,可見他的人生過得並不是特別順利。

值得一提的是,李賀的出身特別好,他是出自李唐宗室的人物,而且他也一直為自己的身份感到自豪驕傲,甚至還覺得自己擁有皇室血統,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情。

但是他出生在中期的唐代,那個時候的唐朝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他的家族也在漸漸衰敗,所以他的自豪並沒有起到什麼實質作用,反而使他一直在官場上遭遇排擠,儘管也做了官,但是並不順利。從小就非常有才華的他,便選擇通過寫古詩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

天若有情天亦老,數百年間無人能對,直到宋朝才被對出

圖片:唐朝官場劇照

李賀在仕途受到阻撓,並且大唐的國運並非一帆風順的時候,寫出了很多借古諷今的詩句,他的詩詞除了影射和抨擊永貞宮變的漢唐姬飲酒歌以外,還有批判唐憲宗因為在政治方面不追求以治國為主,反而追求長生不老的作品,比如《仙人》、《神弦》等。

這些詩句都反映了他對於唐朝命運的擔憂,同時也抒發了自己的政治抱負,雖然他在當官的路途中疾病纏身,但是他在情緒消沉的時候仍然不甘沉淪,發出了很多豪言壯語,對於自己的志向仍然滿懷期待,寫過“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的詩句。

天若有情天亦老,數百年間無人能對,直到宋朝才被對出

圖片:詩人李賀漫畫

到了唐朝的中後期,因為政治不太穩定,邊境又經常出現戰亂,李賀見到這種情況非常憂愁,同時還寫下了不少經典的詩詞,這樣一位憂國憂民的好詩人並沒有得以長壽,反而在27歲的時候,因為過於鬱悶而早早去世。

對於詩歌正為昌盛的唐代來說,李賀的去世可謂是一個不小的損失,但是因為李賀的作品的確非常優秀,所以有很多歷史書籍都對他的功績以及作品進行了評價。

《舊唐書》曾經這樣評價李賀,稱李賀的寫作能力非常強,文筆特別好,文風又格外獨特,當時有很多人模仿,但是卻並沒有成功者,可見李賀在相關的史書當中的確是贏得了不小的評價。

除此之外《新唐書》也曾對李賀進行了評價,稱他在7歲的時候就能夠寫文章,就連韓愈這樣的人,來到他家都會被他的才思所折服。

天若有情天亦老,數百年間無人能對,直到宋朝才被對出

圖片:小時候的李賀漫畫

除此之外,杜牧和王夫之以及其他詩人和偉人,都對李賀的詩詞以及他本人進行了評價,覺得他的詩作的確是非常優秀。怎奈李賀一生文思敏捷又憂國憂民,卻因為過度憂鬱而患病逝世。

如果他能夠看得開一些,並沒有太過憂思,想必他流傳下來的詩作也不僅僅是220首了,不得不說這一代詩鬼的一生真的是充滿了坎坷與傳奇。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圖文由子皓影視製作工作室原創制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