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与“德治”:为何秦始皇推崇法家,而汉武帝独尊儒术

我国古代中,主张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代表学派,分别为法家和儒家。从历史上各朝代的治国之道可以看出,法治是立国之本,而德治是发展之本。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以法治国,即是灭六国,首次完成中国一统的秦朝;而自汉代起,儒家的“以德治国”开始成为主流。为什么秦朝要选择进行统治?为什么汉代初期就以“黄老学说”取代了“法治”,而最终又选择了“独尊儒术”?

下面对此分别进行讨论:

秦始皇的“以法治国”

以法治国,是法家学派的重要思想,《韩非子·有度》有书:“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

法家以富国强兵为己任,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它的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它着重看对人的影响和治理 ,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熟,遂成为一个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前人之思想,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使法家成为主流思想派系。


“法治”与“德治”:为何秦始皇推崇法家,而汉武帝独尊儒术

战国时期诸侯国分布


作为首次实现统一的秦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朝代,其选用以法治国的主要原因有三:

  1. 大势所趋

秦朝实现了历史上首次的大统一,但灭了六国后,收归了六国的土地,容纳了天下的百姓,官员。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治理,国内各地原属于不同诸侯国,各国的制度规章皆有不同,若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便无法实现真正的统一。因此,秦国发布了“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规定,将百姓日常生活的度量,文字等进行统一规范。


“法治”与“德治”:为何秦始皇推崇法家,而汉武帝独尊儒术

秦朝统一货币


同样的,原本各诸侯国的律法亦需要废除,统一遵照秦国法令。而废弃现有的法令,让百姓学习遵守新的法令绝非是仅靠教化便能实现的。况且,此时战乱方歇,百废待兴,法家主张的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刚好适应此时秦国的需要。因此,孝公变法以来商鞅的法家“以法治国”政策得以继续延续。

  1. 加强君主专制,削弱旧贵族势力

成熟的法家思想中推崇 “法术势”三种主张。

其一为“法”,即以严刑厚赏来推行法令,使凡奉法遵令的人无或缺赏,凡犯法违令的人无所逃罚。

其二为“术”,即君主的权术,辨别忠奸,统治臣下的妙算。君主应将其潜藏于胸,择机而用,以维护君主的统治。

其三为“势”,所谓势即是威权,君主位尊权重,得王天下。法家思想认为,“势”是最重要的,君握柄以处势,应将天下权威权势皆集中到君主手中,使四方百姓臣子产生畏惧之心,以便压制使其臣服。


“法治”与“德治”:为何秦始皇推崇法家,而汉武帝独尊儒术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


而秦始皇废除分封制以后,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县制和官僚制,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逐步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法家的主张正与始皇此心相合,即肯定了皇帝的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力,也使皇帝将国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皆收于一人之手。施行“以法治国”,对秦朝中央集权的制度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1. 秦始皇本人亦认可“以法治国”思想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二十九年,秦始皇东巡时,曾做石刻,其中就有一句:“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明确显示出了,秦始皇希望能够将律法普施天下,并以此约束管理天下的思想。

次年,秦始皇率领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此时的封禅泰山至少已成为士人心目中一统天下的帝王所行的国家大典。秦始皇此举意在作为代周而帝的统治者来此封禅,显示其得到天帝的认可,受命于天,成为天下新的君主。


“法治”与“德治”:为何秦始皇推崇法家,而汉武帝独尊儒术

帝王封禅图


秦始皇作为当时消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最高统治者,他的目标当然不仅仅是获得政治上的统一。他希望的是精神文明上的统一,人心向背,四海臣服。因此,封禅名为得到上天的认可,实是为了得到天下人的认可。封禅仪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而法治与威仪无疑就是从实际上对人们进行约束的最有效的手段。

小结:

以法治国贯穿了整个秦朝的历史。虽然及至秦二世时,制定酷令,滥用法制,使秦王朝最终走向了覆灭。但秦始皇最初定下的以法治国的主方向,是顺应时势而为,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依法治国对于秦朝统一后的发展,和对后世中央集权的延续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汉武帝的“独尊儒术”

汉朝推翻了秦的统治后,大部分的法制仍然继承秦制。可以说秦朝的法令为后世朝朝代代提供了一个标杆准则,秦以前无籍可考,而秦以后便可以循其制而修订。

汉朝虽承袭了秦的中央集权,法律制度、赋税、官吏等大部分的管理制度,但是有一点却并未继续沿袭,这便是法家学说。

秦末农民起义的起因是秦二世的严苛律法。因此,汉初的统治者,将秦国灭亡的原因亦归罪于此。汉朝初期为了与民生息,在治国策略百上改为用黄老之术,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治。


“法治”与“德治”:为何秦始皇推崇法家,而汉武帝独尊儒术


而至武帝时,其听从了董仲舒的建议,开始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政策,并自此延续下去,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儒家提倡的是“以德治国”,主张“德治”“仁政”,教化为主。为什么汉武帝会采纳“独尊儒术”的建议呢,原因如下:

  1. 首先,同样是时势所至

由于汉初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此时的经济发展已十分迅猛。而此时朝廷内部,随着地主阶级及诸侯国势力的强大,一些官僚、贵族凭借封建特权,对土地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也逐渐加重,阶级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外部边境亦不安宁,匈奴威胁着西汉北方边疆,南方边疆少数民族也尚未完全归顺。汉武帝刘彻本就是一位有雄心抱负的帝王,这样的时机下,自然不会继续主张“清净无为”。


“法治”与“德治”:为何秦始皇推崇法家,而汉武帝独尊儒术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而董仲舒此时提出的,结合了道家、阴阳五行家和法家思想进行改造后的儒家思想。主张“仁政”,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限田、薄敛、省役,以减轻国家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缓和阶级矛盾。使国家有更多的精力征讨外敌,以除边患。这样的建议,汉武帝怎能不欣然采纳?

  1. 适应统治的需要

同秦始皇一样,也同历朝历代的君王一样,中央集权是帝王永远绕不开的话题。无论是从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军事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都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

董仲舒提出的儒家学说,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解释了国家大一统的必要性,得到了汉武帝的共鸣。

针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

“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主张儒家六经之外的各家学术,都应当罢黜,以思想的统一来保证国家政治的统一;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思想,宣扬封建专制君主是“天”在人间的代表,为君权独尊披上了神圣的外衣。


“法治”与“德治”:为何秦始皇推崇法家,而汉武帝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


相比道家的“无为而治”,儒家的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此时武帝所面临的形势和他希望引导的方向更相适应。自此,儒家终于替代了道家,登上汉代的政治舞台。


  1. 儒家学说自身的特点和发展

儒家最早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由孔子创建,在先秦时期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

儒家最初的主张即为“仁”,即“仁政”、“仁义”、“仁爱。”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到了西汉时期,儒家学派通过儒家思想来解释法律,将政治伦理化,宣扬以德服人。

而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统治的政治需要,将先秦多家学派思想进行揉合,改造成以“三纲五常”为基础的“忠孝”理论,为汉朝量身定制了“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等学说理论。

儒家思想以其“和而不同”的理念,也兼容了其他学派思想,如道家的“内圣外王”,又如法家的“以法治国”。


“法治”与“德治”:为何秦始皇推崇法家,而汉武帝独尊儒术

儒家“和而不同”


汉朝到了武帝这时,已经不再是秦朝刚刚统一,需要强制推行法令的时期了。百姓臣民各司其职,所谓衣食足而知礼仪,这时

需要的正是一个统一的思想,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巩固统治者的地位。而儒家学说恰是将君臣伦理观念与封建制度和道德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

因此,儒家以其兼容的思想,发展的学说,被汉武帝所认可。自此,中国古代的封建正统思想开始确立并延续下去。

小结:

自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才开始成为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汉代以后,儒家学说便成为了封建统治的主流思想,因此汉武帝选择了“独尊儒术”绝非偶然。“君权神授”等理念,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道封建统治者推崇;而“以德治国”也有着更强的亲和力和生命力,通过怀柔教化,形成无形制约,百姓也更容易接受。


“法治”与“德治”:为何秦始皇推崇法家,而汉武帝独尊儒术

法治与德治


结语:

因此,无论是“普施明法”还是“独尊儒术”,都是顺应其当时的时势的选择,有着极强的历史背景为原因。治世策略的转变,不仅仅是因为秦始皇选择了法家而汉武帝选择了儒家,而是历史选择了以法为本,以德传承,身为帝王的他们在对应的时间里做出了当时国家发展所需要的选择。秦朝作为第一个王朝,它的法治无法复制,也无需复制;而汉代的统治思想,由“黄老学说”到“独尊儒术”的转变,做为儒家思想的一个新起点,对后世历朝历代,直至清末的封建统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