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沒時間讀書,牛人回:這話我沒法接

今天在群裡看到寫作大咖水清亦有魚冒頭。

我問:魚哥,我每天定了讀兩本書,沒時間讀你推薦的幾本書怎麼辦?

他說:你說的話,我沒法接。

魚哥會想抽我嗎?還是要寫個“某人”案例,在他的公號上,公開鞭打?

我說沒時間讀書,牛人回:這話我沒法接

01

我真的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對於小白來說,有些問題就像在高空走鋼絲,左右一寸都會摔死。

比如,一開始想要進步快一點,就多報了幾個學習社群,一是忙得焦頭爛額,找不著北,二是不專注於一個領域,反而更慢。

比如,想要多讀點書,買了很多紙質書,微信讀書也屯了兩三百本,結果電子書不怕蒙塵,都白白掛著,家裡卻堆書如山,用手一摸,深深淺淺的灰印。

比如,本來很多寫作方向都有興趣,現在要集中一個領域來寫了,卻還是不夠精準,寫出來的文章,偶爾會閱讀量上萬,但過後就回復幾十的閱讀量了。

比如,定好今年專啃一本《曾國藩傳》和多讀饒雪漫的作品,卻多多少少總有許多推薦的好書。我一方面要防止自己分散精力,一方面又要考慮這些書對自己的加速作用。

到底該怎麼把握節奏和速度?我是真的頭痛。

如果是牛人,一定能快速確定,一週讀幾斤幾兩的書,每本書用時1小時,讀40本,之類的。

只可惜,我讀書速度不快,知識領域也不寬,專業也不深,速度慢了有時容易著急,速度快了,容易摔倒。

最近正擺好心態,準備安心讀書寫作,按照節奏來,又聽到大家都買了魚哥建議的書,我一下,真就不明白自己怎麼面對這些無法讀的書了。

我說沒時間讀書,牛人回:這話我沒法接

02

跟老牛聊天,一些看法同與不同碰撞。

每個人生活不同,思考更不同。

他喜歡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做事。這種風格體現在他的文字裡,每逢看他的文字,總能有行雲流水的緩慢舒適,坐看閒庭花落的感覺。

同時他建議深度讀紙質書,這個跟我是相同的。

不同的是關於激進和變現方面。

我為自己做了全年計劃,細化到日計劃,要將目標完成。而且計劃每12天看完一遍《曾國藩傳》,但他不喜歡定12天什麼的。

我說,如果不提要求定計劃,我是不會去讀熟一本書的。

我也想通過微頭條吸粉,他也說慢慢來。但我原來就是慢慢來的人,所以想做的事都不溫不火的,我想盡力完成今年的目標。

所以,我堅持要定計劃和目標。

這次讀寫交流,讓我感覺他更加親近了。

我說沒時間讀書,牛人回:這話我沒法接

其實,我有自己的想法,只不過有些焦慮,能夠和認真的人交流,一能增長見識,二能緩解焦慮。

以上兩點,關於是否有時間讀書,我想,只要你足夠重視,還是能讀起來的;關於是否是否要計劃和目標,就要看各人的性格特點了,如果像我這樣不夠自律的,還是需要先有地圖指引,按圖索驥,最終才能到達目的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