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樊香雲)古驛龍窩簡介:小龍窩村古名龍窩村(鋪),位於井陘縣西、秦皇古驛道晉冀交界處,距縣城24公里,距天長鎮(宋古城)8公里,因龍山環繞,群龍簇擁,九龍戲珠而得名。古有福地龍窩之說。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古驛龍窩遠景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龍窩寺摩崖石刻:摩崖石刻分佈於龍窩寺西面與東北山崖上,佛像大小共47尊。石龕共有14個,大小不一,大者高餘米,小者高約0.30米。


石壁中部有較大石龕5個,其中4個石龕內各雕有一座佛像,四尊佛像均為結跏趺坐式,坐於蓮花座上,佛像面部端莊慈祥,衣著樸實無華。其身披貼身薄袈裟,袒胸露肩。其雕刻風格中有唐末宋初之特點。另一個較大的石龕內雕刻的菩薩造像為該石窟中之佼佼者。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只見菩薩頭戴寶冠,身披飾有纓絡的袈裟,左腿盤曲,左手扶地,右腿翹起,右臂伸直搭於右膝上,隨意安坐,舒服自在。(據考證,呈這種姿勢的菩薩造像多為宋代所建造)。


龍窩寺:清雍正《井陘縣誌》記載:龍窩,在縣城西南二十里。石壁峭立,古柏崖生;梵宇樓臺,頗為可觀。傳神龍斷路,貨郎仗劍斬之。至隆慶年間,大雨衝出枯骨一窖,約數百斤許。龍窩寺及其小龍窩村皆由此而得名。


明清•龍窩寺題壁石刻一一龍窩寺位於井陘縣城西24公里之小龍窩村西。寺周群山環列,石壁嶙峋。古柏紛鑽石罅中,旁生側出,儼若虯龍,蒼翠蔥蘢,饒有奇趣。寺址位於山之東北麓,東西兩端,各建石閣一,中間為冀晉往來之驛路。故寺中石壁上,古今名人題詠頗多。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庚午之秋,予奉使抵郡。道經龍窩少為憩息。見夫名山古剎,木喬蒼煙,極天威之靈秀焉!低迴久之,復有主持寶山禪師者,從而指溯之。因賦此以志曠觀,兼啟名賢之珠玉雲。《過龍窩寺》一一祈寯藻,道光已酉十月過龍窩寺作:龍窩寺底老龍眠,龍洞深長別有天。但願興雲作霖雨,莫教餘怒決平川。


祁寯藻被稱為三代帝王師,兼教過道光,咸豐、同治三位皇帝。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咸豐乙卯,重過井陘,小憩龍窩寺,因書“畿垂靈境”四字並道中口占三絕於壁,以志鴻泥,時汪君鳴和是邑為餘同僚舊友,遂為摩勒上石,不值一哂云爾!克齋又識。


清內閣學士長白勝保題字一一畿垂靈境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重過龍窩寺》題壁一咸豐已酉一一長白勝保:昔年仗鉞此經過,今日重來訪曲阿。多少青山應識我,峰峰相對聳煙螺。幾家茅舍綠陰濃,打麥聲聲水碓春。立馬高崗西望處,夕陽不斷萬山重。白雲片片出深山,依舊山青雲不還。底事無端作霖雨,出山哪若在山間?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明中州一範志完龍窩寺題字:井陘之龍窩鋪,三山壁立,高可百仞。中有石柏十餘株,出自山隙,籠罩四壁,宛若花蓋。不知何代,琢成石佛數尊,完過而奇之,遂題其上曰“柏岩石壁”,並贅一偈,以志不朽雲。石上無佛,琢出斯形;石上有佛,未琢斯冥。風謖謖兮柏青,水湛湛兮石冷,是石是佛,一燈營營。


《游龍窩寺》明一石瑤:石磴磋峨偶一登,塵埃身到白雲層,萬山舒盡平生眼,欲把閒心付老僧。


《過龍窩寺》步祈春圃原韻一光緒癸卯一蔡承澤:龍窩寺裡困龍眠,作雨雲空未有緣。破壁飛騰終一去,點睛人至在何年?


《冒雨重遊龍窩寺》光緒丁已六月廿日一一蔡承澤:十餘年別藏龍洞,欲續前遊興倍長。揮汗徒行忘步苦,到山恰喜遇風涼。崖陰亂放間花紫,屐齒微沾溼鮮蒼。先哲跡留鴻雪在,觀餘聞馨出僧房。愛此清涼未肯行,寺僧來問客何名?新煙出灶茶初煮,古村遮廊暑不生。牆剩殘紅留院角,巖流滋翠潑軒楹。一枰觀罷天過午,頓覺懷澄世慮輕。


崇禎年間,李棲鵬題寫《游龍窩寺》:千山積翠合,半壁出香臺。巧借人工就,奇疑鬼斧開。柏巖何壯也?石室更幽哉!徙倚此中味,塵心頓作灰。


《題龍窩寺》康熙庚午一武林範可銓山啟氏:龍窩偏佔碧山阿,王事馳驅喜再過。谷口雲封行斷處,山前花落坐來多。靈禽共聽生公法,香草高棲燕子窩。暫借煙霞消俗慮,夜眠長唱紫芝歌。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龍窩寺玉皇閣,關帝廟。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龍窩寺柏岩石壁,石佛閣樓。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樊氏宗祠:建於明代,佔地約1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50平方米。面闊三間9米,進深4米,石木結構,硬山青瓦坡屋頂。每年正月初一,樊氏家人都到“樊氏祠堂”祭拜祖先,繼往開來。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古戲樓:建於明代,清乾隆年間重修,佔地約2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60平方米。主檯面闊9米,進深4米,後臺面闊5.8米,進深2.8米,戲樓基座體為料石砌築,樓頂為筒瓦坡簷,木質舉架承重結構,為歷代村民的娛樂中心。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古驛龍窩石牌樓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槐嶺尚武院:建於明清兩代,院落佔地面積370平方米,建築面積290平方米,因先祖尚武而得名。前後兩院分別與兩巷互通。二進門屋為二層磚木樓室,面闊5間,通高6米,青瓦坡面,垂花門樓,內院正房面闊三間,通高5米,廂房為碹石窯居,門洞、門柱、券臉、龍口,精雕細琢,渾厚大方。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榆坪呂字院:明清建築,佔地230平方米,建築面積180平方米,前後兩院平房,樓房石磚木結構,排水五院並通,謂五龍暢遊。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槐嶺巷老槐樹枝繁葉茂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礓碴頂大院:建於明末,佔地約5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320平方米,佈局巧妙。內藏後院,後門與外相連,兩院對稱,因二十三磴礓礤臺階而得名。主房面闊三間,通高7米,碹石窯居平屋面;廂房為二層木質舉架承重結構,硬山青瓦頂,為典型的北方四合院結構。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礓碴頂大院之二十三蹬礓碴臺階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龍窩石樓居:石樓居高8至10米,寬窄不一,石牆、石柱、石門礅、石碹,面街而建,集倉儲、飼養等各種功能,居住安然。石樓建造依山就坡,不佔耕地,就地取材,堅固持久,通氣良好,光照充足,冬暖夏涼,是北方山區特色建築。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石爛坡古道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龍泉大街近景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龍泉大街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龍窩石樓群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棗園巷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棗園田字院:為一門四組合院落,建於明清兩代,佔地約56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360平方米。進大門由縱向並聯四座院落形成多軸線的建築群體,組合為單元式田字形四合院,且與三巷相連,各院均為碹石窯居與磚木舉架樓屋組合而成,生活起居設施配套,功能齊全。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橋頭品字院:為一門三組合院落,建於清代,佔地約63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450平方米。由三座四合院品字形組合而成。院落由碹石窯居平房與磚木結構坡頂樓屋組合,院主房面闊三間,通高6米,木質舉架承重結構,屋頂佈局嚴謹。大門兩側有上馬石,下馬石。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榆坪巨字院:建於明清兩代,佔地190平方米,建築面積260平方米,前院單層瓦房,中樓通高6.5米,面闊10米,青瓦布頂,磚木結構。後院正房面闊7米,通高4.5米。地窯6筒,門面向街,上下房組成石樓,節省佔地,增加建築面積。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袖珍院:明清建築,佔地12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平方米,二層石碹窯頂,廂房臨街,門屋為瓦屋,廚房做隱壁,門前涼臺,水井,設施齊全,結構獨具,堪稱山區建築精品。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三聯院:始建於明代,佔地350平方米,建築面積280平方米,充分利用空間,窯頂上建院,上下通高9.0米,構成石樓,外觀氣魄,設施完善,排水均依八卦,三個四合小院組成三元一體的三聯院。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藏龍飛渡一一渡槽


井陘小龍窩   古驛龍窩風光及龍窩寺名人題壁石刻

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