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逆勢融資的真相,茶飲行業還有空缺C位麼?

實戰派CFO,你身邊的超級大腦

Battles tested CFO, your own brain trust

喜茶逆勢融資的真相,茶飲行業還有空缺C位麼?

作者 | 任佳敏

編輯 | 王騰


停業、關門、現金流緊張、倒閉……


這是在疫情三個多月中,餐飲行業聽到的最多的詞彙,但讓人出乎意料的是,3月23日,喜茶對外宣稱已完成C輪融資,資本方由高瓴資本和Coatue Management聯合領投,投後估值或將超過160億元。


去年7月,喜茶在一輪由騰訊和紅杉資本領投的融資,投後估值90億。在不足一年的時間內,喜茶的估值已暴漲了近8成。


難道說疫情還未結束,實體經濟的春天就來了?


喜茶逆勢融資的真相,茶飲行業還有空缺C位麼?

關於喜茶融資

可能存在一個誤解


“雖然喜茶在3月23日才通過公關稿對外公佈已完成了C輪融資,但完成融資的真實時間點和發佈公關稿的時間點之間,往往相差好幾個月。也就是說,喜茶的C輪融資在疫情爆發之前就已經敲定了。”眾暉資本創始合夥人張超如是說。


喜茶逆勢融資的真相,茶飲行業還有空缺C位麼?

眾暉資本創始合夥人 張超


事實上,對於融資來說,一些投資人疫情之前已經看好的項目,現在也都處於觀望的狀態,而餐飲類的項目想要在這個非常時期拿到融資更是難上加難。


而喜茶為何現在公佈融資情況?


顯然,現在公佈融資的目的更多為自己的下一輪融資做宣傳,讓感興趣的資本可以提前關注到喜茶的融資進展,隨時做好跟投的準備,同時也有提振士氣和打壓競爭對手的意味。

喜茶逆勢融資的真相,茶飲行業還有空缺C位麼?

喜茶VS瑞幸

誰才是國貨之光


自從瑞幸自爆財務造假以後,不少人把眼光再次放在了喜茶身上,同樣是飲品行業,同樣是獲得資本青睞,同樣在這兩年估值高企,到底會不會又是一場資本遊戲?


喜茶逆勢融資的真相,茶飲行業還有空缺C位麼?

有業內人士認為,新式茶飲估值體系是根據市場空間、門店數、收入規模、區域複製能力、企業發展增速、盈利能力、品牌力等指標綜合考慮給出的市場定價。


喜茶的估值體系和近幾年的擴張速度,跟瑞幸簡直有得一拼,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嗎?


在投資人眼中,瑞幸跟喜茶有著本質的不同,不僅一個屬於茶飲,一個屬於咖啡,在操作模式上也不盡相同,瑞幸的團隊屬於“資本高手”,用“畫餅”畫出來市場份額,然後拼命去做運營數據,其運營動作就是瞄準著資本故事去展開,為了圈錢而做事。


而喜茶則不同,首先奶茶有著更廣泛的消費者基礎,可以說是一種傳統飲品。喜茶團隊在早期花了更多的時間去研究產品和口味、實實在在運營店鋪,而不是一味地擴張店面數量。


2018年8月,喜茶的高管透露喜茶的平均單店月流水100多萬,最高的一家單月營業額能到300多萬,而2019年單店流水還在進一步增加。單店月營收300多萬是什麼概念?這意味著喜茶有著非常強大的現金流,根本就不缺資金。


與此同時,喜茶還花力氣打造有競爭力的管理體系和產業鏈,喜茶具有非常成熟的SOP系統。該系統將製作一杯茶的流程拆分為下單、貼杯、製茶、鏟冰、打杯、掛泡、加奶蓋、出杯等多個模塊,每個模塊都有不同的人負責。由於製茶流程的拆分,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