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濤學習心得:吃輔食的量以及方法

今天給大家分享下崔玉濤的一些關於輔食的知識,希望對各位新手媽媽有用哦!


崔玉濤學習心得:吃輔食的量以及方法


1.當輔食還不能作為一頓飯時,要先給孩子喂輔食,緊跟著喝奶。這樣可以使孩子一次吃飽。因此不會養成少量多餐的習慣。少量多餐不僅可以影響孩子進食的興趣,還會影響消化的效果。換一種方式說,添加輔食後,孩子的進食時間和次數都不應該有明顯改變。所不同的是兩次餵奶前有輔食的先期食入。


崔玉濤學習心得:吃輔食的量以及方法


2.之所以建議輔食要在餵奶前食用,是因為持實保持孩子的飢飽感覺。兩次餵奶間給孩子添加輔食,此時孩子還未飢餓,對輔食興趣不大;進食後也未必吃飽;下次吃奶時又還未飢餓,造成對奶的興趣降低。週而復始,孩子失去了“飢”和“飽"的感覺。進食興趣降低,胃腸功能下降。


崔玉濤學習心得:吃輔食的量以及方法


3對於嬰兒營養米粉,還是建議用水衝調。由於營養米粉來自西方,所以很多衝調建議是依據西方人的生活習慣而言。西餐多含奶油,所以他們建議可用奶粉衝調米粉

對於中餐的餵養習慣,還是建議用水衝調米粉,然後逐新添加菜泥、肉泥、蛋黃等。逐漸向正常的中餐靠近


崔玉濤學習心得:吃輔食的量以及方法


4.我通常建議8個月後再給嬰兒加蛋黃,一歲後添蛋清。我推薦第一輔食是要兒配方米粉,因其中強化嬰兒所需營素,包括鐵、鈣等。對配方米粉適應後,可逐漸添加菜泥(綠色葉狀菜、根莖狀菜)、肉泥、蛋黃等。蛋黃與肉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交替添加可。沒必要每天必須添加一個蛋黃。菜泥製作簡單,一般用料理棒就可以完成


崔玉濤學習心得:吃輔食的量以及方法


5由於母乳和配方粉都是液體食物,水份佔80-90%,因此正常餵養下,無需添加水。配方粉喂為定量餵養,在孩子出汗等増加時,會有缺水可能;而母乳餵養為非定量餵養,出汗多等情況,可以通過多吃幾口奶解決補水問題。添加輔食後,應該增加水入量,可以根據嬰兒排尿的顏色,適當補充水份


崔玉濤學習心得:吃輔食的量以及方法


6.僅蛋黃或雞蛋羹作為一次輔食,並不科學。雞蛋中富含蛋白質,幾乎不含碳水化合物,但幼兒最易從碳水化合物獲得能量。一次飲食中僅是雞蛋,人體會將部分蛋白質轉換成能量,既浪費了蛋白質該發揮的促進生長的作用,又增加了體內代謝負擔。若雞蛋與米粉、粥等同服,會增加蛋白質的利用率


崔玉濤學習心得:吃輔食的量以及方法


7孩子每次到底應該喝多少奶或吃多少輔食?只有孩子自己オ能知道。如果每次都能將為其準備的奶喝完或輔食吃完,同時沒有嘔吐、腹瀉等不適表現,家長就可以逐漸給孩子增加奶量或輔食量。孩子對食物的接受狀況非常重要。家長千萬不要以其他孩子的進食狀況作為自己孩子進食的標準


8觀察要兒是否能接受某種輔食需要至少三天。所以給嬰兒添加輔食要一種一種添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