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墜床,多數家長的第一反應是錯的

在寶寶3到4個月左右,剛學會翻身後是最容易墜床的。墜床是家長非常擔心的問題之一,但有時又會發生。一旦發現孩子墜床,家長應該怎麼處理呢?

寶寶墜床,多數家長的第一反應是錯的

非常能理解家長心疼孩子,追不及待要把孩子抱起來的心情,但是面對嬰幼兒意外,家長必須“科學、鎮靜”地處理。孩子墜床後,千萬不要馬上將孩子抱起。為有些損傷是比較隱蔽的,但是“抱起”的過程動作太大,容易將隱蔽的損傷變大,比如,脊柱裂縫損傷在抱起過程中可能造成橫斷傷。

所以大部分家長在遇到孩子墜床時的這個第一反應,抱起孩子,是錯的。

孩子墜床以後,家長不要馬上將孩子抱起,應該靜觀10~20秒,首先觀蔡孩子有沒有活動性出血。如果有的話,立即通過接壓給孩子止血。

寶寶墜床,多數家長的第一反應是錯的

然後觀察孩子有沒有出現肢體或運動障礙,如孩子某側肢體不動或者運減少。如果孩子沒有出現活動性出血和運動障礙,可以抱起鬨孩子,直到孩哭鬧停止。另外,要儘量鼓勵孩子自己運動。

再接著要觀察孩子神經系統有沒有出現異常表現,比如嗜睡、尖叫、 哭鬧不止、異常動作等。如果出現或者懷疑出現異常,應送醫院檢查。如果沒現神經問題,再關注孩子著地部位有沒有出現血腫,如有,用冷毛巾進敷,以減少出血量。如果三天後還未吸收,可以用熱毛巾熱敷。

如果孩子沒有明顯問題,家長仍然要仔細觀察孩子的後續表現,睡眠,進食、玩耍等規律是否有改變,對創傷後特別愛睡覺的孩子,家長更應注意。

寶寶墜床,多數家長的第一反應是錯的

頭部或其他部位出現紅腫或淤斑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內傷。有內傷的孩子往往會出現反常的表現。如果孩子神志清楚、行為正常,24小時後仍然沒有任何異樣表現,就不用擔心了。

墜床時有發生都是家長預防措施不當。應鼓勵嬰兒睡小床,並將小床扶欄抬高。這雖然增加了大人護理或餵養小朋友的麻煩,但安全第一呀!

以上分享自崔玉濤<>,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圖文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