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扶貧路上寫忠誠

早上7點30分,雖然離開上班時間還有一個小時,可鳳城市扶貧開發事務中心主任王剛就已經做到辦公桌前,打開電腦開始了一天緊張的工作。在王剛辦公桌旁邊的書架上,放著一塊雪白的紗布,上邊粘著透明膠帶。沒人的時候,他就戴上眼罩工作,聽見有人敲門,就趕緊摘下來。"雖然已經做過兩次手術,但是兩隻眼睛焦距不一致,不戴上眼罩,看電腦或寫材料就不清楚,有人來了我就摘下來,怕大家擔心。"

從頭學習 在幹中學

2017年9月,37歲的王剛從鳳城市電子政務建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的職務調到鳳城市扶貧開發辦公室任主任(2019年2月更名為鳳城市扶貧開發事務中心)。初到新崗的王剛面對的是一間辦公室,兩個扶貧"新兵"。

王剛:扶貧路上寫忠誠

王剛說:"剛開始時,可真難呀。"三人擠在辦公室裡,文件、檔案,擺滿辦公桌;電話鈴聲此起彼伏,手機、座機交替接打,甚至同時進行……當年9月末,這個年輕的團隊又迎來了"全省當年貧困人口退出"這項任務。當時全市6645戶14190人建檔立卡戶,誰該退誰不該退?這樣的環境,該如何開展工作?

時間緊任務重,面對著新崗位新業務,作為扶貧戰線的新兵,王剛感覺壓得他喘不過來氣兒。他說:"組織把工作交給了我,咬著牙也得衝上去。"不懂業務怎麼辦?從頭學習、在幹中學。他把國家扶貧相關政策、上級下發的各類文件、指導資料統統找出來,擠出時間學。為拓寬扶貧工作思路,他積極向上級請教。省辦幾個主管業務的領導接到基層打來的電話,開始有些不適應,後來都成了他的好老師、好朋友。他走出去向其他縣區學習,並把幾個扶貧基礎工作較好、從事扶貧工作時間長的鄉鎮扶貧主任請來,共同研究扶貧動態調整方案。同時,他還為全市扶貧辦戰線同志們加油打氣,讓大家樹立必勝的信念。

功夫不負有心人,歷時三個月,在王剛的帶領下,漂亮地打贏了第一場戰役,全市退出貧困人口4571人。

時時、事事親力親為,使王剛成為扶貧中心的業務大拿。"五個一批"部門責任分工、扶貧風險防控、產業項目資金使用、檔案整理歸納,包括鳳城脫貧一些關鍵指標和進展,王剛都爛熟於心。他常開玩笑說:"我不是當官的命,什麼事兒都得自己清楚,心裡有數不慌。"在他的努力下,鳳城市扶貧開發事務中心工作人員已有8人,人人都成了業務骨幹、扶貧尖兵。

開拓思路 敢於擔當

鳳城市的"幹"字精神深入人心。王剛常說一句話:"黨員幹部首先要講政治,不能老早就擺困難談條件,既然組織信任,沒啥說的,就是一個字,幹!"


王剛:扶貧路上寫忠誠

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三年戰役打響,這是一場攻堅戰、決勝戰、必勝戰。王剛深知黨和國家這項歷史使命的重要性,深知自己身上的擔子有多重。新年伊始,王剛便把目光放在了產業扶貧上。

2018年2月,在王剛的研究論證下,鳳城制定印發了《脫貧攻堅項目實施計劃》、《扶貧開發項目管理辦法》、《扶貧發展資金管理辦法》等五個制度,建立了鳳城扶貧項目庫,並在全市21個鄉鎮逐漸推廣實施。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輸血遠不如造血讓貧困戶更有奔頭過上好日子。"王剛說:"扶貧資金以項目為支撐猶如源頭活水,既可錢生錢當年見效,又可持續性發展"。2018年,鳳城全市1750建檔立卡人口、5個省級貧困村依靠發展產業項目全部脫貧。這一年,鳳城扶貧資金績效獎考核取得了全省第三,丹東市第一名的好成績。

王剛創新提出"1+N"產業模式。他說,"一"就是一戶貧困戶,"N"就是多項產業項目疊加覆蓋,簡單說,就是每個建檔立卡戶都能夠實現多個產業收益。在他的溝通下,先後有大興鎮、石城鎮、沙裡寨鎮、雞冠山鎮等六個鄉鎮共計661.9萬元通過飛地方式投入到鳳城市內龍頭企業中,收益率最低達到10%。鳳城全市產業覆蓋率達到100%,產業收益覆蓋到全部建檔立卡戶,最高達到人均年增收1500元,成為丹東地區扶貧產業資金集中使用效果最好、安全率最高的地區之一。許多企業家說,王剛人品好,說話守信譽,做事敢擔當,他不是為自己跑路子,而是為鳳城的扶貧事業在奔波,"只要他找到我們,這個忙我們一定要幫。"

2019年5月,鳳城市以"發揚'幹'字精神,夯實產業項目,打造脫貧文化,激活內生動力"為課題,在全省扶貧產業現場會上做了交流發言(縣級市僅4個);鳳城的扶貧經驗材料在遼寧日報專版發表。

王剛敢拍板、敢定事兒,無論基層部門碰到什麼問題,到了王剛這裡,只要不違反政策,就辦;不行,就給一個很明確答覆。有人問他:"你什麼事兒都敢拿主意、定方向,出了問題怎麼辦?" "我是一名黨員幹部,只要對全市脫貧攻堅有利,只要能夠解決困難戶的實際問題,我不怕。" 王剛說:"三年攻堅戰不能打成持久戰。"

心繫扶貧 忘我付出

王剛每天早上七點半準時到單位上班,中午或叫外賣或不吃飯。扶貧中心距離政府食堂大約10分鐘路程,他卻不願浪費時間。他一天忙得團團轉,寫材料、寫公文、和五個一批部門溝通銜接、和鄉鎮主要領導安排工作……累了,他就中午在辦公室眯一會兒,晚上很少能按時下班,週末加班成了常態。

長年超負荷工作,讓王剛的身體每況愈下。2018年10月14日上午,他正在寫材料,忽然感覺右眼看東西有陰影。他以為可能是"十一"期間連續加班,沒休息好出現的暫時現象。第二天一早,他右眼陰影繼續擴大,到醫院檢查得知,是視網膜脫落,必需馬上去瀋陽或北京治療。但他還是在第一時間回到單位,召開全體會議。那次會開的確實有點長,他不想把實情告訴同事,怕大家為他擔心而影響工作,只想盡最大的可能地把工作安排好,安排得細緻些。因為連他自己也不知道,這一去何時能回到崗位,他已做好了離崗的思想準備。

10月23日,因為視網膜脫落,王剛在瀋陽醫大四院做了眼部手術,30日出院。出院以後,他按醫囑靜臥一個半月。儘管這段時間,他沒有出現在工作崗位,但他一直在遙控指揮工作,僅手術那三天沒有接打電話。12月中旬剛可以下床,他又戴著眼罩早上7點30分準時出現在辦公室裡。2019年3月18日,王剛的眼睛做了第二次手術……

王剛:扶貧路上寫忠誠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這一年也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王剛說:"在偉大的歷史進程中,我能夠參與其中,是一種幸運。"在我國脫貧攻堅事業中,有無數基層扶貧工作人員,為了讓貧困老鄉追趕上實現小康夢想的步伐,兢兢業業,超強度工作,超強度付出,燃燒自己鑄就忠誠。

文:任國良 李琦

圖:鳳城市扶貧開發事務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