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掐死5歲女兒:我是自閉症,但我沒有天才,我不配活下去嗎?

父親掐死5歲女兒:我是自閉症,但我沒有天才,我不配活下去嗎?

卷兒媽愛科普

腦科學/在家早教/育兒故事

關注

2016年1月,湖北一位父親,親手掐死了5歲的自閉症女兒。

人們在譴責這種行為的同時,卻也有自閉症患兒的家長聯名上書,請求輕判這位爸爸。

我很能理解這位爸爸,但孩子是無辜的。

自閉症不是心理問題,而是由於大腦異常導致的一種生理疾病

父親掐死5歲女兒:我是自閉症,但我沒有天才,我不配活下去嗎?

他們無法與外界正常交流,他們會不明就裡地尖叫、瘋跑、自言自語、自我傷害(用頭撞擊傢俱、牆壁),襲擊他人,一遍又一遍敲擊一個物品等等。

每一種行為都讓其父母心疼又抓狂,每一次失控都在消磨父母的耐心。

但自閉症孩子失控的背後,其實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在尋求自我的平靜。每一個患有自閉症的孩子,都需要加倍的呵護。

某些自閉症孩子身上有天才的一面(大概只佔2%~10%),他們在繪畫、音樂、藝術或數學上有過人的天分。但這些天才,也並不是一出生就被人發現的。他們展現出天才的背後,都有一個包容的家庭,包容他的社會。

比如,電影《雨人》中雷蒙的原型Peek,就多次被建議送去社會福利機構,但他的父親堅持培養他的愛好和天賦,買來大量的書供他閱讀。雖然他智商只有87,卻能背誦12000本書!

父親掐死5歲女兒:我是自閉症,但我沒有天才,我不配活下去嗎?

再比如,中國雨人周瑋多次被學校拒收,直到他10歲時經過母親的反覆哀求,才能在小學旁聽到5年級,之後又被迫退學。退學後,幾乎與世隔絕的他每天在家玩計算器,後來他母親才驚喜地發現他的數學天賦。

父親掐死5歲女兒:我是自閉症,但我沒有天才,我不配活下去嗎?

所有自閉症的天才,都是經過艱苦的培養與訓練才能養成。

天才容易被看到,沒有展露天賦之前,請給孩子再多一點耐心。對自閉症患者如此,對每一個孩子都應如此。

自閉症的症狀雖然會伴隨終生,但是,通過正確的教育和行為干預,大多數自閉症患者都能夠獨立,能夠自理,不需要或者需要很少的看顧,也能夠以自己的方式為社會做出貢獻。

▶ 自閉症孩子就在我們身邊。

下次,當你在餐廳裡、商場裡、公交上,遇到一個歇斯底里尖叫的孩子,一個總是在做重複動作的孩子,一個反覆說著相同詞語的孩子。請給予更多的包容和愛心。

他們並不是沒有教養的“熊孩子”,家長也並非沒有好好教育,他們只是生病了,這類孩子及其家庭需要社會更多的理解。

今天是“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希望這類孩子,這些家庭,被看見。我們一起加油讓愛來 讓礙走。

·END·

卷兒媽愛科普

親子、心理、教育,育兒育己

作者|卷兒媽

4歲女孩小卷兒的媽媽

科學育兒實踐者與分享者,

著有《好方法培養出最優秀的孩子》

《提升女人幸福力的10堂課》

個人公眾號:卷兒媽愛科普(ID:juanr-m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