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首古詩中看出,人生不可複製,但可預測結局

翻 版

/賣布的隨筆

南宋的某個春日,陸游閒適地坐在自家院子裡,品讀著唐朝的詩。當他讀到杜甫的七律《江村》,不禁搖頭晃腦吟出了聲——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魚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從二首古詩中看出,人生不可複製,但可預測結局

吟罷,先是拍手稱妙,隨後又扼腕嘆息:詩寫得不錯,人活得太窩囊!說起來,你老杜也算是滿腹經綸的學者,在社會也還有些名氣,跑到哪裡不好混,偏偏呆在什麼江中村 ,整天遊手好閒的看什麼燕呀鷗的。你自娛自樂也就罷了,還叫老婆畫棋盤兒子做魚鉤陪著你一道玩,簡直荒唐透頂,不可理喻!要知道你一家老小的生活來源全指著朋友們接濟,若是哪天接濟不上,豈不讓全家都去喝江風?!

對照自己,陸游感覺良好,事業小成,家庭小康,生活小資。越發覺得杜甫坐享民間低保,好逸惡勞,不思進取,毫無人生目標和家庭責任感。就開始鄙視他——同為文藝男,我能做到的,你卻做不到,相反你能做到的,我卻能做得更好,比方我一眼看出這首詩以《江村》為題, 不如換作《閒意》更為妥帖。也罷,生不同時,當面讓你糾正確也為難,不妨陸某就以《閒意》為 題,賦詩一首:

柴門雖設不曾開,為怕行人損綠苔。

妍日漸催春意動,好風時卷市聲來。

學經妻問生疏字,嘗酒兒斟瀲灩杯。

安得小園寬半畝,黃梅綠李一時栽。

從二首古詩中看出,人生不可複製,但可預測結局

(簡注:詩中所述是陸游當時的生活環境、家庭閒趣。杜詩亦然。區別在於陸游是朝廷命官,杜甫是無業遊民, 故二者生存狀態和生活願景各有不同。)

詩成之後,陸游很得瑟,更認為杜甫這個屌絲,人文都跟自己不在一個檔(人猥瑣,詩與時代唱反調)。於是為了顯擺,便以詩示人,廣發朋友圈。陸游朋友圈多,政經圈文藝圈娛樂圈,自然獲得很多點贊和關注,更何況水平確實不賴,一時間廣為傳誦,風頭不亞於當下的網紅。

若干年後,有個賣布的在研析古詩時,幾經比對,最終判定陸游的《閒意》不過是杜甫的《江村》的翻版。並且認為陸詩有一股炫富的意味,遠不如杜詩所表現出的甘守清貧的從容與淡定。

賣布的還知道,那個在《閒意》詩中爭杯嘗酒的幼子陸子遹,長大成人後也做了官,但因媚上欺下,貪贓枉法,很快被朝廷判刑投進了大牢。

而杜甫的兒子,一生留守江村,以耕漁為業,史無留名。

從二首古詩中看出,人生不可複製,但可預測結局

從二首古詩中看出,人生不可複製,但可預測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