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富贵,勿相忘。初成就,抛九霄

苟富贵,勿相忘。初成就,抛九霄

陈胜年轻时和大家一样的穷苦,迫于要生活下去,就给极少数富人种地。

苟富贵,勿相忘。初成就,抛九霄

上图:陈胜塑像,今河南商丘市永城市芒山镇。

当时,华夏正值“有史以来第一次大一统后”激进的社会改革。

大一统后产生的问题,秦朝秦始皇急于想一口吞解决,忘记了饭、还是要继续一口一口吃的,结果刚刚统一天下的秦朝,急于一口吞解决,于是消化不了,压得大家都踹不过气来。

苟富贵,勿相忘。初成就,抛九霄

秦始皇嬴政

其实秦朝统一天下也是秦国几代君王前赴后继努力的结果,秦始皇是站在祖宗们不断努力的基业上,最终才是凭着自己的本事,完成了祖宗们的心愿。

陈胜这个穷人的确与众不同,之前全天下的人都认可出身论,穷人就是穷人,应该安于天命,富人们的事情轮不到穷人说三道四,大家都这么认为的。

苟富贵,勿相忘。初成就,抛九霄

陈胜人穷志不穷,偏偏和全天下的穷人想得不一样,整天想着、念着、也要成为极少数富贵人的富贵事情。

大家开始的时候,都觉得陈胜这个年轻人云里雾里、神神叨叨的,脑子肯定不正常。直到陈胜发动的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开始,从此以后,就从安于天命的千年固有观念,转变成“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观念。

陈胜当时很同情和自己命运相同的人,认为底层不应该欺负底层,应该互相帮助。有一天,他对一起耕田的伙伴们说:“弟兄们,以后如果我们有谁富贵了,可别嫌弃和忘了一起受苦受累的穷弟兄们,一定要富贵一起同享啊”!

大家听到后,都觉得非常的搞笑:“我们穷人能够有给富人种田的福气就很满足了,哪儿来的富贵?做梦呢!”

陈胜怀才不遇地郁闷道:“哎,燕雀怎么知道鸿鹄(音:湖)的志向”。

苟富贵,勿相忘。初成就,抛九霄

苟富贵,勿相忘。初成就,抛九霄

燕雀:麻雀,这里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鸿鹄:天鹅,这里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秦始皇的第二个儿子胡亥继位后,宠信起太监赵高。

原来是贵族的赵高,因为母亲触犯了秦国的恶法,受株连,割掉后,发配后宫做太监。

好好一个贵族男人,割掉后做一个太监,赵高越想越仇恨,一心想报仇,为母亲报仇、为受株连的家庭成员们报仇、为自己报仇,杀君王一个人赵高觉得太没劲,要杀就杀整个秦国,让秦国完蛋,才解赵高的仇恨,哪怕是玉石俱焚。

苟富贵,勿相忘。初成就,抛九霄

大太监赵高

机会来了,秦始皇驾崩后,赵高大力扶植只喜欢听好话的胡亥做皇帝。

就这样天天说好话,天天让胡亥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无所不能,无所不通,无所不晓。让秦二世胡亥处于天天膨胀状态下,要使其灭亡,就让其膨胀。

秦二世胡亥很快就把一心想报仇的赵高当作比亲人还要亲的心腹加恩人了,对他严重消耗国力、严重让底层受不了的主意言听计从。

苟富贵,勿相忘。初成就,抛九霄

昏君加暴君的秦二世胡亥

赵高让秦二世胡亥对全天下大举征兵,然后去戍守边境。

陈胜也在征发之列,并被任命为带队的大队长。

陈胜和其他900名穷苦农民在两名朝廷监督官的监督下,日夜兼程赶往指定时间、指定地点的的边境戍守。

当行至大泽乡时,遇到连天大雨,道路被洪水阻断,无法通行。大伙眼看抵达指定边境地点的期限将近,急得不得了,没有了主意,不知如何是好。

秦朝的恶法规定,凡戍边的人员,不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者,不问具体客观原因,全部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处以斩首。大家想想也可怕。

就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陈胜毅然决定谋划起义。

晚上的时候,陈胜悄悄找有共同语言的吴广商议。

吴广,也是穷苦农民出身,哥俩虽然结识不久,但已是无话不谈的密友。

陈胜对吴广说:“我们如今的处境,去也是送死,现在天下已经被秦朝严密监控了,逃亡被抓回来也是死,反正都是死,还不如拼了,如果拼成功了,我们这些难兄难弟还可以大富大贵”。

陈胜这个人,别看穷苦农民出身,没有膨胀之前,很赋有政治脑子,对吴广说:“天下人已经苦于秦朝恶法统治很久了,老百姓对秦朝的苛捐杂税、徭役刑罚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我听说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的第二个儿子,本不应继位,该继位的是长子扶苏。扶苏由于屡次劝谏的缘故,惹得他父皇不开心,被派往边境带兵,却被太监赵高联手秦二世胡亥杀害了。还有一位名人叫项燕,曾是楚国名将,战功卓著,又爱护士兵,很受人爱戴。现在天下人还不知这两个人是生是死,我们何不假借这两个人的名义号召天下人起来反抗秦朝的恶法暴政呢”?

吴广一听,开心了,觉得好朋友陈胜的话,也很符合自己的胃口,觉得他的这个主意非常符合当时的人心,于是就完全支持陈胜“死秦国”、“举大计”的决定。

苟富贵,勿相忘。初成就,抛九霄

陈胜和吴广是想明白了,但那些穷苦的农民弟兄们脑子还没有开窍,得想个办法。

于是,他们两个人用朱砂在一块绸帕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大字,塞到渔民捕来的鱼肚子里。弟兄们买鱼回来吃,发现了鱼腹中的这三个大字,惊呆了,开始觉得陈胜属于那种天命所归的人。

为了更加让弟兄们觉得陈胜属于天命所归的人,陈胜又让吴广潜伏到营地附近一座荒庙里,半夜里在寺庙旁点燃篝火装作鬼火,模仿狐狸声音,反反复复大声呼喊“大楚兴,陈胜王”!正在睡梦中的弟兄们被惊醒后,再一次惊呆了,觉得陈胜肯定是上天派来干大事的人,上天肯定要成全陈胜的“苟富贵,勿相忘”,不用再有一丝一毫的疑虑了,再疑虑,不是陈胜脑子有毛病,而是我们弟兄们自己脑子严重有毛病了。

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趁两个负责监督的朝廷监督员喝酒,脑子不清醒的时候,吴广带领大家,故意大声扬言要逃跑,以激怒这两个监督员。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哦,写错了,应该叫监督不喝酒,喝酒做不好监督员的思想引导工作。

喝得酒气冲天的这两个监督员果然大发怒火,失去理智,失去自我保护的理性判断力,当着陈胜、吴广这么多铁杆弟兄们的面,责骂和用鞭子痛打吴广,这就立刻激起了铁杆弟兄们严重的反抗情绪。

看到吴广被痛打,所有弟兄们义愤填膺,聚拢起来共同对这个两人要个说法,这两个监督员看到这么多人怒火冲天地对付自己,这才酒醒了很多,吓得慌乱了。

于是吴广乘乱夺下其中一名监督员的佩剑将其杀死,陈胜也乘这个大好气氛杀了另外一名监督员。

杀死了这两个代表中央朝廷的监督员,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了,这就好办了。

苟富贵,勿相忘。初成就,抛九霄

随后,陈胜把900名农民弟兄们召集在一起,大声说道:“我们在这里遇上了大雨,已经不可能按期抵达指定地点了,而误了指定的时间,大家都要被砍头,反正都是死,不能窝囊废地去死,要死就要死得英雄壮烈,让全天下人都知道我们是英雄,如果成功了,大家一起共享富贵,王侯将相难道就是天生的贵种吗?”

陈胜鼓舞人心的激情话,激活了这些铁杆穷弟兄们不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做梦都不敢想的想法。弟兄们奋勇高呼:“陈胜说得对,我们与其坐等死,还不如拼了,成功了,和陈胜一起共享富贵,我们愿听陈胜的号令”!就这样,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就这样爆发了。

苟富贵,勿相忘。初成就,抛九霄

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得到了大泽乡附近受苦受难的老百姓的积极响应,纷纷加入起义队伍。在陈胜、吴广率领下,不到一个月就连续成功攻下五个县,很快把起义的火种带到了自己的家乡中原大地。

陈胜在没有膨胀之前,其政治智慧、战略意识确实高妙。在控制了安徽、河南交界的大片地区后,决定进攻军事战略和政治战略要地陈城(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区。有的历史书称古陈城为陈州或陈县,是不对的)。

陈城曾经是楚国被秦国灭亡前的国都。而楚国当时是个人心向往的国,如果能拿下楚国曾经的国都,政治号召力、凝聚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对秦朝中央政权是个重大打击。于是,陈胜率领起义军浩浩荡荡直逼陈城。

陈胜打下陈城后,召集当地有声望的人共商大计。这些人虽不是来自穷苦农民,有的还是楚国的残余贵族,但他们也都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秦朝的恶法暴政,特别是看到了陈胜率领起义军短短一个月就成功取得几个县和战略要地,对陈胜十分地佩服,他们说:“将军恢复楚国的社稷,论功应当称王”。

苟富贵,勿相忘。初成就,抛九霄

但也存在着个别不同议论。有的人认为陈胜这是假借恢复楚国社稷的名义自立为王,陈胜完全就是为了自己的私心,不愿共同呼应。

陈胜经过深思熟虑,最后还是做出了称王立国的决定,就以楚国旧国都陈城为都城,国号为“张楚”,即张大楚国之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

陈胜打的旗号虽是“张大楚国”,但其实根本就不以恢复楚国故土为目的,而是要推翻秦王朝,自己代替秦王朝,自己做全天下唯一的王,在没有成功之前,暂且打着恢复楚国故土的旗号。

这才是陈胜的“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张楚,张大楚国的旗号,迅速展示了巨大的政治号召力、凝聚力,各地都来响应陈胜的号召。原六国贵族残余势力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有人带头了,也纷纷有了勇气,收罗旧部,起兵反秦。

苟富贵,勿相忘。初成就,抛九霄

陈胜任命好朋友吴广为假王(副王的意思),率领农民起义军的主力,一路西进直捣秦朝国都咸阳。

但让陈胜和吴广没料到的是,在直捣秦朝国都咸阳的半路,吴广一直攻荥(音:行)阳不下,起义军的主力西进严重受阻。

荥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附近还有秦朝囤积大量粮食的敖仓。拿下荥阳,既可切断秦军粮草供应,同时也解决了起义军自己的粮草问题。陈胜派重兵攻取荥阳的战略意图非常明确。当吴广攻取荥阳受挫的消息传回陈县,陈胜十分着急,为确保战略意图的实现,决定另派周文为将军率兵西击秦朝腹地,利用吴广大军牵制秦军主力的条件,绕过荥阳,直取函谷关。

苟富贵,勿相忘。初成就,抛九霄

周文大军斩关夺隘,势如破竹,一直打到离秦都咸阳仅百余里之地(今陕西临潼境内)。进军中,沿途百姓们奋起响应,队伍不断地扩大,达到百万之众。

以为秦朝腹地“岁月肯定静好”的秦二世胡亥,听到起义军逼近国都咸阳的时候,这才刚刚知道农民居然敢造反了。

当时秦朝军队分散在全国各地。大将蒙恬带着30多万秦兵,正在北方征伐匈奴,守卫长城;另有50万大军早已南下至岭南地区征伐。就算是调动比较近的几个郡县的军队也解不了燃眉之急。

在都城军备空虚,调兵不及的情况下,秦二世胡亥只好按照章邯(音:韩)的意见,赦免70万囚犯,封章邯为将军。

苟富贵,勿相忘。初成就,抛九霄

一个咸阳郊外的骊山,就有多达70万囚犯,有的确实是真的罪犯,但绝大多数只是因为秦的恶法而无辜成为囚犯,无论是真正犯罪的囚犯,还是无辜的囚犯,统统都受到了残酷孽待。

秦将章邯匆匆忙忙训练囚犯以阻击起义军。正在休整、轻敌的百万农民军被突如其来的70万囚犯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苟富贵,勿相忘。初成就,抛九霄

周文大军失败后,章邯带兵继续东进,围攻荥阳的农民军处处打不过这70万囚犯。受苦受难的农民和受苦受难的囚犯互相绞杀,而且还绞杀不过囚犯,这让指挥得当的秦将章邯很满意。

起义军将领田臧与副王吴广意见不合,认为“假王(吴广)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就对自己的部下说,大王陈胜认为吴广骄横跋涉、作战昏庸无能,导致西进的主力全军覆没,现在大王陈胜命令我一定要将吴广斩首,结果吴广被田臧的部下诛杀。

有的史学家认为是陈胜指使田臧杀害假王吴广的,有的史学家认为陈胜没有指使这一行为。但不管怎么样,杀害副王吴广的田臧没有受到大王陈胜的任何追究。

西进主力的农民军被秦朝的囚犯军全军覆没、吴广被杀后,形势逐渐不利农民起义军了。而且早在这个时候,陈胜“苟富贵,勿相忘”的承诺已经发生了根本大变化。

早先和陈胜一起给富人种田的一个同乡听说他做了大王,特意从老家来都城陈县找他,在门口对守卫说是陈胜的同乡故友,守卫进去报告给陈胜,但仍然没有回应。记住陈胜“苟富贵,勿相忘”的这位同乡就在门口外面一直守候着,盼望着即将到来的富贵。

有一次陈胜外出,这个同乡就拦着道路,一直不断喊着陈胜的小名,这才被召见,一起乘车回宫。因是陈胜的同乡故友,所以进进出出比较随便,有时也不免讲讲陈胜在家乡的一些旧事。陈胜觉得这很失自己的脸面,于是嫌弃这个同乡,叫士兵把他拖出去活活杀了。当年所说的“苟富贵,勿相忘”的话早抛到九霄云外了。

苟富贵,勿相忘。初成就,抛九霄

这件事情发生以后,陈胜众多的乡亲故友们担心自己也“有损大王陈胜的脸面”,担心被陈胜嫌弃而砍头,都自己主动离开了。

群臣和将领们向陈胜“汇报和总结当下局势情况”的时候,陈胜稍不满意,就抓起来治罪,这让群臣将领们非常的不服气:“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凭什么稍不满意就抓起来治罪,我们和你陈胜起义为的就是被你抓起来治罪啊!说好的苟富贵,勿相忘呢”!

陈胜以苛刻的方式对待群臣将领们,以苛刻的方式考察群臣将领对自己的忠心。群臣将领一旦让陈胜不满意,就予以惩治,惩治后,从此再也不重用他们了,处处设防着他们。群臣将领们因为这些缘故就不再亲近依附他了,纷纷离他而去,投奔其他反秦势力。

取得初步成就的陈胜,膨胀后,亲自把效忠于他的群臣将领们,以苛刻的方式,一个个赶走了,身边没有几个可以信任和可以为他独当一面的人了,还留下的身边人逐渐也不信任他了。

秦将章邯利用70万囚犯解除了起义军对荥阳的包围后,即刻一鼓作气,倾全力进攻起义军的“张楚”都城陈城。陈胜亲自率领农民起义军与秦军展开激战,虽奋力拼搏,但终究未能挽回败局,被迫退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准备重新聚集力量,再做反秦的努力。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会被跟随自己的车夫庄贾杀害。

苟富贵,勿相忘。初成就,抛九霄

车夫庄贾觉得陈胜“苟富贵,勿相忘”的承诺是不可能兑现的,万一让陈胜稍不满意,还会被陈胜叫士兵拖出去斩了。在杀害陈胜后,即刻投降秦军,试图在秦军那里谋求富贵。

苟富贵,勿相忘。初成就,抛九霄

陈胜被杀害后,有政治智慧的人觉得还是要继续打着陈胜“张楚”的大旗,为反秦事业所用。

陈胜旧部、将军吕臣重举“张楚”义旗,组建自己的“苍头军”,从秦军手中夺回“张楚”国都陈城,处死了投降秦军的车夫庄贾。

原奉命东下发展的部将召平,也假借陈胜的名义,拜原楚国名将项燕的儿子项梁为先锋大将军,使之渡过乌江,西进抗击秦朝腹地。处于低谷的反秦斗争,再次被赋有政治智慧的人恢复了生机。

三年后,虽是无赖出身,但有容人之度,会用人才的刘邦,他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杀入咸阳,推翻了暴秦统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