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不賺錢,劉德華為什麼還要投資拍《熱血合唱團》?

劉德華主演、投資、監製的《熱血合唱團》上映後遠未到達預期。業內人士預測,該片票房將止步於5000萬。

這可能是劉德華主演電影的最低票房。除掉劉德華超過3500萬的主演加監製費用(參考《掃毒2》),《熱血合唱團》百分之百要讓他虧得流鼻血。

明知不賺錢,劉德華為什麼還要投資拍《熱血合唱團》?


支持者贊之為蜜糖,反對者視之為“毒藥”。劉德華撐不起票房的言論,再次甚囂塵上。

在電影圈呼風喚雨30多年,主演150多部電影,投資多部文藝片失利的劉德華,難道會不知道投資《熱血合唱團》極有可能會虧錢?

明知可能賠錢還要拍《熱血合唱團》,劉德華意欲何為?

一、《桃姐》的投資故事

2011年,香港知名導演許鞍華找到天王劉德華。希望他念及當年《投奔怒海》的情誼,投資她的新電影《桃姐》。

找到劉德華之前,許鞍華已經在無數投資商那裡碰得頭破血流,哪怕她拍過《天水圍》等橫掃金像獎的文藝片。

明知不賺錢,劉德華為什麼還要投資拍《熱血合唱團》?


原因無他,《桃姐》是文藝片。文藝片能不能賺錢,講究投入與產出比的投資商,一清二楚。

最終,劉德華念及舊情投資,為了票房,他甚至零片酬主演,以減輕許鞍華的壓力。

這符合劉德華的一貫人設。

皇天不負有心人。《桃姐》大獲成功,不僅橫掃各大電影節,讓劉德華拿獎拿到手軟,而且票房破億。

尤其是在臺灣金馬獎頒獎典禮上,因《無間道》敗給梁朝偉的劉德華豪氣干雲:我說過,你們不給我,我會花錢買的。

劉德華真的成了大贏家?其實,按照投資分成比例,投資方僅能分到3300萬左右。如果算上劉德華的天價片酬,《桃姐》並不賺錢,甚至是虧錢的。

二、《我的少女時代》創造的文藝片神話

2014年,臺灣導演陳玉珊籌拍電影《我的少女時代》,請來王大陸、宋芸樺等一眾新人主演。

沒辦法,資金有限,只能讓物美價廉的新人扛大樑了。

明知不賺錢,劉德華為什麼還要投資拍《熱血合唱團》?


陳玉珊又請來陳喬恩、言承旭在電影中客串,為票房保駕護航。

即使是如此陣容,陳玉珊仍擔心票房難達預期。幾番思量之後,作為劉德華鐵粉的她,找到劉德華,請其客串。

讓她想不到的是,劉德華看了劇本後不僅慨然應允,而且投資1500萬元。

雪中送炭+錦上添花,還有啥說的,開拍。

《我的少女時代》有兩版劇本,一個是有劉德華客串的,一個是沒有劉德華客串的。

我們看到的是第二個版本,劉德華雖是客串,但女主自少女時代就想看劉德華的演唱會,成了電影的主線。

《我的少女時代》總票房3.6億元,劉德華這次大賺一筆,一雪先前天幕公司投資失利破產之恥。

《我的少女時代》可能是迄今為止票房上最成功的文藝片。

如果沒有劉德華的投資和客串,票房翻船估計是大概率事件。

三、亞洲新星導計劃得大於失,還是失大於得?

《桃姐》和《我的少女時代》是劉德華投資、參演文藝片的高光作品,一部令他得名,一部令他獲利。

但是,千萬不要以為劉德華就是穩賺不賠的投資高手。

明知不賺錢,劉德華為什麼還要投資拍《熱血合唱團》?


劉德華入行30多年,拍過150多部電影,除了以上兩部文藝片和當年半文藝半商業的《阿飛正傳》、客串好友鄭秀文導演處女作《花椒之味》外,與文藝片鮮有交集。

《花椒之味》的票房和口碑有多慘,可以百度一下。

《阿飛正傳》請了張國榮、劉德華、張學友、張曼玉、劉嘉玲等當時的一線明星,但票房虧到讓投資人鄧光榮入血輸液。如果不是拿了一堆金像獎小金人,估計王家衛就失業了。

2005年,深知年輕導演不易的劉德華,啟動亞洲新星導計劃,扶持6位新導演。

劉德華支持他們拍的,是文藝片。原因無他,文藝片投資小。商業片中一個爆破、撞車場面,幾百上千萬沒了。身家億萬的劉德華,也沒那麼多真金白銀往裡硬砸。

另外,文藝片導演中真有高人。

明知不賺錢,劉德華為什麼還要投資拍《熱血合唱團》?


三期計劃過去,除了用300萬元投資捧紅了甯浩(最早靠拍文藝片引起劉德華注意)、黃渤和《瘋狂的石頭》外,其餘五部很多人連名字都不知道。

其餘5部是林子聰導演的《得閒飲茶》、張含韻主演的《初戀未滿》、李芸嬋的《人魚朵朵》、何宇恆的《太陽雨》、唐永健的《Over the Rainbow》。

這5部電影的票房,連片水花都沒泛起。文藝片的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贏一虧五,文藝片絕對是高風險理財產品。

四、打打、殺殺、笑笑、脫脫的電影圈,需要《熱血合唱團》這樣的炮灰

明知文藝片會淪為票房炮灰,為什麼還有投資商寧肯血本無歸也會投?

原因有三:一為捧新人,二為得獎,三為以小博大,四為責任和擔當。

明知不賺錢,劉德華為什麼還要投資拍《熱血合唱團》?


文藝片投資小,雖然和票房苦大仇深,卻歷來是各大電影節評委的最愛,更是得獎的大熱門。

讓新人試試身手,練練演技,萬一不小心拿了獎一夜成名,也能滿投資商那小小的虛榮心,給投資公司貼貼金。

就像個學霸,成績再好,也要拿幾張獎狀呀。

另外,文藝片票房雖低,卻也有以小博大的可能,萬一成了呢?

上世紀90年代,有人說香港電影跳不出打打(功夫片)、殺殺(黑幫片)、笑笑(喜劇片)、脫脫(限制片)的路子。

當真是入木三分。

揭露現實、反映社會問題的文藝片,難有出頭之日。

即使是爛片王王晶,也意識到,電影需要多元化,文藝片不可或缺。

鮮為人知的是,許鞍華當年拍《天水圍》找不到投資,危難時刻是王晶仗義出手。

更難能可貴的是,王晶怕自己的爛片惡名影響《天水圍》,主動提出不加自己的名字。

這和王胖子唯票房的形象,完全不搭。

早在2008年演唱會上,劉德華就說,名和利,該有的都有了。

明知不賺錢,劉德華為什麼還要投資拍《熱血合唱團》?


一個藝人,哪怕被捧為天王,只有功成名就,不被名和利束縛,才能不被資本綁架,才能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拍自己想拍的電影。

唯有如此,他考慮的才是電影的現實價值與責任擔當,而不是為票房刻意地迎合觀眾。

60歲的劉德華,還需要用票房證明自己嗎?

不需要。

拿遍影帝的劉德華,還需要用獎盃證明自己的演技嗎?

答案是否定的。

不拍《熱血合唱團》,劉德華依舊比絕大多數藝人忙上百倍 。因疫情耽誤的巡迴演唱會一直在籌備,《人潮洶湧》《拆彈專家2》上映在即,路演和宣傳箭在弦上,《七聖》的拍攝已經納入計劃……

哪一件都比拍《熱血合唱團》賺錢。

《熱血合唱團》這樣低票房的文藝片多一些,總比高票房的商業片《古惑仔》多一些好。

你願意帶著孩子看一部勵志的《熱血合唱團》,還是願意孩子偷偷去看《古惑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