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天下:從秦始皇的“皇”與“帝”,“理智”與“情感”說起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是暴君。他一生經歷過痛苦與掙扎,也是經歷過站在頂峰的輝煌,雄才大略,非同凡響。他親手開創了煌煌大秦帝國,可又二世而亡。

秦始皇到底有幾分功,幾分過?歷代史學家們一直對他都是褒貶不一。今天,我們就從《史記.秦始皇本紀》開始,看看秦始皇的一生,是怎樣的一生。

統一天下:從秦始皇的“皇”與“帝”,“理智”與“情感”說起

“皇”與“帝”的區別

這個標題很奇怪是不?是的,這個“皇”與“帝”是有區別的。

秦始皇姓贏,名政,史稱秦始皇。可是,司馬遷在為秦始皇作《史記》時,篇名叫《史記.秦始皇本紀》,而開篇的第一句話是:

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

開宗明義他叫秦始皇帝。那麼說明秦始皇和秦始皇帝是有區別的。問題來了,為什麼司馬遷在作《史記》時,要做這麼一個小動作?

中國的古漢語語句是非常簡練的,特別是行文時,能精簡的字都會省略掉的。但是,每每在省略用字時,一定是要留重省輕的。

司馬遷就是利用了古漢語中留重省輕的特點,在《史記》中通過巧妙的用字,來表達自己對歷史人物的思想感情及評價。因為尊重歷史史實,真實記載歷史是史學家應有的道德品行,而要表達自己的感情,就只能在用字上下功夫。

今天的我們在讀《史記》時,就必須要透過這些用字,來解讀用字背後的故事。因為只有這樣讀《史記》,才能在讀一段歷史史實時,不僅知道那段歷史,她還會讓你懂得許多道理,她不僅是一本實記歷史事件的書,她還是本文學書,只有這樣讀才會覺得有趣,更有思想。

比如說,同樣是世家,在司馬遷的《史記》裡,用字卻不同。稱陳勝時他用字陳涉,稱蕭何用的是官稱蕭相國,稱張良又用爵留候,以此來區分他們之間的區別。啟發讀者深思聯想,讀起來才更容易理解那個時代和人物的背景,思想活動以及每個人的人品。

我們可以從《史記》的篇名裡看作者對各個人物,各式各樣不同的評價,這就是春秋筆法,司馬遷的直筆和曲筆,也是《史記》真正的味道。

統一天下:從秦始皇的“皇”與“帝”,“理智”與“情感”說起

古代人的眼裡“皇”和“帝”,那個字重要?

司馬遷是漢代史學家,漢代的皇帝正式稱呼是“漢孝文皇帝”、“漢孝景皇帝”、“漢孝武皇帝”。後來在被省稱的時候就叫,“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這說明在漢代,人們看“皇”和“帝”這兩個字時,更看重的是“帝”。

還有一個有力的例證,可以說明在漢代人們看“帝”比“皇”更重要。漢獻帝是漢朝末代皇帝。禪位後叫山陽公,死於魏明帝曹叡時代。當時曹魏就面臨著一個問題,該如何稱呼漢獻帝,這時有個大臣王肅就提出:

漢總帝皇之號,號曰皇帝。有別稱帝,無別稱皇,則皇是其差輕者也。

他主張應該追諡為漢孝獻皇。結果魏明帝曹叡胸襟非凡,他認為我大魏取代大漢那是光明正大的事情,還是稱他為漢孝獻皇帝,從這裡便可以看出在當時的人們心目中,“帝”比“皇”重要。

從而我們就可以懂得了,司馬遷為什麼在篇名中稱呼秦始皇為“皇”,而在篇文的開宗明義又稱“秦始皇帝”。因為秦始皇的全稱就是“秦始皇帝”。

司馬遷一面要表達自己不喜歡秦始皇的內心真實感情,同時他一面還得必須尊重歷史史實。

統一天下:從秦始皇的“皇”與“帝”,“理智”與“情感”說起

社會第二次鉅變,將“氏”取代了“姓”

《史記》的開篇是這樣說的:

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於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

古代人有姓、氏、名、字。比如衛鞅,大家都知道因為他是衛國人,又是衛國公族的,所以他叫衛鞅、公孫鞅,後來秦王封給了他商郡,他又叫商鞅。但衛、公孫、商都是他的氏,而他的本姓是姓姬。

這就涉及到了春秋戰國到秦漢鉅變問題。春秋戰國前,姓只有幾十個,後來同一個姓的人繁衍越來越多,就有一部分族人到另一個地方去建立自己的部落。為了區分彼此,就在同一個姓下又分出了氏。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之間在相互爭霸掠奪土地時,他們之間是不講究血緣的。相對來說,倒是同地緣的“氏”,比同宗血緣的“姓”更加重要。所以第二次鉅變重要特徵就是“氏”取代了“姓”,秦漢以後,大家彼此之間所稱呼的姓,其實大部分都是氏。

秦始皇的祖先姓贏,後來一部分人到了趙地,這部分人就將自己的氏定為趙。所秦始皇就變成了贏姓趙氏、名政,又叫趙政。

史太公在編撰《史記》時,已經是西漢時期了,因此他用了當時的習慣記下“姓趙氏”。

統一天下:從秦始皇的“皇”與“帝”,“理智”與“情感”說起

二十二歲,秦始皇做的人生第一件大事

秦始皇十三歲即位秦,當時的時政在《史記》中有這樣的描述:

當是之時,秦地已並蜀、漢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東,有河東、太原、上黨郡;東至滎陽,滅二週,置三川郡。呂不韋為相,封十萬戶,號曰文信侯。招致賓客遊士,欲以並天下。李斯為舍人,蒙驁、王齮、麃公等為將軍。王年少,委國事大臣。晉陽反。

若說司馬遷的文筆的確了不起,幾十個字就把秦始皇即位時的版圖、主政者、手段、目的、重要的文武官將,以及即位之初的國家局勢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秦始皇接的是當時第一強國,可是因為即位時年齡太小,所以國家的國政大權並沒有掌握在他手裡:

嫪毐封為長信侯。予之山陽地,令毐居之,宮室車馬衣服苑囿馳獵恣毐,事無大小皆決於毐。

嫪毐,秦始皇媽媽的情人,因為深受趙姬的寵愛,所以他所有的生活享受,從衣食住行到遊玩娛樂皆隨嫪毐心所欲,國家大小事情也都由嫪毐決定。

《戰國策》記載,當時秦國上上下下都在問,秦國天下到底是嫪毐的,還是呂不韋的?人們好象根本不記得秦國的國王是趙政。

統一天下:從秦始皇的“皇”與“帝”,“理智”與“情感”說起

一、親政

秦始皇即位初期,因為呂不韋和嫪毐霸權,所以一直等到他二十二歲那年,也就即位九年後,秦始皇才做出了他一生中的第一件大事,加冠親政。

九年……四月,上宿雍。已酉,王冠,帶劍。

意思是說秦始皇即位的第九年,他到雍城宗廟去祭祀祖先並加冠配劍,表示他已經長大成人,可以親政了。

統一天下:從秦始皇的“皇”與“帝”,“理智”與“情感”說起

二、平叛

此時嫪毐見秦始皇加冠並親政,知道大勢已去,惜日的威風將不在有,怎麼也坐不住了。於是嫪毐起兵造反。然,嫪毐有所不知小小的趙政心機過人。他早就掌握了嫪毐的一切軍事行動計劃。

趙政根本沒費勁,就一舉粉碎了嫪毐集團的一切軍事行動。隨後,秦始皇將嫪毐一黨剷除的乾乾淨淨。

嫪毐因為是呂不韋的門客,呂不韋遭連坐被免職回封地。此外秦始皇還將其母流放到雍城。

秦始皇將母流放的事被齊人茅焦知道後,求見秦始皇並諫言道:

秦方以天下為事,而大王有遷寫太后之名,恐諸侯聞之,由此倍秦也。

意思是,當今天下,皆以孝為之,大王如此流放自己的太后母親,若被列諸侯們聽說了,誰還會與不孝之子來往?如果天下人都背棄大王,那秦國的統一大業就會變得事倍而功半了。

統一天下:從秦始皇的“皇”與“帝”,“理智”與“情感”說起

三、迎接母親

秦始皇一聽,言之有理,馬上親自去雍城,將母親接回甘泉宮。從這裡就能看出來,秦始皇是個剋制力非凡的人。為了秦國的統一大業,秦始皇可以放下天大的仇恨與屈辱,真乃王者之心。

其實秦始皇是一個仇恨心非常強烈的人。他小時候在趙國邯鄲做人質的時候,誰欺負過他,得罪過他,他都記得。後來在秦國攻下邯鄲後,他將那些曾經欺負和得罪過他的人,全部找出來殺了個精光。

可是,現在面對欲置自己於死地的母親,秦始皇為了秦國的統一大業,還是放下了萬丈怒火,親自迎接母親回宮,這是何等的胸襟,誰與爭鋒?

再看看同時代的燕太子丹。太子丹和趙政,同在趙國做人質時,太子丹因為有太子身份,所以地位高於趙政。那時因為同病相憐,所以他們倆人交往不錯。

後來太子丹又到秦國做人質,而這個時候的趙政已經是秦王了。一個國王能和人質還有什麼話講呢?就為這,太子丹懷恨秦始皇,不顧國家利益,下定決心要報仇,買刺客刺殺秦始皇。

結果惹怒了秦始皇,燕國也就早早地被秦國給滅了。身為儲君不能時時為國家利益著想,只顧著自己的感受和利益,那這個國家滅亡也就是早晚的事。

當然,胸襟不同,志向不同,結局截然相反也就不足為奇了。

統一天下:從秦始皇的“皇”與“帝”,“理智”與“情感”說起

任用李斯

秦始皇執政剛一年,秦國又發生了一件大事,史稱“逐客令”。

事情的起因是,韓國怕被秦國滅了亡國,就派鄭國去說服秦王在關中地區修建大規模的水利工程,以此來達到削弱秦國的人力、物力、財力,使秦國不再有能力東出打滅國戰。

凡事都有利有弊,就看你怎麼用。秦始皇聽鄭國說關中地區修水利,有利於農業發展。農耕社會經濟的主要來源就是靠農業生產。

秦始皇想統一天下,第一要依靠的就是經濟基礎,經濟實力上來了,才能保障戰爭的勝利。秦國大興土木修建水利,也確實消耗了秦國大量的人力、物力。

一、間諜案暴露

紙包不住火,韓國的這一陰謀露餡了。當時秦始皇震怒,老貴族們因為長期被外來新貴族壓制,此時老貴族也乘機跳出來,他們認為這是報仇的好機會。於是紛紛勸諫秦始皇說,外邦士了都是間諜,必須將外邦士子們全部趕出秦國。

鄭國見到秦始皇后說,我的確是韓國派來的間諜,目的也確實是來消耗秦國實力的。

但,這樣的消耗是暫時的,一但水利工程完工,那對秦國的經濟增長是有好處的,而且功在千秋。事實證明鄭國渠到現在,中華兒女仍然在受益。

秦始皇聽了鄭國的話後,為了發展農業經濟,為了千秋大業,他決定繼續修鄭國渠。

統一天下:從秦始皇的“皇”與“帝”,“理智”與“情感”說起

二、逐客令

話分兩頭,還在鄭國見秦始皇之前,秦始皇迫於老貴族的壓力,已經下達了“逐客令”。這其中就包括正在和鄭國一起修水利的李斯。

李斯來秦國的目的就是想幹一番大事業,施展他的治國理念,完成他的帝王師的理想。李斯一見秦始皇的“逐客令”,馬上給秦始皇上書《諫逐客書》。

秦始皇見李斯的《諫逐客書》,大加讚賞,非常欣賞李斯的才能與好文采,馬上召見李斯。經過幾天幾夜的談話,秦始皇便認定,眼前這個李斯可以助他完成統一大業。立馬將李斯這個小小的外邦士子提升並重用。

李斯的《諫逐客書》,可謂千古名篇。不只是文采斐然,更重要的是,李斯懂秦始皇的心,他知道秦始皇要什麼,愛什麼。所以《諫逐客書》一語中的,把秦始皇的心抓住了。

李斯在《諫逐客書》中,為秦始皇分析秦國為什麼可以從無到有,從弱變強,他為秦始皇從秦穆公說起。從百里奚說到商鞅,從商鞅說到呂不韋,從文官說到武將。

更要緊的是,李斯抓住秦始皇的統一理想不放。李斯說:大王如果您只想安穩地守住一國,將外國門客趕走當然可以。

但如果您志在天下,就應該用天下人才。如今您把天下人才都給趕走了,若他們回到母國又得到了母國的重用,這樣就等於是壯大了敵國,削弱了自己。

更糟糕的是,您為自己培養了一大批秦國的敵國領導人。逐客當屬天下最愚蠢的事。就這樣秦始皇為了統一天下,冒天下之大不韙重用了李斯。

統一天下:從秦始皇的“皇”與“帝”,“理智”與“情感”說起

總結

成功的人和失敗的人之所以不用,那就是因為眼界和志向不同。秦始皇為了秦國統一利益,可以放下仇恨,不計恩怨。燕太子丹不同,太子丹為了報仇不惜犧牲國家、朋友、老師的利益,所以他失敗了,而且敗得很慘。

秦始皇為了提高國家經濟發展,可以放下敵國間諜之恨繼續重用鄭國,為千秋萬代的中華兒女謀幸福。鄭國渠也為完成秦始皇的統一大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再來看看韓王,他的確是想出了一個消耗秦國實力的好主意,如果韓王能在秦國興修水利之時,發奮圖強,聯合抗秦的話,或許歷史又有另外一說。

然,其他六國在秦國大修水利之時,不是苟且偷歡,就是你爭我奪相互廝殺,鬧得雞犬不寧,相互消耗。

一計兩國,不同的用法其結局必然不同。這就是歷史,是社會,是天下。誰能把不利化成有利,誰就是天下的主人。這是顛覆不破的真理。

#show出歷史#

#閱讀的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