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漁港譚門小鎮,當地漁民用生命傳遞的海洋精神文明。

譚門小鎮,海南比較著名的小眾景點,位於瓊海市萬泉河入海口,坊間流傳一句話:中國的海鮮在海南,海南的海鮮在潭門,當地的漁民世世代代捕撈打魚,潭門鎮的海鮮很有特色,除了龍蝦、鮑魚和海參,還有海龜蛋、硨磲螺什麼的,而這些深海珍品在其他地方是很難見到的。

千年漁港譚門小鎮,當地漁民用生命傳遞的海洋精神文明。

在譚門小鎮走一圈,發現街道很整潔乾淨,當地民風淳樸,在當地漁民家,無論與誰交談,他們出海打魚的事蹟與經歷,都會娓娓道來,如數家珍,出海的時光似乎隨著歷史推移烙印進了他們的生命,祖輩光輝燦爛的闖海史成為人生中至高無上的榮光。

船舵、救生圈、船槳~,勾勒出漁鄉最古樸的人文風情。

小鎮上座座房屋有著很濃郁的漁家風情,潭門街道的裝飾將漁家文化展示得淋漓盡致:牆體上,船舵、救生圈、船槳、鐵錨、小木帆船與船舷欄杆等,濃郁的南海漁家風情一覽無遺。走在街道上,耳畔有不遠處的濤聲陣陣,空氣有鹹溼的海風味道,目之所及,漁家文化元素印入眼簾,漁鄉最古樸風情印入每一個腳印中。

千年漁港譚門小鎮,當地漁民用生命傳遞的海洋精神文明。

鎮上有家主打“闖海”文化的特色漁家樂——漁家小屋。除了一些漁家符號裝修,庭院外牆上還有漁家祖訓、漁家順口溜、漁家稱呼等民俗文化,反映出潭門漁民世世代代不畏風浪、吃苦耐勞的耕海精神。感 受本土地道風情,值得一去。

世代犁波耕海,以生命的航行軌跡,圈定廣袤海疆。

這裡的每戶漁家,都是“闖海”能手,從宋元年間開始,每一家的青壯年男丁,都要為了家人出海謀生,隨著浩浩蕩蕩的漁船隊伍,駛向浩瀚的南中國海諸多群島,打魚捕撈。他們看羅盤、望星象、鬥風浪,走過千年的時光,歷經無數次的遠航,潭門漁民的出航史,就是廣袤海疆圈定的歷史,漁民用用漁船標記祖國的領土。

千年漁港譚門小鎮,當地漁民用生命傳遞的海洋精神文明。

都說中國的海鮮在海南,海南的海鮮在潭門。正是譚門漁民奮不顧身的闖海捕獲,譚門海鮮尤為鮮美。因為它們是真正生長在深海中的美味海鮮。遠海作業的大船幾乎一兩天就回來一艘,在潭門總是可以挑到那最好的魚蝦。除了龍蝦、鮑魚和海參,還有三沙遠海的石斑、黑鯧、蘇眉~可謂集南海海鮮精品之大成。來譚門旅遊,一定不要錯過本地的海鮮。


千年漁港譚門小鎮,當地漁民用生命傳遞的海洋精神文明。

上千年的大海航行,潭門人一代一代,每代人手上都有祖上傳下的《更路簿》。《更路簿》是潭門漁民去三沙捕撈的路線圖,裡邊記載了西沙、南沙絕大部分島嶼礁石的位置,記載了深海作業路線。潭門人為祖國南領海疆域範圍的確定作出重大貢獻,千年的時光流轉中,不變的是潭門人世世代代對海的守望。

文化是潭門最大的品牌,伴著千年古韻,行走在潭門鎮,沿街領略漁家風情,聽當地漁民訴說家族征戰海洋的歷史,或者到海邊聆聽海風,趕海拾貝,又或者到特色小店尋找旅遊特產,靜靜地沉浸在潭門的慢調生活中,為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增添一筆驚豔的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