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的“偽命題”讓你的員工替你背了多少黑鍋

職場上的“偽命題”讓你的員工替你背了多少黑鍋

很多企業都有自己的企業文化,有自己的使命、願景,還有各自的企業制度、經營決策、管理理念等,在這當中不乏有一些是已經有了成功案例的東西,比如5S、TPM、精益生產,阿米巴經營等內容,東西不少,可卻都浮於紙上,或者浮於廣告欄、橫幅及海報裡,實際能夠成功運用的不多。為什麼如此,很多管理者會說:我們企業的人員素質不行,態度不好,執行力不夠,現在的90後,00後不懂得感恩等等,要不然為什麼在別人家成功的東西到我這就實行不開了呢?

馬雲曾說 “一個一流的創意,三流的執行,我寧可喜歡一個一流的執行,三流的創意。”馬雲作為成功人士,他說出來的肯定是真理,是問題真因,既然馬雲也認為是員工的執行出了問題,思想認知不夠,那就要在員工身上多下功夫。於是管理者開始制定並實施一系列的培訓、教導、考核及處罰措施。一輪下來以後,發現沒啥改觀,怎麼辦?依照PDCA管理循環,加大力度,加強檢核,認真反思是不是對員工的洗腦培訓還不到位,處罰的還不夠徹底,於是增加強度,又一輪開始了。

職場上的“偽命題”讓你的員工替你背了多少黑鍋


多番折騰以後,發現始終沒有明顯改觀,很多問題都是抓的時候好點,不抓的時候就差,管理者累的精疲力盡,員工就是不買賬,問題也始終解決不了,有的企業慢慢灰心了,開始得過且過,也有的企業在這一輪輪的折騰中人員流失了,企業倒閉了,問題成了別人的案例。為什麼會這樣,其實是我們沒有找準方向,方向不對,再好的制度、再高的力度都是白費,甚至適得其反。方向錯在哪?錯在管理者沒有從自身找原因,而是讓員工去背了鍋。

馬雲講一流的執行,三流的創意,首先創意要在一個正確的方向上。比如說在當今的互聯網大潮中,為什麼瑞星、江民等老牌的殺毒軟件公司都倒下了,而360卻異軍突起了呢,是因為周鴻禕依據的是互聯網思維,實施的是降維打擊,而瑞星、江民等殺毒軟件還躺在過去的舒服圈裡,自然失敗。所以說,要想制度有成效,首先方向要正確。

前幾年市場上一直很流行《把信送給加西亞》、《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等一系列的書,很多企業用這些書給員工洗腦,可其實是給管理者洗了腦。書中的理論聽著正確,比如天下大事,必做於細,沒有態度,沒有執行力,任何決策都不可能成功等,還列舉了很多案例。案例可能是真實的,但理論卻可能是偽命題。任何一項決策的成功執行,都離不開方方面面諸多條件的促成,而不是單一條件所成就,所以講沒有什麼,就怎麼樣,或者只有怎麼做,才會怎麼樣的命題都是偽命題,他只是單一誇大了一方面的內容,對其它內容做了選擇性的忽視,才會得出現有的結果。而我們的管理者因為被這些偽理論洗腦了,才會片面追求員工的問題。

職場上的“偽命題”讓你的員工替你背了多少黑鍋

很多企業都教導員工要感恩,希望員工愛廠如家,不求回報的全力付出,就像對待自己的家庭一樣對待企業。他們用很多高大上的企業文化和宏觀遠大的目標來鼓動員工,比如說要造福消費者,要進入世界500強,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等等。天天宣揚天天講,可是員工就是不買賬,為什麼?

都知道華為是狼性文化,對待員工很嚴格,但是任正非對待員工的獎勵也從不吝嗇。馬雲雖然認為執行力的重要性要高過創意,但阿里巴巴的獎勵機制很到位,員工收入高。很多企業講要掙多少錢,實現多少個第一,可是對員工卻沒有實質性的利益影響。有的員工可能給企業賺了1000萬,可員工自己能得到的好處可能連100塊都不到,付出與回報嚴重的不對等,如何能實現上下同欲?

所以說,企業管理成不成功,制度能否落地,關鍵在於首先方向要正確,即使是有點彎路,但最少是通往目的地的。其次是要多方面找方法,不要被一些偽命題,偽理論所洗腦,片面追求員工責任。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孫子兵法》講:“上下同欲者勝。”不要對員工吝嗇,要把企業利益和員工利益緊緊綁在一起,而不是指望著員工一味的感恩,一味地奉獻來達成目標,這樣註定是無法長久的。

職場上的“偽命題”讓你的員工替你背了多少黑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