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愛情真相:權衡利弊,目的明確

看過一個訪談:


倪萍問海巖:你寫的好像都是年輕人的愛情故事,為什麼不寫寫中年人的愛情呢,如果你寫了,我來演女主角。


海巖回答說:我不愛寫中年人的愛情故事,總覺得中年人的愛情很髒。


的確,中年人的愛情美不美好,很難說,但至少它不再單純,不再純粹,不再簡單。


中年人的愛情,不單單是愛情本身,還包含著支撐愛情的物質基礎。


三毛曾說:


“愛情從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要落實到穿衣、吃飯、睡覺、數錢,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如此才能長久。”


通往精神的路很多,物質是其中的一種,而錢就是最基本的安全需要。


經濟學家薛兆豐在《奇葩說》中說:


“結婚,就是辦家族企業,籤的是一張終生批發的期貨合同,雙方一起拿著自己的資源辦企業。”


結婚是兩個家庭的大型資產併購,只考慮金錢是荒謬的,不考慮金錢是愚蠢的。


許多愛情至上的人認為,談錢的感情,動機不純粹,其實不然。


愛情再美好,當它進階到婚姻時,也應當去審視婚後面臨的實際生活。


電影《小時代》裡有句臺詞:


“沒有物質的愛情就像一盤散沙,都不用風吹,走幾步就散了”!


物質很庸俗,生活卻很現實。


每段婚姻都始於希望與期待,但最後因為金錢分崩離析的,不在少數。


中年人的愛情真相:權衡利弊,目的明確。


共患難,同富貴是我們對愛情的一廂情願,在一段感情前,大多數人總會不由要權衡利弊。


成年人的世界,每一個選擇都會將屬於自己那部分的利益最大化。


我們都曾嚮往故事裡的愛情,想找一個能夠讓自己在第一眼就怦然心動的人。


但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更偏向於選擇能增加自己軟實力,能和自己共同承擔婚姻風險的人。


因為愛情,本身就是一場見色起意和權衡利弊的角逐。


我們愛上這個人的時候,其實已經根據我們的需要作出了選擇。


可能有人會問,那麼夫妻關係究竟是金錢關係,還是情感關係?


答案一定是相互的。


婚姻,是男女雙方帶著愛的面具,相互展開權利鬥爭的關係。


成熟的婚姻,是權衡之下的產物。


有人曾說,你可以和左先生談戀愛,可是一定要嫁給右先生。


深以為然。


什麼是愛情?


年輕的時候,講怦然心動,講情意相通,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人到中年,愛情講務實,講安穩,講相伴。


這世界沒那麼美好,如果一個人應付不來,那就兩個人共同努力。

成熟的婚姻裡的權衡利弊,是為了更好的達到雙贏。


《父母愛情》中,老丁娶德華,是權衡利弊之後的選擇。


老丁的老婆王秀娥生最後一個兒子的時候,難產走了。


老丁帶著最小的兒子去了小島,德華照顧了他們好幾年。


明眼人都能看出德華喜歡老丁,可老丁享受著德華的照顧,卻始終含糊其辭。


因為老丁一直想找個有文化的老婆,於是先是找了吳醫助,後又找了葛老師。


老丁找了一圈,沒遇到對的人,這時候傻傻的德華還死心塌地的在他身邊。


權衡利弊後,老丁娶了德華。


中年人對愛情的冷靜與成熟,在於不單單為純粹的愛情所迷惑。他們追求的目標明確,更會權衡利弊。


最好的婚姻,是戰友,是夥伴,是錢和情的權衡,是恩義兩相全。


張智霖曾被問到:“如果你比老婆先離開了,你最擔心的是什麼?”


張智霖對袁詠儀說:“我不敢死,我怕現在走了,你和兒子的錢不夠花。


聽到你說,即使我現在走了,你和兒子的錢也夠花,我就放心了。”


願意守著一個人過幾十年,空談感情是遠遠不夠。


要懂得挖掘自己的“利益點”,更要善於找到對方身上,那個讓你依依不捨的閃光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