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麼剛,敢戲弄我的孩子,別怪我不客氣

親友相聚時刻,請保護好你的孩子,不讓他受到一點傷害。

作者:皎潔的後青春時代



五一將至,漫長封禁後第一個假期,為了彌補春節閉關的虧欠,很多家庭開啟“夫妻雙雙把家還”模式。

芷藍老公興沖沖購物,電聯,安頓寵物,期待著與家鄉親友久違的酣暢。

就這麼剛,敢戲弄我的孩子,別怪我不客氣

芷藍卻悶悶不樂陷入靈魂拷問:“去還是不去?”夫妻恩愛讓她願意陪老公度過一個開心假期,婆婆對她挺好,也覺得該去盡一下心。可是,想到去年春節,老公那幾個油膩表兄弟灌孩子喝酒的事情,就心有餘悸,氣不打一處來。

她跟老公約法三章:孩子只准奶奶爺爺自家人抱,其它親友看看就好;不準逼迫孩子喊人分享東西;不準戲弄孩子。

說最後一條時,芷藍狠歹歹地說:“提前打招呼,誰要拿著逗我寶寶尋開心,別怪我不給面子!”


寶媽們在群裡提到很多親友以喜歡為名,無底線戲耍逗弄孩子,造成大人的聚會,成為孩子的噩夢。

就這麼剛,敢戲弄我的孩子,別怪我不客氣

1,喝點酒。很多男性親友喜歡用筷子蘸著酒喂孩子,有的讓孩子喝啤酒。如果阻止,還被說成“不識好歹”,“矯情”。事實上讓年幼孩子接觸酒很危險。他們的器髒還沒發育完全,抵抗力又低,喝了酒先會讓他們胃部產生不適,喝多了,還會影響大腦的發育,引起各類發育受阻的問題,嚴重還可能致使死亡。

2,親親嘴。很多兒媳對婆婆嘴對嘴喂孩子特別反感,對無知親友動不動親孩子嘴唇,更是避如蛇羯。流感,肝炎,腮腺炎,口腔疾病,腸胃病,皮膚病等傳染病,很容易通過親吻貼臉等親近行為傳染給孩子。

以幽門螺桿菌為例。

目前我國成人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在 50%_60%,兒童少年感染率在30%——40%。很多成年人發病都是因為在兒童期就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潛伏多年後,被激發成為胃病甚至胃癌。

就這麼剛,敢戲弄我的孩子,別怪我不客氣

3,舉高高。我永遠忘不了六歲那年,母親一個男同事,一邊喊著我的乳名“小燕子”,一邊使勁舉著我的雙臂,往牆上貼,造成右臂脫臼,母親顧不得懷孕五個月,抱著我到處尋醫。復位過程中,我痛得哭啞了嗓子,滿身大汗。小孩的骨骼發育還沒完成,舉高高,高空拋接,或者讓孩子在手掌中站立,很容易造成脫臼跌摔和受傷。前些年,武漢一個父親模仿網紅動作,帶兩歲女兒空翻“耍酷”,不慎失手造成孩子頭部著地,脊椎嚴重受損。

就這麼剛,敢戲弄我的孩子,別怪我不客氣

4,摸雞雞。從前曾看過一本小說,大伯母特別喜歡抱弟媳家的男孩,一邊親吻,一邊手底下暗暗使勁捻弄男孩的生殖器,後來,男孩子果然喪失了生育功能,這一支香火斷絕。這樣的事情不一定多見,但摸捏男孩小雞雞,會造成孩子的陰部感染髮炎,還可能養成手淫的毛病,對身心健康不利。

5,“你媽媽走了”。六歲時我被送到農村的姑姑家帶養,有天媽媽串門去了,一個表姐嚇唬我:“你媽媽被老馬猴子叼走了!”我嚇得哇哇大哭,誰也哄不下,直到媽媽回家才停住。從此睡覺常常不敢閉眼,感覺一睡著媽媽就會永遠消失,安全感受到很大影響。

就這麼剛,敢戲弄我的孩子,別怪我不客氣

6,“你媽媽只疼弟弟不疼你了”,這句話最惡毒。前段網上有個消息,七歲女孩被親友逗弄,說你媽媽再也不喜歡你了。恐懼嫉妒導致她抱起兩個月的弟弟從二樓扔了出去。小孩子的分辨能力很弱,常常把玩笑話當真,一旦被負面信息困擾,很容易造成內心的恐懼焦慮,做出想不到的事情。

有人不以為然,覺得逗孩子,是喜歡你的孩子,怎麼能翻臉呢?

事實上,“逗”和“捉弄”是兩個概念。

“逗”孩子是以兒童快樂為前提。用童言童語和幽默行為,製造出令孩子開懷興奮的效果,那是一種愛的智慧。

“捉弄”孩子則是利用孩子的幼稚輕信,讓孩子犯錯誤、哭泣和害怕。他滿足了成人惡作劇的快感,卻給孩子造成了羞辱、擔憂和失落。

心理專家武志紅說:“中國廣泛存在的‘逗’小孩,就是把心靈仍然敞開而單純敏感的孩子,弄得和成年人一樣絕望、粗糙而鄙俗。”

對於以愛之名,捉弄孩子的行為,堅決說不。

就這麼剛,敢戲弄我的孩子,別怪我不客氣

建議一,立刻制止。不管你是長輩還是密友,只要說出做出有可能給孩子留下心靈身體創傷的逗弄行為,毫不客氣堅決制止,並及時將孩子帶離,不能有絲毫的不好意思。

建議二,及時疏導負面情緒。對於受到傷害很痛苦的孩子,不能用“那是喜歡你”,“你這孩子咋不識逗呢?”孩子在被戲弄的痛苦之後,再受到來自父母的傷害。要及時疏導孩子的恐懼焦慮和失落情緒,堅定告訴孩子:“你是媽媽最心愛的寶寶,媽媽永遠愛你,永遠跟你在一起。”

建議三,父母以身作則。接人待物講文明,對諷刺別人身體,年齡,相貌等殘缺的不文明行為,堅決制止。看到別的孩子被戲弄困擾,及時出手幫助呵護。給孩子做出尊重人,愛護人的表率。

就這麼剛,敢戲弄我的孩子,別怪我不客氣

五一來臨,各路親友相聚的時刻,請保護好你的孩子,不讓他受到一點傷害。

這是為人父母的責任。



作者: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 頭條號簽約作者 頭條青雲獲獎者

本頭條號擁有30餘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背景的專家學者,將與活動號(微信公眾號:親子溝通如何說)一起,致力於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你問我答”功能已經開啟。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