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不掃”,留住了春色也透出城市溫度

●特約評論員 默城(浙江)

又到一年一度的櫻花季,近日,據媒體報道,上海市首條“落櫻不掃”道路也出現了。上海市綠化市容局表示,上海首條櫻花市級林蔭道——江灣城路的晚櫻進入盛花期,部分路段還飄飄灑灑“花瓣雨”。綠化市容管理部門於4月14日至18日對江灣城路(殷行路-清波路)的清掃保潔模式也做出暫時調整,探索打造滬上首條“落櫻不掃”道路,保留落花美景。

“落花不掃”,留住了春色也透出城市溫度

圖片來源於上觀新聞

換個角度想,無論是落花,還是落葉,其實也是一種美景,給世間帶來不同的意象,給人心帶來相應的慰藉。然而在現實中,一些城市對於這樣的美景,處理起來卻簡單粗暴。

去年11月,河南鄭州某街道環衛工用高壓水槍打落樹上的黃葉,促使樹葉加速落下,引發輿論關注。環衛工稱,領導檢查要求看不見一片樹葉,這很難做到,把葉子先打下來能集中清掃。

此事癥結不在於環衛工人用高壓水槍打落樹上黃葉的具體行為上,而在於管理思維和要求上。“不見一片落葉”的規定,不僅過於苛刻脫離實際,而且,從自然的角度來看,落葉的存在,也是正當且合理的,並不能完全將其與“影響市容市貌”劃等號。

上海這條“落花不掃”的道路,與“不見一片落葉”的規定,形成了鮮明對比。

“落花不掃”,留住了春色也透出城市溫度

圖片來源於上觀新聞

前者的出現,可以說是尊重自然和尊重美感的現實體現,將落花視為一種難得的美景,而非市容市貌的“破壞者”,不僅沒有給城市環境添堵,反而“添了彩”。

將落花景色與城市環境融為一體,既讓人們感受到了自然的暖意,也感受到了城市的善意。

不過,“落花不掃”並非是真的不掃。據瞭解,落花不能隔夜,保潔員要在黃昏後清掃,讓路人第二天有新鮮的落花可賞。如遇風雨天等特殊情況,為保障行人通行安全和居民日常生活便利,則會對道路進行全面清掃保潔。

也就是說,所謂的“落花不掃”,就是為了保證落花呈現最美的樣子,當其影響到市容市貌和行人走路等社會公共利益時,就會被清掃。說白了,落花掃與不掃,是一個動態的呈現,要契合民眾和城市的最大利益。

“落花不掃”,是城市管理者對粗放的拒絕,對精細化的踐行,這是一種難得的“繡花功夫”。既是在尊重自然規律,也是在尊重民眾情感,更是在守護社會公共利益,凸顯了城市服務的水準。

但也要看到,這樣的精細化城市管理,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環衛工人的負擔,畢竟工序更復雜了,環衛工人工作量也翻了一倍。強調這一點,並不是對精細化城市管理的否定,而是要提醒相關部門看到環衛工人的辛苦,對他們的付出也要有給予相應的回報,比如適當的補貼,或者適度調整工資待遇等,這也是管理的精細化

城市管理還是要靈活一些,不要死板機械。現實中應該有為了整潔安全等需求掃落葉,也應該有精細管理下的“落葉不掃”,類似這樣的兼顧越來越多,才會成就城市治理的現代化。

本文系長城網、長城評論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