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發展樞紐經濟 做強現代服務業《交通強國江蘇方案》發佈

江蘇省政府日前發佈的《交通強國江蘇方案》中提及“樞紐”二字高達47次,並明確提出要強化樞紐體系、建設立體交通樞紐,打造樞紐經濟發展樣板,這彰顯了江蘇對於交通樞紐建設和以交通建設促進樞紐經濟發展的力度和決心。在4月16日召開的江蘇省政府新聞發佈會上,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相關人士就《方案》提及的樞紐建設問題進行了詳細解讀。

優化全省綜合交通樞紐空間佈局

2020年,江蘇綜合交通樞紐空間佈局基本確立,初步形成了寧鎮揚、蘇錫常通泰鹽、連徐淮宿三大交通樞紐板塊,《方案》提出,到2025年,三大交通樞紐板塊要形成一批初具規模、具有全國示範效應的樞紐經濟區;到2035年,全面形成“佈局完善、功能完備、協同高效、深度融合”的重大交通樞紐網絡,在全國有競爭力,在全球有影響力。

《方案》對江蘇樞紐城市佈局和定位進行了明確。未來,江蘇要著力打造無錫、連雲港、徐州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提升蘇州、南通、淮安等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將蘇州、南通打造成以上海為核心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支持常州、揚州、鎮江、泰州、鹽城、宿遷建設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

南京是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全國首批綜合運輸服務示範城市。《方案》指出,要通過提升南京全球直達能力、建設海陸雙向集聚的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構建直連全國的“米”字形高速鐵路網等途徑,進一步提升南京首位度。

打造蘇北物流“金三角”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和蘇北崛起,著力培育蘇北地區內生髮展的動力,高標準規劃建設連雲港海港、徐州國際陸港、淮安空港互為支撐的連淮徐“一帶一路”聯運交通樞紐板塊變得更加急迫。《方案》明確,要充分發揮連雲港陸海聯運出海口作用,加快連雲港港區域性國際樞紐港建設,不斷完善陸向聯運設施,積極拓展近遠洋航線航班;發揮徐州全國性鐵路樞紐作用,打造國家鐵路物流中心和淮海國際陸港,加快推進徐州幹線鐵路建設及既有線的擴能改造;發揮淮安江蘇中部增長極的比較優勢,加快提升淮安漣水機場航空貨運樞紐功能。

在鐵路建設方面,《方案》指出,要加強西向運輸能力,強化徐州、南京鐵路貨運樞紐作用;加強全省鐵路貨運與徐州鐵路樞紐的聯繫;加強南京與蘇北及沿海地區的鐵路貨運聯繫,構建全省重要的縱向貨運通道——這些都將成為蘇北鐵路樞紐建設的利好。水運方面,我省未來將打造蘇北至連雲港港、蘇北至太倉港等3條內河集裝箱運輸示範航線。

培育構建樞紐偏好型產業體系

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於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實施意見,並多次要求發展樞紐經濟、總部經濟等,做強做大現代服務業。發達的交通樞紐能“引流”,但將“流量”轉化成生產力依然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方案》指出,要培育構建樞紐偏好型產業體系,發展臨空經濟、臨港經濟、高鐵經濟。依託南京、無錫、淮安等地民用機場,發展航空製造、航空物流等現代空港產業,建設南京臨空經濟示範區等;以連雲港港、南京港和蘇州港、南通港為重點,發展現代港口物流業、現代航運服務業等臨港產業;圍繞鐵路樞紐,發展高端商務商貿業、文化創意等產業。此外,江蘇還將探索樞紐經濟發展體制機制,發揮資本運營平臺作用,建立協同推進機制。

江蘇經濟報記者 耿文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