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談: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肆」

三日談: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肆」

大家好,這裡是三日談。

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不僅為學校提供一流的跨學科課程,同時,依託與之合作的IDEO企業,也積極尋找與知名企業的合作機會,包括幫助大型企業實現文化轉型,如何更好地幫助大型企業從頭開始樹立創意自信。

其中,比較知名的案例:就是寶潔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拉弗雷【A.D.Lafley】在首次任期裡實現寶潔轉型的故事。在主導寶潔公司大轉型的卓越領導者中,核心人物就是負責設計創新與策略的副總裁,克勞迪婭·科奇卡【Claudia Kotchka】。

在業界被稱為“文化鍊金師”的克勞迪婭恰到好處的將耐心、韌性和人格力量集於一身,非常適合把創意自信推廣到大型企業的各個角落。在這家世界上最大的快消費品公司裡,她的成就正如《快公司》雜誌所評價的:“使公司從擅長推銷“膠狀半流體”,轉變為通過產品把快樂注入消費者的生活。”她的經驗無可爭議地證明,不必擁有設計專業的學位,人人都會運用設計思維的方法。在加盟寶潔之前,克勞迪婭·科奇卡的職業是註冊會計師。

初次任執行首席執行官時,拉弗雷【A.D.Lafley】請克勞迪婭把設計思維植入公司的靈魂。之前,克勞迪婭在寶潔的主要職責是市場營銷和綜合管理,並在公司內部成功的運營了一項服務業務。還在這項業務中長期應用了各種設計方法。CEO拉弗雷告訴她,寶潔過去“只是一家技術公司”,在市場競爭日趨複雜的情況下,只有技術還不夠,他希望提供一種整體的消費者體驗。克勞迪婭知道要把10萬名員工轉變為擁有創意自信的設計思維人士是有難度的。在第一次讀到有關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設計思維的文章後,克勞迪婭的反應是:“這比我們所做的超前太多了,我們需要合作、以快速達到目標。”

克勞迪婭隨機給寶潔的各個業務部門負責人發了郵件,請他們說出各自最棘手的問題,並答應幫他們解決。她的收件箱立刻就被郵件淹沒了。克勞迪婭隨即設立了一項創新基金,把這群守舊的寶潔高管送到斯坦福設計學院和IDEO,去和設計師合作解決那些棘手的問題。

這是一次具有挑戰性的文化轉型,多數寶潔員工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設計循環中,這與他們以前的經歷截然不同。克勞迪婭記得一位負責市場營銷的高管,驚恐的從設計工作室給她打電話抱怨:“這些人沒有流程!我們不得不把保潔的工作流程交給他們。”克勞迪婭讓他冷靜下來,並請這位高管隨著設計過程再堅持一斷時間。那位高管照辦了,後來成了創新方法的熱心支持者。

在研討班上,典型的案例例如寶潔玉蘭油【Olay】項目,當時團隊糾結的問題是:消費者難以分清玉蘭油系列的不同產品。團隊本來計劃重新設計包裝,但經過研討放棄了該方案,因為它們發現,等到消費者到達貨架時,就已經為時已晚了—如果消費者不知道是要找什麼,他們是不會從商店裡把東西挑出來的。於是,團隊轉而重新界定問題,並據此創建了一個名為“屬於你的玉蘭油”【Olay for you】的網站。幫助消費者挑選適合他們使用的產品,在消費者前往商店之前,就為他們量身推薦產品。

寶潔用這種方式建立了穩定的產品流。對克勞迪婭來說,比這重要的多的是寶潔高管們從設計思維中得到的創意自信。

在旋風般的三天研討班裡,寶潔員工們被引導著通過頭腦風暴、研究終端用戶、製作原型流程,把為解決困擾他們的問題而得到的設計概念,進行充實、改進。寶潔高管們原以為這些研討班會以幻燈片演示報告開場。但到了現場第一步,寶潔高管們就驚呆了,他們想看課程表,回答是:抱歉,沒有!“克勞迪婭在課程結束後說:“研討班的節奏太快了,他們還來不及對於流程提出質疑,就很快被吸引住了。”寶潔的一位副董事長告訴克勞迪婭,這是他參加過的最好的培訓,因為他感覺不像培訓,而且幫他們解決了一個對團隊十分重要的現實問題。

參加研討班的每一個人都收穫頗豐,因為他們大開了眼界,擁有了不曾預料到的洞察力。拉佛雷在課程中甚至問了克勞迪婭一個問題:“我們如何能讓各個業務部門通力合作,而不是各自獨立、一心只管本部門的利潤?”

克勞迪婭在寶潔公司在企業轉型中收穫了許多經驗,這些經驗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令人信服的不僅是業績指標和成果,還有口碑。欲說服別人相信新的創新方法價值,關鍵在於來自體驗者的故事與信任。“人們必須相信研討班值得他們花時間,否則他們不會參加”。

第二,原型法是強大的創新工具,同時也是重大的文化價值。“一切事物都是原型,所以在做企業轉型,要對每個人說他是個原型,其傳達的信息是:

  1. 我得到許可,允許出錯;
  2. 如果原型設計行不通,我希望得到你的反饋;

因為,當人們拘泥於某種東西時,把他們拉出來會很困難,而且會傷害他們的感情。這種方式當團隊的想法被否決時,不會覺得難受或者覺得靈感被扼殺。

第三,培訓所有部門的員工,有助於推廣文化轉型培訓,同時有助於把創意自信的理念灌輸到整個企業範圍:包括採購、供應鏈、市場研究、市場營銷、研發,甚至財務部門。克勞迪婭反饋,財會人員有著驚人的創造力。他們在研討班上第一次於消費者交流,他們喜歡這種交流,並且反饋說,通過設計思維培訓,發現可以將完整的自我帶到工作中。

三日談: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肆」

同時,結束培訓後,寶潔設立了設計輔導員,通過儘可能讓更多的人親身體驗一些小的設計成功。今天,寶潔公司上下已擁有300多位輔導人員,他們不斷指導員工把創新思維植入企業的各個方面。正如寶潔CEO拉弗雷【A.D.Lafley】在克勞迪婭從寶潔退休時所說:“在克勞迪婭的領導下,僅用了七年時間,我們擁有了世界級的設計能力,她幫助寶潔把設計、和設計思維與公司的創新流程與運營方式結合起來。克勞迪婭對於設計能力的激情,提升了寶潔的品牌形象,強化了寶潔的業務。”

下一期,我們將分享,通過鼓勵創新、創業成為第十一位世界經濟體的麻省理工學院【MIT】,如何將基礎研究、教學與產業創新結合的新教育模式。

謝謝大家,關注三日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