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力薦呂復修編元史,只因是摯友關係?不,是他真有本事!

劉伯溫力薦呂復修編元史,只因是摯友關係?不,是他真有本事!

明朝初年,興國瀲江鎮南外村,出了個名儒呂復。呂復,字仲善,號易窗,因修編元史有功,擢升為中奉大夫、太常卿,名垂青史。所以,呂氏家祠的石柱上有這樣的楹聯:“禮樂太常第,詩書孝子家。”呂複本是一介布衣寒儒,民間草野,因何能為朝廷賞識重用呢?據說,這事同劉伯溫有著很大關係。

相傳,元朝末年,天下紛爭,群雄割據,逐鹿中原。胸懷大志而又有著文韜武略的曠世奇才劉伯溫,也很想在亂世之秋,尋求一位“明主”,盡心輔佐,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於是,他雲遊天下,廣泛結交,悉心訪察,尋訪“真命天子”。

一天,他來到風光秀麗的瀲水之畔,但見祥雲瑞靄,紫氣縈繞,心想此處乃藏龍臥虎之地,必有梟雄俊傑,於是,上得岸來,信步而行。他走到瀲江鎮的南門外,遠遠看見曬穀場上,有一年輕書生,氣度不凡,手捧書卷,凝神靜讀。劉伯溫連忙上前一看,但見此人生得相貌堂堂,兩耳垂肩,雙手過膝,大有帝王之相。劉伯溫大喜過望,心生一計,裝扮成算命先生,饒有興致地和他攀談起來。交談中,得知此人姓呂,名復。

劉伯溫力薦呂復修編元史,只因是摯友關係?不,是他真有本事!

呂復自幼家境貧寒,父母農耕為業,無力滿足他的求學願望,酷愛詩書的呂復只好到家附近的普惠禪寺,跟著僧人誦讀經文。僧尼們都很喜歡這聰明好學的孩子,於是,他平日經常到寺院裡幫著做些雜務,打掃庭院、續點香燭什麼的;閒暇時便坐在長明燈前如飢似渴地覽讀經文、詩詞、佛典,到他十歲時,已經不滿足背誦經文,便開始閱讀四書五經;十七歲時,已經飽讀了中國經典名著,尤其精通易經,成為知識淵博的一方名儒。

劉伯溫見呂復滿腹經綸,十分歡喜,於是想進一步試探呂復的胸懷志向。就在這時,曬穀場上飛來一群麻雀,呂復一邊和劉伯溫交談,一邊不停地趕這些吃谷的麻雀。

劉伯溫心想:你呂復雖有帝王之相,卻沒有帝王之腹,真主應能容天下萬物,而你卻連幾個麻雀都容納不下,心胸如此狹窄,只怕將來難成大器啊。劉伯溫嘴上沒說出來,心下已是黯然不快;但轉念一想,當今正是用人之際,不能就這樣輕率下結論,不妨作進一步觀察。當晚,劉伯溫就在呂復家中住了下來,倆人談今論古,一直到深夜。

劉伯溫力薦呂復修編元史,只因是摯友關係?不,是他真有本事!

交談中,劉伯溫發現,呂復雖不是他要找尋的“明主”,但學問很不錯,是個人才;而呂復也對劉伯溫的謀略才華十分欽佩敬重。第二天分別時,呂復十分感慨地說:“ 同君一夜話,勝讀十年書。”倆人相見恨晚,從此,結為至交。

朱元璋即帝位後,與朝臣共商治國大事。明太祖總結元朝不足百年曆史,認為“元初君臣樸厚,政通民順,百姓安居樂業,國家一派繁榮景象。可是其後代,皇帝荒淫,權臣專橫跋扈,以致烽煙四起,戰亂不斷,民眾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導致政權土崩瓦解”。為了警誡後世,以史為鑑,朱元璋決定修纂元史。可是,就在編修過程中,發現從元順帝即位到逝世的三十餘年中,史料遺失散落甚多,殘缺不全,無據可考。明太祖下詔:“史料不可不全,應著力補救。” 並派員深入各地,網羅天下賢才,蒐集元朝散失史料。這時,劉伯溫記起了呂復,便向皇上力薦:“呂復精通詩經禮儀,文學造詣深厚,臣願薦其參與編纂元史。”

明太祖聽後即問:“此人何在?”

劉伯溫奏道:“呂復系江西興國人氏,原為元朝一小吏。元朝後期,皇帝昏庸,百官腐化,他看破紅塵,棄官為民,回到故里著書立說,把元朝興衰公諸後人,以為前車之鑑。”

明太祖大喜,當即下旨徵召呂復為“國子典膳”,並令劉伯溫速往江西,尋訪呂復。

劉伯溫力薦呂復修編元史,只因是摯友關係?不,是他真有本事!

劉伯溫不敢怠慢,打點行裝,備好車馬,同元史監修宋濂等人擇日啟程。劉伯溫一行鞍馬勞頓,到達興國時,已是中午時分。故友重逢,分外親熱。呂復的妻子做好中飯招待劉伯溫。劉伯溫也不客氣,步入膳堂,只見桌上擺著四大碗素菜:茄子、苦瓜、豆角、豆腐,另加一小碟黴豆腐,一壺粗茶代酒。

呂復指著桌上的粗茶淡飯,歉意地說:“你們在皇宮油膩菜過剩,今日為你們清清腸胃了。” 宋濂確實沒用過這樣樸素的膳食,面露為難神色,而劉伯溫舉箸夾菜入口,頓覺胃口大開,一個勁地說:“不錯!好吃。”

呂復說:“不是我的菜好吃,而是你們沒吃過這等素食,今日嚐個鮮當然好吃。”

大概是宋濂厭吃這等素菜,第二天便要劉伯溫到縣衙用膳。劉伯溫說:“這怎麼可以,我們來到民間,就應該和民眾共甘苦。”宋濂聽了也無可奈何。他們在興國住了三天,天天在呂復家食用民間飯菜,對縣衙宴請一概謝絕。這正是劉伯溫心懷民眾之所在,此舉在興國民間傳為佳話,流傳至今。

劉伯溫力薦呂復修編元史,只因是摯友關係?不,是他真有本事!

在三天的交談中,呂復得知劉伯溫的來意,很覺意外。因為他不願為官,可是朝廷如此器重,又見劉伯溫一行,不遠千里,專程來訪,一時間盛情難卻,只好以朝政為重,接了聖旨,和劉伯溫一同到了京都。

呂覆上任後,奉命同諸修史學者一同前往北京、山東等地採集史料。吃盡千辛萬苦,終於到達濟南。此行所集史料,卷帙繁多,北京八十帙,拓碑文北京四百通、山東一百通,經過整理成卷,用了5輛馬車載回南京。

監修宋濂、王褘等,根據呂復等人所採的史料,修纂成元代續史四十八卷,凡是以前史書上遺漏了的,均以補充完善。明太祖閱後大喜,認為呂復採史有功,下旨授他為太常寺典簿,不久,又升任太常寺丞。呂復見元史修編告竣,不願在朝為官,於是請旨告老還鄉。明太祖再三挽留,無奈呂復去意已堅,只好準其所奏,同時賞賜他白金數百兩和一車墨紙。呂復拜辭說:“白金我分文不取,墨紙我收下。” 墨紙為高麗國貢品,紙長七尺,寬四尺,堅韌光滑,潔白如霜,實為文房至寶。

劉伯溫力薦呂復修編元史,只因是摯友關係?不,是他真有本事!

呂復回鄉之日,劉伯溫依依難捨,送了一程又一程,兩人話敘當年,不禁感慨唏噓,直至城郊,這才揮淚而別。

呂復因修編元史而名垂千古;劉伯溫兩次訪賢、薦賢的故事,在瀲江河畔,代代流傳,成了千秋佳話。

原標題《訪薦呂復》

選自《劉伯溫傳說》

流傳於江西興國縣

肖吉州蒐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