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艱難是因為錢都去了懶惰的地方

日子艱難是因為經濟不好,經濟不好是因為流通不暢,流通不暢是因為市場疲軟,市場疲軟是因為消費不足,消費不足是因為收入有限,收入有限是因為產業落後,產業落後是因為投資不夠,投資不夠是因為錢都去了懶惰的地方,錢去了什麼懶惰的地方呢——房地產市場。

現金變水泥,活錢變死錢,產能變庫存,收入還貸款,錢都去了懶惰的地方,我們的日子怎麼能好過呢?

有什麼好辦法嗎?當然有了。

一是繼續多建保障房,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從下游回頂房市,窮人不跟風了,炒房囤房的富人的財路就斷了,不降價出手,只有死路一條。

二是把基建、環保、產業、企業、學校、醫院、商超、地鐵、車站這些公共資源在全國城鎮鄉村乃至每個城區科學合理配置,儘量做到均勻佈局無死角,防止公共資源過於集中,就沒什麼地段的黃金白銀破銅爛鐵那麼大的區分了,住哪都一樣方便,房子還怎麼炒?炒什麼?房子無利可圖了,社會的資源、資金、人才、精力自然就會投入到其他經濟發展和民生領域,經濟活了,日子自然就好過了。

別說現實不現實,都是藉口和解釋。有人想就有希望,有人做就有結果。

讓懶人發財是價值觀的毒瘤,讓錢流向懶惰的地方是經濟的自殘。當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不再是窮人為房子愁苦、奔波與彷徨,富人為房子興奮、痴迷與瘋狂之時,才是社會整體創造力噴薄而出之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