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領軍企業登陸科創板!成都先導募資8.35億元,加碼新葯發現


在新藥研發過程中,新藥的發現存在著各式各樣的挑戰,究其根本還是在於先導化合物的發現以及優化。4月16日,擁有新藥發現領域前沿技術DNA編碼化合物庫(DNA Encoded Compound Library,DEL)的成都先導藥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科創板正式掛牌上市,發行股份數量為4068萬股,發行價格為20.52元/股,募資8.35億元。

DEL領軍企業登陸科創板!成都先導募資8.35億元,加碼新藥發現


成都先導此次選擇以科創板第一套標準“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上市。據招股書披露,成都先導在2018年度、2019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3163.17萬元和12026.61萬元,同期營業收入分別達1.51億元和2.642億元,對應市盈率為111.77倍,預計市值不低於10億元,符合上市標準。
藥物發現領域的創新者
在新藥研發愈發複雜,投入鉅額研發費用卻收效甚微、專利懸崖等多重壓力下,越來越多的生物醫藥企業選擇以外包服務的方式降低產品研發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其中,根據客戶服務的階段不同,大致分為合同研發服務(CRO)、合同生產業務/合同生產研發業務(CMO/CDMO),覆蓋新藥研發從藥物研發、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研究直到商業化生產的各個階段。

DEL領軍企業登陸科創板!成都先導募資8.35億元,加碼新藥發現


成都先導是一家專注於藥物發現的臨床前CRO公司,業務涉及生物靶點確定、建立藥物篩選模型、苗頭/先導藥物發現及先導藥物優化四大環節。在藥物發現領域,提高篩選效率、縮短研發週期是CRO藥物發現公司構築行業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成都先導的核心競爭力為DEL技術,這是一種將組合化學與DNA技術跨界結合的新興小分子篩選技術。通過對化合物庫中每個分子砌塊進行編碼,形成一個類似於“條形碼”的獨特DNA標籤;相應地,由多個分子砌塊合成的化合物也帶有一個組合而成的獨特“條形碼”標籤。有特定活性的化合物在經過生物靶點的親和力或功能篩選後被確定,並通過DNA測序來解碼有效化合物的“條形碼”信息。


這一方法不僅可以在短時間內建立大容量的化合物庫,也極大地提高了藥物研發人員新藥篩選的效率。 與傳統的小分子藥物篩選技術相比,DEL技術具有成本低、耗時短、效率高等優勢,並且在挑戰性的靶點方面(如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靶點)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但由於DEL技術整體發展時間較短,在藥物工業規模化應用的時間不足10年,目前在藥物發現領域的篩選方法中應用程度及市場佔有率仍較低,也尚未有藥物成功上市的案例。


基於DEL技術開創商業模式


成都先導由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李進博士於2012年創立。在成立7年的時間裡,建成了全部自主知識產權、分子結構超過4,000億種的DNA 編碼化合物庫,迅速躋身全球DEL技術賽道第一梯隊。 基於DEL技術的創新性,成都先導也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商業模式:提供藥物早期發現的研發服務+自主新藥研發項目雙線並行。 成都先導主營業務的收入構成

DEL領軍企業登陸科創板!成都先導募資8.35億元,加碼新藥發現


在提供研發服務方面,成都先導的具體業務包括:DEL篩選服務、DEL庫定製服務、化學合成服務等。據招股書披露,2016年度至2018年,成都先導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642.91萬元、5321.87萬元和15119.60萬元,同期,DEL篩選服務和DEL庫定製兩項收入分別為776.91萬元、4425.48萬元和12767.02萬元,佔比分別為47.29%、94.78%和84.44%。 成都先導主營業務收入的地區分佈情況

DEL領軍企業登陸科創板!成都先導募資8.35億元,加碼新藥發現


成都先導服務的客戶約95%來自海外,其中約80%以上為來自美國地區的客戶。據招股書披露,2016年至2018年,成都先導的前五大客戶分別為:輝瑞、楊森、默沙東、武田和Arrakis Therapeutics,累計合同金額分別為:6196.75萬元、3639.04萬元、2398.35萬元、637.40萬元和422.18萬元。


在自主新藥研發項目方面,成都先導在與客戶篩選靶點不存在利益衝突的情況下,針對高潛力、高價值的靶點,選擇性的進行自主DEL化合物庫篩選、新藥發現與後續臨床開發。在藥物開發的不同階段轉讓給合作伙伴全部/部分權益,從而獲得里程碑費、新藥項目轉讓收入/收益分成,或者利用MAH制度持有藥品許可證進行藥品委託生產銷售帶來多元化收益。 據官網信息披露,成都先導目前擁有20餘項處於不同階段的新藥項目,涉及腫瘤、心血管、炎症/呼吸道、代謝類等疾病領域。其中,1個項目處於I期臨床試驗階段,2個項目處於臨床前候選藥物階段,2個項目處於先導化合物優化階段。


DEL領軍企業登陸科創板!成都先導募資8.35億元,加碼新藥發現

成都先導新藥研發產品管線 截至2020/4/2


目前研究進展最快的項目是HG146,這是一款新型HDACI/IIb亞型選擇性小分子抑制劑,用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於2018年4月獲國家1類新藥臨床批件。 今年3月,成都先導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HG030獲得NMPA臨床試驗許可。HG030是一款結構新穎,高活性、高選擇性的二代Trk口服小分子抑制劑,並同時對ROS1也有抑制活性。臨床前研究數據顯示HG030具有良好的成藥屬性,在多種攜帶Trk突變及ROS1的腫瘤模型中展示出優異的抗腫瘤活性。 4月8日,成都先導宣佈與日本田邊三菱製藥株式會社達成一項新藥研發轉讓協議。該轉讓協議囊括了一系列全新結構的小分子先導化合物,具體靶點為由田邊三菱指定的未披露靶點,具體交易金額尚未披露。


成都先導此次IPO募資募資8.35億元,其中約5億元用於新分子設計、建構和應用平臺建設項目,約1.6億元用於新藥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DEL領軍企業登陸科創板!成都先導募資8.35億元,加碼新藥發現


國內競爭對手入局,DEL技術服務競爭逐漸激烈


從國際上商業合作伙伴以及行業認可度來看,DEL技術領域應用較為成熟的企業有4家,分別是GSK、X-Chem(美國)、HitGen(成都先導)和Nuevolution(丹麥);其中GSK是DEL技術應用最為成熟的大型製藥企業,但GSK的技術僅供自用,不對外服務。


在對外提供DEL技術研發服務的公司中,成都先導目前處於全球三甲的位置。 領先的市場地位、先進的技術和穩定的客戶為其上市後保持持續性營收增長保駕護航。但影響成都先導未來盈利的風險因素也頗多。尤其是國內CRO龍頭企業藥明康德或將成為先導在DEL技術服務領域的最大市場競爭對手,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據藥明康德官網資料披露,2018年12月和2019年9月,藥明康德分別推出了針對學術研究機構和全球醫藥企業客戶的DELopen平臺以及DELight平臺。其中DELopen屬於DNA編碼化合物庫技術的開放性平臺,DEL庫的擁有方和具有藥物篩選需求的學術研究機構可在該平臺上溝通合作,用戶可申請免費的DEL化合物庫試劑盒用於學術研究。DELight服務的用戶可獲得一個內含80多億個DNA編碼小分子化合物的DEL試劑盒,並可根據使用手冊自助完成靶點親和篩選實驗,藥明康德完成後續的實驗和分析後,用戶可根據報告結果決定是否開展後續研究。 藥明康德此舉不僅降低了DEL技術的使用門檻,推廣普及了DEL技術,而且降低了客戶的整體成本。若藥明康德持續投入並迅速提升其DEL庫規模及質量,並繼續保持其DEL開放的商業模式,或將衝擊成都先導的主營業務及營收。


除藥明康德外,國內CRO公司康龍化成、藥石科技和美迪西也陸續佈局DEL技術。上市後,成都先導如何規避因業務單一而帶來的風險,以及如何提高自身競爭力成為重要看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