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南沙營商環境模擬排名24位!未來三年“施工圖”公佈

4月16日,廣州南沙舉辦自貿區南沙片區發佈《廣州南沙開發區(自貿區南沙片區)廣州市南沙區深化營商環境改革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下稱《行動計劃》),其中提出132條舉措改革創新舉措,全力打造國際一流、重點領域示範引領的營商環境,確保三年內模擬排名進入全球前20位。

2019年南沙營商環境全球模擬排名第24

現場,獨立的第三方調查機構無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南沙區2019年度營商環境評價報告》,公佈2019年南沙區營商環境模擬世行排名為24名,相比2018年,排名上升5名。

無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建男介紹,該報告重點參考了世界銀行的10個指標,包括開辦企業、辦理建築許可、獲得電力、登記財產、納稅、獲得信貸、保護中小投資者、跨境貿易、執行合同與辦理破產。以開辦企業為例,調查結果顯示,在南沙區實際開辦企業的流程為3個,耗時5個工作日,行政收費為0。南沙區2019年底實現了新設企業刻章由政府財政買單,這一舉措不僅縮減了開辦企業的流程,同時降低了企業費用,預計每年為企業減負約1900多萬元。

營商環境的改善,得益於南沙政府管理理念和模式的轉變。今年1月1日起,南沙全面推行電子發票和區塊鏈電子發票。南沙區稅務局黨委委員、總經濟師盧毅表示,南沙推動稅收管理從“以票控稅”向“以數管稅”加快轉變,實現稅務管理關鍵環節的重大突破,對南沙自貿區市場主體經營活動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自2020年1月1日全面推行電子普票以來,全區1.3萬戶次納稅人領用了電子發票,大幅減少納稅人前往辦稅服務廳次數。

畢馬威企業諮詢(中國)有限公司自2016年開始參與南沙的營商環境評估項目,該公司合夥人楊彬對南沙政府部門的改革效率和執行能力印象深刻。“對於某項改革措施的制定,南沙政府可以根據改革目標迅速確定牽頭部門和配合單位,同時在具體制定時,既會列明措施的實施方案,更會完善保障措施,保證政策的實施效果。”

深化營商環境改革三年行動計劃出爐

為確保3年內進入世行營商環境模擬評價前20位,南沙出臺深化營商環境改革三年行動計劃。

從《南沙區2019年度營商環境評價報告》來看,南沙區營商環境水平已經位於前列。南沙開發區(自貿區南沙片區)管委會副主任潘玉璋介紹,南沙將以廣州建設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評估中國樣本城市為契機,持續提升營商環境改革質量,三年內實現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體系模擬評估進入全球前20名。

南沙開發區創新工作局局長劉家君表示,將圍繞《行動計劃》的改革目標和18個領域132項改革任務,重點做好4方面工作:一是貫徹國家“建設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營商環境”的戰略任務,切實肩負起南沙自貿片區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二是著力優化企業全生命週期服務,切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三是充分發揮南沙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機制的優勢,強化部門協同創新和營商環境人才隊伍建設,發動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四是充分借鑑學習港澳及全球先進經濟體營商環境理念標準和最佳實踐,聚焦建設與港澳規則相互銜接示範基地,力爭在與港澳及國際營商規則對接方面取得突破。

打造“無證明自貿區”

“發票全面電子化是南沙深化營商環境改革的一個縮影,南沙對營商環境的持續升級也提出來具體目標。其中,南沙在政務服務和審批制度改革領域再有新突破,在自貿區掛牌5週年之際,南沙推出了“交地即開工”2.0版和“無證明自貿區”兩項舉措。

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行政審批局)徐燎原表示,南沙圍繞解決煩擾企業和群眾的各種“奇葩”證明、循環證明等問題,通過直接取消、數據查詢、部門核驗、告知承諾四種方式分類實施改革,充分利用數據共享平臺和部門協同作用,實現“無證明辦理”,而不再需申請人自行提供。

《行動計劃》突出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試驗田這個獨特優勢,為國家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探索新模式、創造新經驗,打造可複製可推廣可借鑑的“南沙樣本”。

區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局長邱曉鈞表示,將在繼續做好商事確認制改革先行試點工作,完善配套事中事後監管、主體退出等措施,進一步建立可複製推廣的確認制體系及規範制度。同時,探索建立“灣區通”企業登記互認機制,開展簡化港澳企業主體資格證明文件試點,推動共享企業登記和信用信息。(經濟日報記者龐彩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